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家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家駒(1914年1月31日—1974年3月18日),廣東廣州人,畢業於燕京大學,中國歷史學家,專攻宋史研究,學術上首創宋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論,因出身和思想問題在文革中受到迫害。

生平

1914年農曆正月初六,張家駒出生於廣州高第街張府宅。張家駒的父親張祥熙是廣州的工商地主,在當時廣州政經學界名望很高,與國民黨中主張反共的西山派元老謝持和廣東軍閥陳濟棠交好,母親也是出自工商家庭,因此張家駒在1949年以後共產黨建政後出身成分一直都不好。張家駒是家中第三子,從小隨父親混跡名流,培養琴棋書畫等雅好,後來父母到馬來亞芙蓉鎮創辦中學,帶着二哥就讀自辦的學校,年幼的張家駒則留在廣州由祖母代為照顧。1931年,張家駒畢業於廣州培正中學,考入北平燕京大學歷史系,當時歷史系還只是一個小系,一屆只有周一良劉選民和張家駒三人,師從鄧之誠洪業張星烺顧頡剛譚其驤。張家駒就讀燕大期間,發表《宋代分路考》《南宋兩浙之鹽政》《宋室南渡後的南方都市》《中國社會中心的轉移》《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國南方社會》等作品,以宋史和經濟史為主要着力點。1935年,張家駒畢業於歷史系,轉入研究院攻讀研究生,讀了一年就因為家庭變故肄學。肄學之後曾經有大學請他教書,但是因校長下台未果,於是回鄉在家裡失業半年,迫於生計擔當廣東省長途電話管理委員會文書的工作,僅僅一年半之後就因為抗日戰爭爆發不得不辭職避居香港,任教培英中學香港分校。移居香港前與燕大校友楊淑英成婚,在香港育有一子。香港淪陷之後再度失業,回到廣州希望能夠贖回家產,後在叔父介紹下到日偽中山縣警察局任科員,半年後辭職居家養病,適逢培英中學在澳門復校,於是到澳門復職,隨着學校遷至尚未淪陷的韶關,戰後隨培英學校遷回廣州並加入國民黨。1947年,上海大中國圖書局和亞光輿地學社聯合聘請其為編輯,居家遷移上海,兼職粵東中學教員。1949年主編的《新世界地圖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新圖圖說》出版,後因為上海大中國圖書局和亞光輿地學社解散轉任專職教員。1952年接受社會主義思想改造,坦承自己參加日偽警察局和國民黨的問題,通過了政治審查。1954年2月,出任上海中等學校教師業餘進修學院兼職教師,隨着同年上海師範專科學校成立,張家駒也隨即轉調師院,任教期間重新開始宋史研究,並參與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和《辭海》的編輯。1963年他在上海文匯報發表《論海瑞的評價不宜過高》批駁姚文元,文革開始後和魏建猷程應鏐貼大字報參加革命,被革命群眾痛擊打倒、武鬥示眾,下放勞改,受盡折磨,兒子也因文革不幸亡故。1971年周恩來下令進行「二十史標點」,張家駒因此脫離改造,專門負責《宋史》標點工作。1973年因胃病惡化,住院治療,切除部分胃部,次年在家中去世,初葬廣州白雲山,1985年徙葬蘇州木瀆。1978年9月,中共上海師院委員會為其平反。[1][2][3][4]

參考資料

  1. ^ 李培栋:《呕心治宋史 遗书惠学林——宋史研究专家张家驹传》. renwen.shnu.edu.cn. [2021-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8). 
  2. ^ 顾颉刚与谭其骧笔下的张家驹_评论_腾讯网. view.news.qq.com. [2021-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8). 
  3. ^ 张家驹. renwen.shnu.edu.cn. [2021-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8). 
  4. ^ 青山隐隐水迢迢. www.gzzxws.gov.cn. [2021-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