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達拉

座標32°23′11″N 35°28′55″E / 32.38639°N 35.48194°E / 32.38639; 35.4819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達拉
D類行政區劃(村委會)
阿拉伯文轉寫
 • 阿拉伯文بردلة
巴達拉
巴達拉
巴達拉在巴勒斯坦國的位置
巴達拉
巴達拉
巴達拉在巴勒斯坦地圖的位置
坐標:32°23′11″N 35°28′55″E / 32.38639°N 35.48194°E / 32.38639; 35.48194
巴勒斯坦網格195/199
國家巴勒斯坦國
行政區劃圖巴斯省
建立年份公元前1500年
政府
 • 類型村委會 (自1996年)
面積
 • 總計20.0 平方公里(7.7 平方英里)
人口(2007年)
 • 總計1,637人
 • 密度81.9人/平方公里(212人/平方英里)
名稱來源"Berdeleh",人名[1]

巴達拉(阿拉伯語:بردلة‎)是約旦河西岸約旦河谷北部的一個巴勒斯坦人村莊,2007年有1,637名居民。該鎮隸屬於圖巴斯省,位於圖巴斯東北方13公里和納布盧斯東北方28公里處。以色列定居點米何拉就在附近。[2]

歷史

巴達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3]Very poor source. Offers no scientific backup, mixes up everything, quite useless[可疑]

考古發掘證明,巴達拉早於拜占庭時期有人定居。屬於羅馬時期、早期伊斯蘭時期、中世紀時期、奧斯曼時期和近代的古物亦有所被發現。[4] [5]公元400年左右,這裡建造了一座拜占庭式教堂。[6]在教堂遺蹟的頂部,考古學者挖掘出馬賽克地板和柱基,其屬於一座早期伊斯蘭時期的澡堂。[5][7]

巴達拉這個名字出自巴達維爾(Bardaweel),該名字相傳是屬於一個曾在遠古年代統治該地區的王子。[3][4]鎮上有一座以他命名的宮殿。[3][4]

巴達拉的水庫是約旦河谷中最古老的水庫。[3]see previous "ARIJ" tag[可疑]巴達拉其他考古遺址還包括不同時期建立的墳墓。[3]see previous "ARIJ" tag; also, see Dauphin quote on talk page: apparently Byzantine (from context, not explicit in quote) burial caves with arcosolia, but today no access to page 710[可疑] 村里最古老的建築是一所希德爾聖殿。[3]

巴達拉的居民最初來自附近的圖巴斯,以開發可作耕種和放牧的土地。[3]在1882年,巴勒斯坦勘探基金會西巴勒斯坦測量將這個村莊形容為「雖然被荒廢了,但仍有一班來自山上村莊的農民在泉源居住,在泉邊尋找生畜、種瓜果菜。」[8]

英國託管時代

根據1945年官方的土地和人口調查,巴達拉的人口與圖巴斯和卡什達的人口一併統計。[9][10]

約旦時代

1948年阿以戰爭開始至1949停戰協議達成後,巴達拉由約旦統治,1950年遭其吞併。

1948年阿以戰爭後,巴達拉人口急增,但是鄰近的村莊被毀,令很多巴勒斯坦人無家可歸。[3]

1961年,巴達拉有367名居民。[11]

1967年後

自1967年六日戰爭以來,巴達拉一直處於以色列占領之下。

考古學家早已發現在遠古時期該地區擁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1967年,以色列控制該地區後,村莊與以色列的輸水網絡正式連接。[3]巴達拉的民事控制權於1995年移交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期間,巴達拉的居民停止向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支付水電費,因此巴勒斯坦當局擱置為該村興建水壩和供水網絡等基礎設施工程。[2]以色列同時限制村民的活動,使村民無法進入他們的土地耕種或收割莊稼。自2000年以來,已有200德南面積大小的蔬菜作物被推土機剷除,許多樹木遭到連根拔起,4,000德南農地疫沒收。[3]

2012年3月,一份聯合國報告將屬於巴達拉的 Ein El Azut泉源列為以色列定居者非法占領的眾多泉源之一。當地的巴勒斯坦人過往曾用該泉水灌溉和飼養牲畜。[12]

地理和氣候

巴達拉位處於約旦河谷的西部和西南部山腳下。[3]緊靠巴達拉以北延伸的綠線標誌着西岸和以色列之間的邊界,邊界後面是貝特謝安平原,[3]向西連接耶斯列谷。巴達拉海拔低於海平面 71 米。附近的城鎮和村莊包括西南的圖巴斯和東部的艾因艾爾貝達[3]巴達拉的司法管轄區面積為 20,000 德南,占圖巴斯省土地的 4%。[3]該鎮的建成面積為 480 德南,另外有 10,000 德南被列為農業用地,當中有400 德南已被以色列當局沒收。[3]

巴爾拉氣候溫暖,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乾燥。全年平均降雨量為293毫米,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1至22度。平均濕度為 55%。[3]

人口統計

1961 年,巴爾達拉有 367 名居民[11]。1982 年,因遷徙原因減少至 271 人。五年後,人口接近增加一倍,達到 457 人。[13] 巴爾達的人口占圖巴斯省人口的 3.3%。[3]

根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PCBS) 1997 年的人口普查,該鎮的居民人數為 1,148 人,其中男性佔 566 人,女性佔 582 人。年齡分布為,嬰兒至 14 歲之間為 49.3%,15 至 29 歲之間為 30.4%,30-64 歲之間為 22.8%,65 歲以上為 2.8%。[14]

在 PCBS 的 2007 年人口普查中,巴達拉有 1,637 人。[15]

巴爾達超過 90% 居民屬於該鎮原居民 Swafta 氏族,剩下的 10% 是來自當今以色列貝特謝安的難民和貝都因人[3]

參考

  1. ^ Palmer, 1881, p. 199
  2. ^ 2.0 2.1 Isabel Kershner, Strategic Corridor in West Bank Remains a Stumbling Block in Mideast Tal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4 January 2014.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Bardala Village Prof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pplied Research Institute - Jerusalem.
  4. ^ 4.0 4.1 4.2 Zertal, 2017, pp. 15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52
  5. ^ 5.0 5.1 Greenberg and Keinan, 2009, p. 3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Stemberger, 1999, p. 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Dauphin, 1998, p. 790
  8. ^ Conder and Kitchener, 1882, SWP II, p. 227
  9. ^ Government of Palestin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1945, p. 1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Government of Palestin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Village Statistics, April, 1945. Quoted in Hadawi, 1970, pp. 6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5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11.0 11.1 Government of Jordan, 1964, p. 2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2. ^ How disposession happens; the humanitarian impact of the takeover of Palestinian water springs by Israeli settler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24., the UN March 2012, p. 24
  13. ^ Welcome to Bardal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lestineRemembered.
  14. ^ Palestinian Population by Locality, Sex and Age Groups in Yea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alestinian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15. ^ 2007 PCBS Cens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lestinian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p.106.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