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佛泉
張佛泉(1908年—1994年),初名張葆桓,男,直隸寶坻人,中國政治學者,自由主義政論與著作家。1950年代曾在台灣出版過《民主與選舉》[1]、《民權初步釋義》[2]、《自由民主論叢》[3]、《無法出讓的權利》[4]、《自由與人權》[5]等專著。他對自由主義的詮釋不僅奠定了戰後台灣自由民主理念的根基,而且對台灣後來的社會轉型具有重要作用。[6]清華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他的代表作《自由與權利:憲政的中國言說》[7]。這是一位不可忽視的中國自由主義政治學家。
生平
1908年生於直隸寶坻。高中畢業後獲保送入燕京大學哲學系。大學畢業後進入天津《大公報》擔任編輯,在此期間由他主編的《現代思潮》周刊在知識界影響很大。1932年《現代思潮》停刊後,他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留學。
1933年11月6日,胡適在《國聞周報》上看到張佛泉的文章——《民元以來我國在政制上的傳統錯誤》,曾在日記中紀錄該文要點,並指出「此文為近年政論中最有見地之文」。此後胡適到處打聽張的情況。
1934年3月7日,胡適赴天津演講。兩天後他在日記中寫道:「十二點半,到大華飯店,赴胡政之、張季鸞約,會見《大公報》與《國聞周報》的一些年青朋友,去年我在《國聞》四十四期上見張佛泉先生一文,曾到處揄揚他,且寫信到哈佛托裘開明打聽此人。今日也見着了。他是《大公報》派出去的。《大公報》一班人有魄力,有遠見,可(所)以能造成這樣一個大勢力。」
胡適認識張佛泉以後,便邀請他到北京大學政治系任教。此時胡適正在《獨立評論》發起「民主還是獨裁」的大討論。討論的核心內容是如何敦促國民黨儘快結束訓政實行憲政。參與討論的既有孟森、丁文江、陶孟和、張奚若、蔣廷黻、吳景超、錢端升、陶希聖、常燕生、張忠紱等「知識界巨子,言論界領袖」(陶孟和語),也有張佛泉、陳之邁等學界新秀。當時老一代學者在這個問題上產生明顯分歧。許多人認為,因為中國人素質低下,所以要實行憲政需要幾十年的準備。對於這種觀點,胡適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所謂憲政,是一種「幼兒園的政治」。這種東西一學就會,不需要做任何準備。
站在胡適一邊的主要是二十多歲的張佛泉和陳之邁。當時張佛泉在《獨立評論》上發過兩篇文章,一篇是《我們究竟要什麼樣的憲法》,另一篇是《論政治之制度化》。前一篇文章認為,民主憲政並不是高不可攀的理想,而是現代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只要有一分可能,就應該實行一分民主政治。後一篇文章指出,由於城市的知識水平比鄉下高出許多,所以憲政應該先從城市開始,然後再逐步推廣到鄉下。
抗日戰爭爆發後,胡適出任駐美大使,而張佛泉則赴西南聯大擔任政治系主任。抗日戰爭勝利後,張佛泉和胡適先後返回北平,共同創辦了「獨立時論社」。作為一家註冊新聞通訊機構,該社將其成員(以北大、清華和南開的教授為主)的文稿發予全國許多報刊電台。由於「獨立時論社」繼承了1930年代《獨立評論》雜誌的公共關懷和批評精神,因此在當時影響很大。1947年,張佛泉和崔書琴在胡適的支持下,還成立了「平津市民治促進會」,目的是儘快在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實行市民自治。
1948年12月,張佛泉和胡適等人乘坐國民政府派來的飛機前往南京。隨後離開大陸赴台灣。在台灣參與《自由中國》雜誌的創辦工作。1954年,他出任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1956年,擔任台中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獲福特基金會資助前往美國,擔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65年始擔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系教授直至1977年退休。
1994年1月6日,在加拿大去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