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扣子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雞油菌英語Cantharellus菌絲的扣子體

扣子體(英語:clamp connection)是許多擔子菌門真菌的雙核菌絲頂端形成的鉤狀結構。擔子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兩株真菌的菌絲會進行胞質融合,但細胞核維持獨立,形成具有來自兩親代細胞核(異質雙核)的雙核體英語dikaryon,經過一段時間後兩個細胞核才會進行核融合(karyogamy)產生雙倍體的合子,並進行減數分裂以產生擔孢子。扣子體的功能即為確保胞質融合後,菌絲雙核體狀態的維持,讓雙核體菌絲生長過程中,有絲分裂產生的細胞核能妥善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使兩個子細胞都各有一個來自親代雙方的細胞核。扣子體只在擔子菌門的真菌中出現,子囊菌門真菌則使用產囊絲鉤英語Crozier (mycology)維持雙核體異質雙核的狀態,產囊絲鉤也是菌絲末端特化的結構,與扣子體相當類似[1]

形成

扣子體的形成過程(來自兩親代的細胞核分別以橘色與綠色表示)

真菌的菌絲通常只從頂端往前生長,雙核體菌絲生長時,頂端細胞內的兩細胞核同步進行有絲分裂,細胞則產生往回分岔的鉤狀結構,其中一個細胞核沿菌絲的延長方向進行有絲分裂,另一個細胞核則沿鉤狀分岔的方向進行有絲分裂(其中一個子細胞核移入鉤狀結構中)。兩者有絲分裂完成後皆有隔板英語septa在中間形成,將兩個子細胞核分隔,最後鉤狀結構的頂端與後方的細胞(即菌絲頂端的第二個細胞)融合,形成具有異質雙核的兩個子細胞[2]

分類應用

扣子體是專屬於擔子菌門真菌的特徵,不過並非所有擔子菌門的真菌都具有扣子體,因此扣子體的有無可作為真菌物種或的分類依據[3][4]

化石紀錄

扣子體是用來判定早期真菌化石是否屬於擔子菌的重要依據。有人認為原杉菌屬於擔子菌,但沒有明確證據,也有一些化石因外形而曾被認為是擔子菌,最後卻發現根本不是真菌的化石[5]。含有扣子體的菌絲化石最早發現的年代是石炭紀密西西比世(距今3.3億年),出現在一種稱為Botryopteris antiqua蕨類化石上,是擔子菌最早的化石紀錄[5]賓夕法尼亞紀(距今約3億年前)亦有發現含有扣子體的菌絲化石,此化石的真菌被獨立成一個新的屬,命名為Palaeancistrus martinii,形態與現生的一些腐生真菌類似[6]

參考資料

  1. ^ C.J. Alexopolous, Charles W. Mims, M. Blackwell; et al. Introductory Mycology, 4th ed. John Wiley and Sons. 1996. ISBN 0-471-52229-5. 
  2. ^ Clamp Connection Formation. hawaii.edu. [2016-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3. ^ Kuo M. Using a Microscope: Clamp Connections. MushroomExpert.Com. [201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4). 
  4. ^ Furtado, João S. Significance of the clamp-connection in the basidiomycetes. Persoonia. 1966, 4 (1): 125–144 [2018-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5. ^ 5.0 5.1 Krings, Michael; Dotzler, Nora; Galtier, Jean; Taylor, Thomas N. Oldest fossil basidiomycete clamp connections. Mycoscience. 2011, 52 (1): 18–23. doi:10.1007/s10267-010-0065-4. 
  6. ^ Dennis, Robert L. A middle Pennsylvanian basidiomycete mycelium with clamp connections. Mycologia. 1970, 62 (3): 578–584 [2018-07-28]. JSTOR 3757529. doi:10.2307/3757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