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10月25日) |
原文名 | Ausruf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 |
---|---|
日期 | 1871年1月18日 |
會場 | 鏡廳 |
地點 | 凡爾賽宮 |
座標 | 48°48′19″N 2°08′06″E / 48.8053°N 2.135°E |
參與者 | 奧托·馮·俾斯麥、威廉一世等 |
德國歷史 |
---|
歷史系列條目 |
德意志帝國於1871年1月18日宣告成立[註 1],當時德意志諸國在普魯士的領導下在普法戰爭中取得了共同勝利。根據1870年11月的條約,德國南部的巴登、黑森-達姆施塔特、符騰堡和巴伐利亞於1871年1月1日加入了普魯士為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聯。同一天,新的德意志邦聯憲法生效,從而將北德意志邦聯的領土擴展到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國。1月18日,在腓特烈三世於哥尼斯堡加冕為普魯士國王170年之際,德意志帝國成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的鏡廳被加冕為德國皇帝[註 2][1]。
德意志帝國的成立使得曾經四分五裂的中歐地區迎來了統一,深刻地改變了歐洲大陸的力量對比。同時,德意志地區在統一的民族國家框架下團結起來,這個新成立的國家被視為1806年崩潰的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因此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2]
背景
德意志統一運動
德意志二元的問題使拿破崙戰爭後的德意志國家聯盟變得複雜。統一的德國會包括還是排除奧地利?根據普魯士總理奧托·馮·俾斯麥的說法,只有沒有奧地利,任何統一才有可能,因為事實上,哈布斯堡王朝在經濟和軍事上不僅與其他德語國家聯繫在一起,而且與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國家聯繫在一起。1866年的普奧戰爭導致德意志邦聯解體,該邦聯於1815年成立。結果是普魯士霸權統治下的德意志同盟體系。普魯士在克尼格雷茨戰役中獲勝後,根據布拉格條約,不顧哈布斯堡家族的意願,俾斯麥於1866年8月在沒有奧地利的情況下成功組建了北德意志邦聯作為軍事同盟。一年後,北德意志聯邦制定憲法並成為一個州。
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在一場軍事政變(光榮革命)中被廢黜。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的利奧波德親王在普魯士總理俾斯麥的支持下,作為西班牙王室繼承人的候選人。然而,在他的候選資格被接受後不久,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的利奧波德在他父親卡爾·安東王子和普魯士國王的影響下,提議威廉一世繼承西班牙王位,因為法國曾威脅要對這一候選資格進行戰爭。然而,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並不想滿足於簡單地退出候選資格,而是派他的大使文森特·貝內代蒂前往巴德埃姆斯,與普魯士國王進行談判。拿破崙要求普魯士正式道歉,並要求霍亨索倫家族和西格瑪林格家族為了未來放棄西班牙王位,而國王不願接受。「但有人想要更多:普魯士政府尚未揭曉,勝利似乎並不完美。貝內代蒂受命要求威廉放棄對王位的任何要求,並禁止西格馬林根家族接受西班牙王冠。」
法國國民議會撥款用於戰爭,1870年7月19日,法蘭西帝國向普魯士王國宣戰。德國南部各州根據他們的防禦聯盟站在普魯士一邊。1870年8月和9月對法國軍隊的勝利導致了德國南部諸侯加入北德意志邦聯的意願。
登基儀式
1870年12月9日至10日,德國國會投票決定將皇帝的頭銜授予普魯士國王。此外,該國將更名為「德意志帝國」。新憲法於1871年1月1日生效。選擇1月18日作為發布帝國宣言的日子,與1701年勃蘭登堡的腓特烈三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皇家加冕典禮相吻合。1871年的活動在凡爾賽宮的鏡廳舉行,天花板上的太陽王路易十四以征服德國城市和邦國的身份慶祝。帝制頒布之際,法國首都巴黎正被聯軍圍攻。德國軍隊的總部所在地是凡爾賽宮。普魯士領導層和——至少部分地——盟國領導人聚集在巴黎周圍。
1871年1月18日,德國軍隊在凡爾賽宮周圍的軍樂隊後面遊行。德軍集團軍的代表團擠在這個大房間裡。他們在「五彩繽紛的森林」中舉起飽經戰火的旗幟。大廳中央有一個祭壇,參加者在那裡慶祝崇拜,結束時所有在場的人都唱着歌曲Nun danke talle Gott(現在感謝我們所有的上帝)。走廊的盡頭是一座高高的講台,威廉一世和諸人站在上面。奧托·馮·俾斯麥宣讀了宣言,宣言如下:
「 | 我們意識到有責任保護帝國及其成員的權利,忠誠於德國,維護和平,並在德國人民的團結力量基礎上捍衛德國的獨立,我們承擔着帝國的尊嚴。我們接受它,是希望德國人民能夠得到永久和平,並在為祖國提供幾個世紀以來所缺乏的保護,以抵禦法國再次襲擊。同時為這在進行的激烈鬥爭和自我犧牲中獲得回報。但願上帝賜予我們和我們的皇位繼承者永遠成為德意志帝國的大部分,不是在軍事征服上,而是在國家福利、自由和秩序領域提供和平的商品和恩賜[3]。 | 」 |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宣告:
「 | 我,蒙上帝恩澤的普魯士國王,鑑於德意志諸選侯及眾自由城市業已向我們發出一致呼聲,通過建立德意志帝國來恢復並繼承沉寂逾六十年的德意志之皇帝尊號,另據德意志聯邦憲法之相應規定,謹此宣告,我將此視作對共同祖國的一種責任,響應德意志諸選侯及眾自由城市這一聯合呼籲,並接受德意志的皇帝尊號。 | 」 |
於是威廉一世唯一的女婿巴登大公腓特烈一世高喊「陛下,威廉皇帝」,其他侍從重複了三遍。儀式結束後,外面部署部隊的歡呼聲仍在繼續。「Kaiser Wilhelm」一詞避免了精確的憲法頭銜「德意志皇帝」。
雖然威廉一世強調儀式的宗教性質,但俾斯麥遇到了儀式的政治內容,因為據說他更喜歡宗教退卻的實際情緒,而不是勝利的姿勢。令人驚訝的是,俾斯麥公開批評了皇帝的行為,因為皇帝並不認為自己對諸侯擁有權威,而是將自己視為贏得了他的信徒的戰爭大師。威廉自發地把王子們帶到了同樣的水平。在菲斯特的描述中,威廉和俾斯麥所強調的儀式的宗教焦點。另一方面,他強調了兩極分化的公眾效應。這三篇報道比後來的寫照顯得更真實,尤其是1918年至1945年間在源編輯和教科書演示中的寫照,都是在「俾斯麥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慘敗的主導印象下創作的。
帝國組成
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共有25個邦國,其中有4個王國、6個大公國、5個公國、7個親王國和3個漢薩自由市。此外,德國在普法戰爭中獲得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被劃屬帝國直轄。普魯士王國是眾多構成帝國的邦國中面積最大的,領土占整個帝國的六成。
邦國 | 首都 | |
---|---|---|
王國(Königreiche) | ||
普魯士(Preußen) | 柏林 | |
巴伐利亞(Bayern) | 慕尼黑 | |
薩克森(Sachsen) | 德累斯頓 | |
符騰堡(Württemberg) | 斯圖加特 | |
大公國(Großherzogtümer) | ||
巴登(Baden) | 卡爾斯魯厄 | |
黑森(Hessen) | 達姆施塔特 | |
梅克倫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 | 什未林 | |
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 | 新施特雷利茨 | |
奧爾登堡(Oldenburg) | 奧爾登堡 | |
薩克森-魏瑪-愛森納赫(Sachsen-Weimar-Eisenach) | 魏瑪 | |
公國(Herzogtümer) | ||
安哈爾特(Anhalt) | 德紹 | |
布倫瑞克(Braunschweig) | 布倫瑞克 | |
薩克森-阿爾滕堡(Sachsen-Altenburg) | 阿爾滕堡 | |
薩克森-科堡-哥達(Sachsen-Coburg und Gotha) | 科堡 | |
薩克森-邁寧根(Sachsen-Meiningen) | 邁寧根 | |
親王國(Fürstentümer) | ||
利珀(Lippe) | 代特莫爾德 | |
羅伊斯-格拉(幼系)(Reuss-Gera) | 格拉 | |
羅伊斯-格賴茨(長系)(Reuss-Greiz) | 格賴茨 | |
紹姆堡-利泊(Schaumburg-Lippe) | 比克堡 | |
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Schwarzburg-Rudolstadt) | 魯多爾施塔特 | |
施瓦茨堡-桑德豪森(Schwarzburg-Sondershausen) | 桑德豪森 | |
瓦爾德克-皮爾蒙特(Waldeck-Pyrmont) | 阿羅爾森 | |
漢薩自由市(Freie Hansestädte) | ||
不來梅(Bremen) | ||
漢堡(Hamburg) | ||
呂貝克(Lübeck) | ||
帝國直轄領(Reichsland) | ||
阿爾薩斯-洛林根(Elsass-Lothringen) | 施特拉斯堡 |
相關條目
延伸閱讀
- Marco Dräger: (K)Ein Hoch auf Kaiser Wilhelm? Die Kaiserproklamation in Versailles aus der Sicht unterschiedlicher Selbstzeugnisse. In: Geschichte lernen, Heft 156 (2013), Friedrich Verlag, Seelze, ISSN 0933-3096, S. 28–37.
- Jean-Baptiste Duroselle: Die europäischen Staaten und die Gründ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 In: Theodor Schieder, Ernst Deuerlein (Hrsg.): Reichsgründung 1870/71, Tatsachen, Kontroversen, Interpretationen. Seewald, Stuttgart 1970, DNB 457912340.
- Michael Fischer, Christian Senkel, Klaus Tanner (Hrsg.): Reichsgründung 1871. Ereignis – Beschreibung – Inszenierung. Waxmann, Münster 2010, ISBN 978-3-8309-2103-5.
- Lothar Gall: 1871 – Fragen an die deutsche Geschichte. Ausstellungskatalog, Regierung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onn 1971, DNB 720238102.
- Eberhard Kolb: Europa und die Reichsgründung. Preussen-Deutschland in der Sicht der grossen europäischen Mächte 1860–1880. In: Theodor Schieder, Lothar Gall (Hrsg.): Historische Zeitschrift, München 1980.
- Bastiaan Schot: Die Entstehung des Deutsch-Französischen Krieges und die Gründ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 In: Helmut Böhme (Hrsg.): Probleme der Reichsgründungszeit 1848–1879, Köln 1968.
- Hagen Schulze: Der Weg zum Nationalstaat. Die deutsche Nationalbewegung vom 18. Jahrhundert bis zur Reichsgründung. In: Martin Broszat, Wolfgang Benz, Hermann Graml (Hrsg.): Deutsche Geschichte der neuesten Zeit vom 19. Jahrhundert bis zur Gegenwart, München 1985.
- Michael Stürmer: Die Reichsgründung. Deutscher Nationalstaat und europäisches Gleichgewicht im Zeitalter Bismarcks. Deutscher Taschenbuch-Verlag, München 1993, ISBN 3-423-04504-3.
參考資料
- ^ Michael Kotulla: Deutsches Verfassungsrecht 1806–1918. Eine Dokumentensammlung nebst Einführungen. 1. Band: Gesamtdeutschland, Anhaltische Staaten und Baden. Springer, Berlin 2006, pp. 231, 246
- ^ Jean-Baptiste Duroselle: Die europäischen Staaten und die Gründ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 In: Theodor Schieder, Ernst Deuerlein (Hrsg.): Reichsgründung 1870/71, Tatsachen, Kontroversen, Interpretationen. Seewald, Stuttgart 1970, DNB 457912340.
- ^ Philipp W. Fabry: Deutschland zwischen Reich und Nationalstaat. Der Reichsgedanke und die politische Wirklichkeit seit 1871. Deutsche Corpszeitung, 76. Jg., August 1975, S. 153–162 und Oktober 1975, S. 198–202.
註釋
- ^ 德語國家稱德意志國家奠基(Deutsche Reichsgründung)
- ^ 對於即將成為皇帝的威廉一世而言,他最渴望的頭銜是「德意志國土的皇帝(Kaiser von Deutschland)」,然而這受到了除普魯士以外所有德意志邦國的反對,因為這個頭銜會讓普魯士在實際的國土上也能有理由去掌控其餘邦國,而其它德意志小邦只想要一個名義上的組織首領就夠了;此外,俾斯麥也反對這個第一選項,理由是普魯士並沒有真的把所有德意志土地都納入旗下,還會讓另一個德意志國家奧匈帝國覺得它的德意志地區也歸德國管,惡化德奧關係。
第二個選項是1848年由法蘭克福國民議會定下的「德意志人民的皇帝(Kaiser der Deutschen)」,但還是遭到了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的反對,在君主主義者的威廉一世看來,權力必須是受恩於「天」,而非授權自「民」,他不想本應高高在上的皇位被熱血人民一時興起的賜予,這樣會讓他的皇位顯得廉價又隨便;俾斯麥則是從另一種角度看待此事,他認為這種稱號跟神聖羅馬帝國的「羅馬人民的皇帝」的情況雷同,都是由選舉產生的虛位君主,和他心中那種獨裁的單一制國家不符。
經過一系列的辯論,德皇最終採用第三個折中選項,即「當皇帝的德意志人(Deutscher Kaiser)」,在這個意思裡面「皇帝」只是「德意志聯邦主席」的榮譽叫法,僅僅是主席的話自然無權去干涉其它小邦的內政,也不會引起奧匈的哈布斯堡皇帝的不滿,但在表面上的地位又能高於包括奧地利在內的所有德意志邦國;而且它還有其歷史依據,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就是「第一公民」的榮譽叫法。此種頗為複雜的理解方式受到了德皇本人、議會及俾斯麥的認可,寫入了《德意志帝國憲法》之中,使得「德皇」被精確定義為「一個當上皇帝的德意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