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又名川西平原,四川話稱為川西壩子(四川話拼音:Cuan1xi1 Ba4zi3),位於今中國四川省四川盆地西部,是整個中國西南地區面積最大的平原。
地理位置
廣義的成都平原位於龍泉山和龍門山、邛崍山脈之間,北至綿陽市江油市,南至樂山市五通橋區,共覆蓋五個市的29個縣(市、區),總面積22,900平方千米,包括:成都市除金堂縣、蒲江縣、龍泉驛區、簡陽市的16個縣(市、區);德陽市的旌陽區、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綿陽市的遊仙區、涪城區、江油市、安州區;樂山市的市中區、五通橋區、夾江縣;眉山市的東坡區、彭山區。
狹義的成都平原僅指以都江堰為頂點、以成都市區為中心的岷江、沱江衝擊扇形平原,面積約7,340平方千米,這也是廣義的成都平原的主要組成部分。
氣候與經濟
成都平原的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以紫色土為主,主要生產水稻。在都江堰以下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這片平原水患、旱災較少,自古就是中國經濟發達,物產最為富饒的地區之一,也是整個中國西部唯一一片一直保持較高發達的地區,被譽為「天府之國」。從兩漢一直到唐宋時期,成都平原的蜀繡、蜀錦、藤藝、竹器、漆器等奢侈品營造工藝一直處於高度發達狀態。在北宋時期,成都平原還出現了世界上第一種紙質貨幣——「交子」和銀行機構——錢莊。
早期文明
舊石器時代,今四川地區的文化遺蹟有從盆地外緣向內發展的趨勢,大約是在三星堆遺址一期開始,四川西部地區的新石器晚期的文化以成都平原為中心,並形成了長江上游文明的寶墩文化,以位於平原西南緣遺址面積最大且具有代表性的的新津寶墩遺址命名,占地約為276萬平方米,推定距今4500至3700年,並與之後出現的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關係。在這一時期成都平原出現了除新津寶墩遺址外,還出現了郫縣古城遺址、溫江區魚鳧村遺址、都江堰市芒城遺址、崇州市雙河遺址、崇州市紫竹遺址、大邑縣鹽店古城遺址、大邑縣高山古城遺址,這一系列遺址皆位於寶墩以西的位置,呈現東北—西南走向。這一時期被認為這些文化古城已形成了形態比較典型的酋邦組織,將要向文明時代過渡[1][2]。
三星堆文化的出現標誌着四川盆地進入青銅時代,距今約3700年。在成都平原發掘的三星堆文化遺蹟主要為廣漢三星堆,並且也是當時古蜀國的中心,其餘聚落分布在新都等地。根據出土的禮器和發掘的城垣可以看出此時成都平原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這時期受到了二里頭文化的一定影響,從出土的文物也發現三星堆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有頻繁的交往,是從長江中游向上影響到了成都平原[3],出土的青銅神樹、2.62米高的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縱目面具、三星堆金杖以及玉石器群等是三星堆文明的最高成就。
在距今3200至2600年,殷(商)末春秋早期時,緊隨三星堆文化發展而成了十二橋文化,以十二橋遺址和金沙遺址為典型代表。二者同寶墩文化一樣是連續發展的,三星堆文化衰落後廢棄了三星堆城址並遷入金沙,使得文化有了新發展。但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在三星堆文明衰落之前已經誕生了十二橋文化[4]。
2021年,考古人員在成都市郫都區犀浦街道犀園村發現成都平原春秋時期最大的墓葬群[5]。
參看
參考資料
- ^ 曾江. 探访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遗址群.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6-01-08 [2016-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 ^ 張耀輝. 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略论——以成都平原先秦文化为中心. 《中華文化論壇》. 2006年, (1): 第65至73頁.
- ^ 江章華; 王毅、張擎. 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 《考古學報》. 2002年, (2): 第1至21頁.
- ^ 施勁松. 十二桥遗址与十二桥文化. 《考古》. 2015年, (2): 第79至89頁.
- ^ 四川郫都区发现目前成都平原春秋时期最大规模墓地.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