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人
系列條目 |
猶太人和猶太教 |
---|
詞源 · 誰是猶太人? · 文化 |
希伯來人(希伯來語:עברים;標準希伯來語:ʿIvrim;提比里亞發音:ʿIḇrîm)(又作עבריים;標準希伯來語:ʿIvriyyim;提比里亞發音:ʿIḇriyyîm)自按《聖經·舊約》稱「以色列人」。他們在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以色列王國,首位國王是掃羅王,第二位是大衛王,第三位國王是大衛王之子所羅門。所羅門王在位時期國力鼎盛,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所羅門王死後,國家分裂成以色列(北國)和猶大(南國)兩個國家。西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人征服,西元前586年猶大王國被加爾底亞人滅。
在公元前13世紀,希伯來人定居在迦南。他們使用迦南人的語言,儘管他們的文化有別於本地迦南人的文化。這兩種文化的區別是一個激辯中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在宗教方面非常敏感。
語源
希伯來人的名稱源自希伯(Eber)。根據《創世記》第10章第22-24節,希伯是挪亞的玄孫、閃的曾孫、亞法撒的孫子[1][2]。
族源
《阿馬爾納信札》被成功解讀後。若干學者急切地判定信札中談到的「哈比魯人」(Habiru)就是希伯來人。特別是信札中的「哈比魯人」被稱作游牧民、襲擊者和歹徒。這與聖經舊約(約書亞記)中,對受約書亞領導征服迦南的希伯來人的相關描述特別契合。
如此的結論被證明是草率的。隨後的研究,結合了語言學的方法,並對其他古代文明的文獻提到的「哈比魯人」進行了考察。現在一般認為,「哈比魯人」指的是一群集合起來的無國家的流亡者。他們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卻不是一個入侵迦南的強大部落。
實際上,根據聖經舊約的描述來確定「哈比魯人」是否等同於希伯來人也許是不科學的。
另一種理論認為,希伯來人就是古埃及文獻中神秘的所謂喜克索斯人。喜克索斯人屬於塞姆語族(閃米特人)。他們不斷地移居埃及。最終武力奪取了衰落的法老的權力。喜克索斯人在幾百年後被驅逐出埃及。與聖經舊約中的希伯來人寄居埃及的相關描述(比如寄居的時間)符合。
實際上,正是底比斯第十七王朝的雅赫摩斯一世(希伯來語中的「阿摩西斯」),順尼羅河而下收復孟斐斯,驅逐喜克索斯人。與聖經舊約的描述截然相反,雅赫摩斯是喜克索斯人的敵人,是他用武力將喜克索斯人逐出埃及。一個引人好奇的事實是埃及第十五王朝的六個喜克索斯人統治者中的第三位名叫雅各伯赫(Yaqob-her),與聖經舊約中的希伯來人的族長雅各(Jacob)相似。當然這可能是一個比較常用的名字。但仍然與聖經舊約形成了對比,也許最終我們會發現雅各不僅是希伯來人的族長,同時是埃及的法老。
在希伯來文化中保存了很多迦南和兩河流域的文化因素。比如聖經舊約中挪亞方舟的故事與蘇美爾人的朱蘇德拉、烏特納匹什提姆故事。後者的故事中有方舟,神靈因為憤怒而釋放大洪水,嫉妒的神恩利爾(巴比倫語Enlil,迦南語El)以及反對他的智慧神恩基(巴比倫語Ea)。
文獻資料顯示希伯來人居住在村落,飼養牲畜。周期性地將牲畜移往更乾燥的不適宜耕種的地區放牧。這種方式就被稱為「季節性牲畜移動」。因此很多學者認定希伯來人不過是迦南人罷了,他們居住在迦南地條件艱苦的山區。長時間以來與其他迦南人隔絕,因此有了獨特的發展道路,其中包括崇拜El神更甚於Hadad神。
以上的關於希伯來人起源的說法可能都部分地正確。也許真實情況是這樣:有一群被隔絕的迦南人設法山區定居。山區在迦南地東部是主要地形。他們吸收了其他的遷徙群體諸如「哈比魯人」。文化融合使他們獲得了不同於以往的特性。後來,這個組合而成的部落與迦南人截然不同。他們移居埃及,成為了埃及文獻中統治埃及的喜克索斯人。在他們被驅出埃及回到迦南地的時候,他們自認與迦南人無任何關係。正如他們已經迥異於他們的祖先。以上的理論各有其支持者和批評者,相互之間並不是絕對排斥的。
十二支派
術語「十二支派」指《希伯來聖經》中族長雅各(後來改名「以色列」。有基於文本研究的假設認為,這個改名是一位舊約編輯者的嘗試。)的後裔。希伯來人也被用來指稱雅各的後裔。聖經舊約記載雅各有十一個兒子。土地就在他們之間分,除了約瑟,他的份由他的兩個兒子分。利未的後代專職做祭司,不分土地。因此,聖經上希伯來人由十二支派(占有土地的十二個部落)組成。
當代的猶太人僅僅是十二支派中的少數幾支的後裔。猶大支派、便雅憫支派和利未支派(專做祭司的支派,在猶大國和以色列國不擁有土地,與其他支派不同)的一部分,即原來南部猶大國的後代,被猶太人和很多基督徒視為當代猶太人的祖先。有人認為西緬支派也是當代猶太人的祖先,這是因為認為當時西緬支派已經完全被猶大支派所吸收。十二支派其餘的那些支派屬於北部以色列國,在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征服後,被流放,這就是所謂的「以色列消失的十支派」。
某些基督教團體有時使用希伯來人這個術語來指稱耶穌出生前的猶太人,與耶穌出生後的猶太人作區分。這種區分來源於基督教的觀點,即猶太人拒絕承認耶穌是他們的彌賽亞或救世主時,他們原獨有的上帝選民身份轉移到全世界的基督徒身上。這種劃分方法不為猶太人所接受。
1948年現代以色列建國後,認為要團結流落到全世界所有本民族的人,所以他們採取了以色列為國名,沒有採用猶大作為國名,自稱為希伯來民族,而不是猶太民族。但居住在以色列的人不等於所有猶太人,而猶太人這個名詞已經被世界各地廣泛接受。
發展
希伯來人的來源並不清楚,根據他們的文獻傳說「亞伯拉罕是最早的先知出生於烏爾城,烏爾城沿著河流建造是一座帝國城市,信奉美索不達米亞的諸神,後來在摩西的帶領下趕走當地的民族,到達應許之地在此定居。」目前唯一的旁證只有舊約的故事但年代相差700年。在西元前1200年法老麥倫在石碑中,留下他征服了居住在今天以色列山區的民族「以色列成為廢墟一無所存」,這些人的文化和迦南人相似有相似的器具、房屋和文字崇拜相似的神靈稱為埃爾。希伯來人有十二支派生活在此,一部分曾經是沙漠民族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後來不斷遷移。「希伯來」的意義是對岸的人,也就是幼發拉底河對岸的人。3000年前以色列建立王國當時的王室大衛和所羅門擊敗了沿海的菲利士人,當時上層的人發展了一種規範「在全知的上帝永恆注視下,才會公平和平。」等到了西元前800年分裂成北方的以色列撒瑪利亞和南方猶大耶路撒冷,西元前722年北方王國被亞述帝國征服十一個支派被消滅兩萬五千人被放逐,20年後南方猶大被征服,隨後新的侵略者巴比倫人到來第一次侵入國王和一萬人被俘送到尼尼維,西元前586年第二次侵入圍攻數月使城市爆發飢荒造成人吃人,隨後毀滅耶路撒冷兩萬人被俘送到巴比倫。也就是有名的「巴比倫之囚」猶太人拒絕融入巴比倫(當時中東的世界中心),他們的祭司認為自己必須與外族人不同,割禮、不吃豬肉、禱告和修飾宗教書籍,加強了猶太民族的認同感。非猶太人和非自稱基督教徒的有些人抱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所謂的希伯來聖經,許多取材兩河流域,大洪水則被認為是參考了美索不達米亞的神話,巴別塔故事源自當地傳說,並在流放過程中希伯來人形成一種上帝的概念,傳到了世界各地。雖然更早的波斯索羅亞斯德教也有相似的概念,但這些宗教沒有離開發源地,4年後波斯的居魯士大王擊敗巴比倫人釋放希伯來人返回故鄉,希伯來人「創造」的一神論對世界宗教史的貢獻對世界的影響至今仍在展現。
至於猶太人的認知裡面,他們並沒有創造一神信仰,而是被啟示,是由塔木德sanhedrin.94a 裡面提到的那位:「被任命監管世界的天使」,卻同時被稱為「神」的那位和至高主說話的「正義」(或譯公義),即是指以色列的保衛者。
參考文獻
BDB:舊約聖經的希伯來語和英語詞典,SR司機F. Brown和CA Briggs,牛津大學出版社,1951年。現在可以從Logos Bible Software以電子形式獲得,作為增強的Brown-Driver-Briggs希伯來語和英語詞典,電子版,徽標研究系統,華盛頓州奧克港,2000年。 SEC:Strong的《 Exhaustive Concordance》, J。Strong,紐約阿賓登出版社,1890年。現在可從多個來源在線購買,例如 BIBLESOFT,22014 7thAve。南,西雅圖,WA 98198。 OED:牛津英語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1971年。現在可在線從牛津大學出版社在線訂閱部在線獲得,紐約麥迪遜大道198號,紐約,紐約10016。 TWOT:R。Laird Harris,Gleason L. Archer和Bruce K. Waltke撰寫的舊約神學詞彙,穆迪出版社,1980年。現在可從多種來源在線獲得,例如BIBLESOFT,22014 7thAve。南,西雅圖,WA 98198。 文字: Isaac Mozeson,SPI Books,紐約,1989年 印歐語詞典;Pokorny Master PIE Etyma:單詞目錄,其中引用了各種IE語言。
外部連結
古代希伯來語組織研究網站。
聖經研究文獻及各種論文(點選舊版可查詢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