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尼亞病毒目
布尼亞病毒目 | |
---|---|
科學分類 | |
(未分級): | 病毒 Virus |
域: | 核糖病毒域 Riboviria |
界: | 正核糖病毒界 Orthornavirae |
門: | 負核糖病毒門 Negarnaviricota |
綱: | 艾略特病毒綱 Ellioviricetes |
目: | 布尼亞病毒目 Bunyavirales |
科 | |
本雅病毒目(學名:Bunyavirales),又譯為布尼亞病毒目,屬於有包膜的單鏈核糖核酸病毒。通常見於節肢動物或齧齒動物,少數情況下也可感染人類。儘管來自負核糖病毒門,其核糖核酸是否為負鏈因物種、區段而異,大量病毒尤其是番茄斑萎病毒是混合正負鏈。[1]「本雅」一名來自首次發現地、班圖語地名布尼亞姆韋拉(其中「尼亞」、「姆韋」各為一個音節,在普通話中拆成兩字音譯,四音節地名讀如中古音「部惹微羅」)之訛譯,源於熟悉漢語拼音的人士錯將「Bu-nya」斷字成「Bun-ya」。
除漢他病毒外,均通過節肢動物傳播。漢他病毒則通過與齧齒動物糞便接觸而傳播。感染病例通常與傳播媒介的活動性有關,例如,蚊類傳播病毒通常見於夏天。
人體感染特定的本雅病毒,例如剛果熱病毒,可導致高致殘率和死亡率,這類高致病性病毒的實驗通常需要在生物安全4級實驗室中進行。
歷史
1943年在烏干達研究黃熱病病毒時發現了一類新病毒,以發現地點布尼亞姆韋拉(音「部惹微羅」)命名為布尼亞病毒。確認不屬於經典的A組(黃病毒科)與B組(甲病毒科)病毒,因此定義為C組病毒。1975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把這類病毒歸入了布尼亞病毒科。
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ICTV)把原來的布尼亞病毒科升級為布尼亞病毒目,包含9個科。除已有的漢坦病毒屬 (Hantavirus)、內羅病毒屬 (Nairovirus)和番茄斑萎病毒屬 (Tospovirus)直接升級為相應的科之外,原來的正布尼亞病毒屬與新定義的草本病毒屬一起組成新的病毒科Peribunyaviridae,白蛉屬(Phlebovirus)與新增的Phasivirus、Goukovirus及Tenuivirus一起組成Phenuiviridae病毒科,同時還增加了Feraviridae、Fimoviridae、Jonviridae和Phasmaviridae四個科。[2]
分類
至少有350種。
- 正布尼亞病毒屬 Orthobunyavirus
- 布尼亞姆韋拉病毒 Bunyamwera virus
- 漢坦病毒屬 Hantavirus
- 漢灘江病毒 Hantaan virus
- 內羅畢病毒屬 Nairovirus
-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
- 番茄斑萎病毒屬 Tospovirus
- 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 白蛉病毒屬 Phlebovirus:抗原分為白蛉熱組(白蛉、蚊、蠓傳播)與烏庫尼米組(蜱傳播)
描述
單股負鏈RNA,分為大L、中M、小S三段閉合環形,分別編碼:依賴RNA的RNA聚合酶、囊膜糖蛋白Gn與Gc、核衣殼蛋白。同一病毒屬的病毒末端互補序列高度保守。
參考文獻
- ^ Lima, R. N.; De Oliveira, A. S.; Leastro, M. O.; Blawid, R.; Nagata, T.; Resende, R. O.; Melo, F. L. The complete genome of the tospovirus Zucchini lethal chlorosis virus. Virology Journal. 7 July 2016, 13 (1): 123. PMC 4936248 . PMID 27388209. doi:10.1186/s12985-016-0577-4.
- ^ 科学家发现中国“蜱虫病”病毒的“阿喀琉斯之踵”.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