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蛇龍屬
彩蛇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前期
| |
---|---|
正模標本的部分後肢骨骼是目前唯一發現的彩蛇龍化石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新獸腳類 Neotheropoda |
演化支: | 鳥吻類 Averostra |
演化支: | 堅尾龍類 Tetanurae |
演化支: | 俄里翁龍類 Orionides |
演化支: | 鳥獸腳類 Avetheropoda |
演化支: | 虛骨龍類 Coelurosauria |
演化支: | 暴盜龍類 Tyrannoraptora |
演化支: | 手盜龍形態類 Maniraptoromorpha |
演化支: | 手盜龍形類 Maniraptoriformes |
演化支: | 手盜龍類 Maniraptora |
屬: | †彩蛇龍屬 Kakuru Molnar & Pledge, 1980 |
模式種 | |
庫氏彩蛇龍 Kakuru kujani Molnar & Pledge, 1980
|
彩蛇龍屬(屬名:Kakuru)是獸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下白堊紀的澳洲。
化石與命名
彩蛇龍的化石發現於南澳大利亞州的安達摩卡,是一根脛骨,經過了很罕見的化石化過程而成為蛋白石。在1973年,一間寶石店收購這根蛋白石脛骨。古生物學家Neville Pledge試圖購買這些化石,但先被暱名買者買走。在2004年,南澳大利亞博物館以2萬2000美金的價格買回這個化石。
在1980年,拉弗·莫納兒(Ralph Molnar)等人將些化石正式命名。屬名是來自澳洲原住民神話中的彩虹蛇;種名則是以當地部落Kujani為名[1]。
這根蛋白石脛骨被標名為全鑄型標本(邊號SAM P17926),發現於海相的Marree組地層,地質年代為阿普第階。一個足部趾爪被標名為邊號SAM P18010標本,這個足部趾爪被推測可能來自於同一個體。此外,還發現一些小型腓骨碎片。
這根蛋白石脛骨斷裂成約10個碎片,總長度應該約為33公分。脛骨非常修長,可發現距骨升突的痕跡,距骨升突似乎長而狹窄。
古生物學
彩蛇龍被認為是二足肉食性恐龍,身長約2到3公尺。彩蛇龍似乎有著修長的後肢,與其他獸腳亞目相比,彩蛇龍的後肢較高、較窄。彩蛇龍是於1980年被正式命名的。
分類
由於化石的狀態破碎,目前很難確定彩蛇龍的種系發生學位置。拉弗·莫納兒等人將彩蛇龍歸類於獸腳亞目的分類未定屬。根據修長的脛骨、狹長的距骨升突,彩蛇龍可能屬於虛骨龍類的偷蛋龍下目。在2005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提出阿貝力龍超科也有類似的距骨升突。
參考資料
- ^ R. E. Molnar and N. S. Pledge, 1980, "A new theropod dinosaur from South Australia", Alcheringa 4: 281-287
外部連結
- Kakuru kujani on Alphalink.com.au by Molnar and Pledge, 1980.
- The Theropod Database on Kaku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