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
拉脫維亞政府機構 | |
---|---|
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 | |
拉脫維亞語:Centrālā statistikas pārvalde CSP | |
機構概要 | |
成立時間 | 1998年 |
機構類型 | 統計部門[*]、信息系統 |
機構駐地 | 里加市拉奇普萊沙街1號 |
僱員數目 | 483[1] |
上級機構 | 經濟部 |
網站 | www |
拉脫維亞中央統計局(拉脫維亞語:Centrālā statistikas pārvalde, CSP)是在拉脫維亞共和國經濟部監督下運作的直屬行政機構,是拉脫維亞國家統計工作的主要提供者和協調者。該機構負責組織拉脫維亞各州的統計工作,並負責通過收集從受訪者那裡收集的信息而獲得可靠的數據[2]。
歷史
拉脫維亞國家統計局(拉脫維亞語:Latvijas Valsts statistisko pārvaldi, VSP)於1919年9月1日成立。拉脫維亞臨時政府任命馬爾格爾斯·斯庫耶涅克斯作為第一任行政主管。他發表於1912年的著作《拉脫維亞的民族問題》被認為是當時分裂的拉脫維亞的第一個統計資料來源。從1921年起,該機構每年出版拉脫維亞文和法文的《拉脫維亞統計年鑑》。由於斯庫耶涅克斯自1926年到1937年積極參與政治,機構安排沃爾德馬爾斯·薩爾奈斯代理斯庫耶涅克斯的工作。占領拉脫維亞後,國家統計局主任馬爾格爾斯·斯庫耶涅克斯被捕並被槍決,而該機構的最後一次統計「月報」發表於1940年7月。
在德國占領期間,統計數據收集工作由東區總督府當局進行,並將其數據匯編在出版物「東區結構報告」(德語:Strukturbericht über das Ostland)。1945年戰爭結束後,統計局被納入蘇聯統計系統,其中大部分統計數據被視為機密。蘇聯時期的第一份統計數據匯編是1957年以拉脫維亞語和俄語出版的「拉脫維亞蘇聯國民經濟」,僅供內部使用。1987年,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更名為國家統計委員會(拉脫維亞語:Valsts statistikas komiteju, VSK)。
拉脫維亞重獲獨立後,對國家統計制度進行了改革,1998年國家統計委員會更名為中央統計局[3]。
外部連結
- 20世紀20-30年代年度統計數據csb.gov.lv 2015-08-14
參考文獻
- ^ 2019.gada janvārī izmaksātais atalgojums. VisasAlgas.com. 2021-04-09 [2023-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5).
- ^ Par mum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Template:Dat,. csb.gov, 2016. gada 8. septembrī
- ^ Latvijas statistikas pārvalde kopš 1919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Template:Dat,. csb.gov.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