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璪 (唐朝)
張璪(?—?),又作張藻,字文通。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唐代畫家,尤其擅於山水松石之畫,畫松更是「特出古今」[1],撰有《繪境》,今不傳[2]:164。
生平
官至祠部員外郎、鹽鐵判官。安史之亂時曾被安祿山收留。安史之亂被平定後,被貶為衡州司馬、忠州司馬。
作品
張璪所畫的樹石山水,在當代就具高價,所繪製的圖幛當時已是廣為流傳,朱景元稱其「人間至多 」;亦有許多寺院的壁畫作品。[1]而他最擅長且為眾畫評家稱頌的是其畫松之作。
張璪曾撰《繪境》一篇,言畫之要訣 [3]。但在唐朝張彥遠已極少見[4] 。
評價與特色
並且稱其作畫的方法特殊,能「用紫毫禿鋒,以掌摸色,中遺巧飾,外若混成」[5]。
- 唐人符載《觀張員外畫松石序》,說張璪畫山水,座客二十四兒,立左右圍觀,
「員外居中箕坐鼓氣,神機始發。其駭人也,若流電擊空,驚飆淚天。摧挫斡掣,偽霍瞥列,毫飛墨噴,掠卒掌如裂,離合徜徉,忽生怪狀。及其終也,則松麟皴,古峰岩,水湛湛,雲窈眇,投筆而起,為之四顧,若雷雨之澄霧,見萬物之情性,觀夫張公之藝非畫也,真道也。」
「雙管齊下」
- 張璪的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注釋
- ^ 1.0 1.1 1.2 1.3 朱景元,《唐朝名畫錄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書中作「張藻」。
- ^ 王伯敏,1982,《中國繪畫史》,人民美術出版社
- ^ 3.0 3.1 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張璪條。
- ^ 4.0 4.1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十》。
- ^ 5.0 5.1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卷一,吳指吳道玄;二李後注「李將軍李中書」,疑為「李中舍」之訛,分別是時稱「大李將軍、小李將軍」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
- ^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十》:崔陽元、李炅、張惟亙、李滔、張通、耿昌言、弟昌期,已上七人並工山水雜畫。通尤精贍。
- ^ 《全唐詩/卷3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傳抄與張彥遠有稍異:苔石蒼蒼臨澗水,陰風嫋嫋動松枝。世間唯有張通會,流向衡陽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