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西利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元前2世紀聖普羅尼亞大教堂英語Basilica_Sempronia的數位重建,位於古羅馬廣場
19世紀對於公元2世紀烏爾比亞巴西利卡的想像重建圖,是羅馬圖拉真廣場的一部分
位於敘利亞穆沙巴克的公元5世紀晚期大教堂遺址
根據建築師維特魯威的法諾大教堂重建圖

巴西利卡拉丁語Basilica希臘語Βασιλική)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後來的教堂建築即源於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邊。

巴西利卡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原意是「王者之廳」的意思,拉丁語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來是大都市裡作為法庭或者大商場的豪華建築。

隨着歷史的變遷,巴西利卡這個詞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基督教沿用了古羅馬巴西利卡的建築布局來建造教堂,尤其羅馬風時代的大多數教堂是以巴西利卡格局設計。今天在天主教會中,有特殊地位的教堂被賦予「宗座聖殿」的頭銜;而在西方世界語言、或受拉丁文字影響的語言中,宗座聖殿即與「巴西利卡」同字,不論其建築風格和結構。

建築形式

古代建築形式

古希臘雅典巴西利卡是君主或者最高貴族執政官辦公的建築的稱呼,而不是一個建築結構的名稱。作為建築結構希臘的巴西利卡也是羅馬人引入的。

羅馬市裡最老的巴西利卡是前185年老加圖羅馬廣場上造的。在羅馬廣場上及其周圍還有一些其它後來造的巴西利卡。尤其豪華的有雷必達在廣場北邊造的艾米利亞巴西利卡,和由愷撒開建,屋大維完工的位於帕拉丁山上的朱里亞巴西利卡。羅馬最龐大的巴西利卡之一是由馬克森提烏斯開建,君士坦丁一世完工的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它的一個側壁的殘墟今天依然樹立在羅馬市場上。

在古羅馬的其它城市裡也有巴西利卡。龐貝城的廢墟里有三座中等大小的巴西利卡並列於中心廣場的窄邊上。維特魯威描寫了一座他在法諾造的巴西利卡。

加圖的巴西利卡是一座立方體建築,它有兩個窄邊,其中一個窄邊朝羅馬市場,是建築物的正面,前面有一個平頂的門廊。另一個窄邊是一個半圓,或者附帶有一個半圓形龕。中央大廳的四周有立柱環繞。

後來的巴西利卡保持了加圖巴西利卡的內廳結構,但是在其周圍添加了許多附加物。比如朱里亞巴西利卡的外面由一道立柱長廊圍繞。而龐培城和維特魯威的正面則是在寬邊,而且沒有加圖巴西利卡的半圓形龕。

最出格的是馬克森提烏斯的巴西利卡,它有一個拱頂,在窄邊和寬邊各有一個半圓形龕。

與此同時期建造的特里爾康斯坦丁巴西利卡使用兩行窗來為內部照明。今天特里爾的巴西利卡是1846年按照羅馬時代的原型重造的。

共和國時期的巴西利卡後來對帝國時期的私宅建築也有影響。由於當時的要人有許多追隨者和請求人他們在他們的私宅需要很多辦公房。這樣的帶廊柱的私人巴西利卡從其結構上依然遵從羅馬私宅的結構。

基督教教堂建築形式

最初基督徒在他們私人的家裡做禮拜聚會。但是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巴西利卡成為教堂的主要建築形式。早期的基督教堂幾乎全部是參照巴西利卡的建築方式建造的,本來放有法官或者皇帝的寶座的半圓形龕成為供聖壇的位置。原來巴西利卡的結構被保留:一座長的大廳被立柱分為三個部分。中間的中廳最寬,也最高,其終端是供奉聖壇的半圓形龕。兩側的側廊則比較低和比較窄。

十字巴西利卡的布局

通過垂直於原巴西利卡的長軸添置一個橫廊一個巴西利卡就演變成十字巴西利卡了。十字巴西利卡的地基是一個十字形,其橫廊的高度與寬度與中廳一樣。一開始這個建造方法可能不是出於其地基的形狀的意義產生的,而是為了使得在做神事的時候在聖壇附近有更多的活動地方。從美觀的角度來說這個橫廊加闊了聖壇的空間,加強聖地的感覺。

在橫廊與中廳交叉的地方樹立着兩根特別粗的立柱,這兩根立柱同時標誌着中廳和側廊的結束。中廳與橫廊交叉的房頂由兩個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中廳與橫廊交叉的房頂由兩個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弧支持。這兩個拱弧被叫做凱旋門,來代表耶穌戰勝死亡和聖壇的勝利。在許多哥特式的教堂中在這裡還有一道聖壇屏來標誌普通人不可踏入的,只有神職人員可以進入的部分。在一些宗教儀式改革的過程中在有些教堂中這個聖壇屏又被拆除了。

有些特別大的十字巴西利卡不但有兩個側廊,而且在這兩個側廊外還有兩個側廊,因此一共有五個廳。最外邊的側廊最窄最低,中廳最高最寬。

這些教堂的內部往往鋪有非常豪華的鑲嵌畫,但是外部卻非常簡樸,只有巨大的窗打破了它們的陰森的感覺。後期的巴西利卡在牆上也鋪有鑲嵌畫,而正門則飾有一個門廊。

一般在教堂前(至少在所有的大殿前)有一個前院或者前廊。在這個前庭的中央有一個水泉用來洗手,來代表對靈魂的潔淨。這個傳統來自基督教早期基督徒還在家裡做神事的時候,在受聖餐前洗手。

從中世紀早期開始參照聖伯多祿大殿的前例在主聖壇的高台下往往有一個小堂,這樣信徒可以直接看死去的聖人的墓。隨教堂的不同這個小堂(地下墓室)的結構非常不同,從簡單的地窖到豪華的地宮各式各樣。

羅馬巴西利卡的內部:特里爾的巴西利卡

羅馬市裡的典型的巴西利卡有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聖母大殿聖伯多祿鎖鏈堂等。

藝術史建築史中巴西利卡這個詞僅指按照早期教堂建築設立的教堂建築。其中中廳必須高出側廊,在側廊的頂部和中廳的頂部之間還要有一段直立的帶有明窗的牆。沒有明窗的教堂被稱為「假巴西利卡」。除一般的只有一個廳的教堂和中廳與側廊一樣高的教堂外巴西利卡是歐洲直到15世紀(在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直到16世紀)最常見的教堂建築格式。

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教堂的內部結構是橫向的,在這個時期里很少有人造巴西利卡了。尤其在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拉丁語族國家裡這個建築方式非常流行。這個建築方式實際上是從馬克森提烏斯的巴西利卡開始的。這裡也可以看出巴西利卡這個詞的多種含義。在羅馬帝國時代這個詞還是「王者之廳」的意思,不一定是一個建築格式的名稱,而在中世紀它是一種建築格式的名稱。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的巴西利卡一般是在過去真正的巴西利卡的基礎上改造的。

一直到19世紀復古和浪漫運動巴西利卡才重新開始起頭。但是出於概念上的混淆實際上許多不應該算作巴西利卡的建築也被稱為巴西利卡了。

天主教會宗座聖殿

聖斯德望聖殿,布達佩斯
花地瑪聖殿,花地瑪
阿根廷薩爾塔宗座聖殿

在天主教的用詞中,「巴西利卡」是授予擁有特殊地位的聖堂的稱號,中文稱為「宗座聖殿」,在華人天主教會內通常簡稱為「聖殿」。這與這些聖堂的實際建築格式無關。其中位於羅馬市內的四座聖堂,被授予特級宗座聖殿(Basilica Maggiore;又稱為「大殿」)的稱號,這四座聖殿是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聖伯多祿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聖母大殿。其他宗座聖殿爲乙級宗座聖殿(Basilica Minor)。

早期供基督教活動所建的巴西利卡是主教主教座堂巴西利卡,以半公共的世俗巴西利卡為模型,且其規模和重要性的提升標誌着世俗權力在5世紀逐漸轉移到主教手中。巴西利卡在此意義上被分成不同等級——特級和乙級,其他三個宗主教的以及教宗的若干乙級宗座聖殿分布在意大利,而1,400個以上的乙級宗座聖殿分布在世界各大洲。

宗座鈴宗座華蓋,一項給予宗座聖殿的特權

截至2008年底,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聖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歐洲,特別是在意大利。以下國家擁有10座以上宗座聖殿:意大利(531)、法國(167)、波蘭(104)、西班牙(101)、德國(69)、美國(62)、巴西(50)、阿根廷(43)、奧地利(29)、墨西哥(27)、比利時(26)、哥倫比亞(25)、加拿大(21),荷蘭(20)、印度(15)、捷克共和國(14)、委內瑞拉(14)、匈牙利(13),秘魯(12),菲律賓(12),厄瓜多爾(11)、瑞士(11)、台灣(1)

特權(privilege)與宗座聖殿的地位緊密相連,由宗座簡函(papal brief)授予,包括對其他教堂的特定優先權,宗座華蓋宗座鈴的使用(慶典遊行中被並排於前方)以及大禮服(cappa magna,由詠禮司鐸參議會世俗成員在進行時辰頌禱禮時穿着)。

作為教宗宗座聖殿的特級宗座聖殿,擁有教宗主教寶座(Trono)和教宗祭壇,無教宗的允許誰也不能進行彌撒。

無數的宗座聖殿都是引人注目的聖地,經常受到朝聖,特別是那些建在殉道者墓地(Confessio)之上的聖殿。

特級或教宗宗座聖殿

一個普通的教宗主教座位,在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的教會禁地。

該級別僅包含四座位於羅馬的教宗教堂。它們的特殊之處是均擁有聖門英語Holy door,它們的開啟標誌着聖年的來臨。當放棄了西方宗主教頭銜後,教宗本篤十六世將這些宗座聖殿由「宗主教宗座聖殿」更名為「教宗宗座聖殿」。

這四座特級宗座聖殿是:

簡稱拉特朗大殿,是羅馬主教暨教宗的主教座堂。這是唯一一個稱為「總宗座聖殿」(Arcibasilica)的教堂。其完整的正式名稱是「拉特朗聖若望教宗宗座聖殿」、「拉特朗的至聖救主、聖若翰洗者聖史若望總宗座聖殿」和「羅馬主教座堂」。[1]

亦稱梵蒂岡大殿,是一個重要的朝聖地,建於聖伯多祿的墓地上。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它被用於教宗參加的大部分主要宗教慶典中。其正式名稱是「梵蒂岡的聖伯多祿教宗宗座聖殿」。[2]

亦稱為「奧斯提亞大殿」,因其位於通向奧斯提亞的路上。它建在聖保祿的墓地上。其正式名稱是「城外聖保祿教宗宗座聖殿」。[3]

亦稱為立柏大殿,因其最初的建築(並非現在這個)是由教宗立柏興建,是羅馬獻給受福童貞瑪利亞的教堂中最大的一座,此即其名稱「Santa Maria Maggiore」(即更大的)的來源。其正式名稱是「大聖母教宗宗座聖殿」。[4]

此四個教宗[5]或特級宗座聖殿過去被稱為「宗主教宗座聖殿」。它們與乙級宗座聖殿城外聖老楞佐聖殿一起被稱為基督教五座古宗主教主教座堂(見五大牧首)。此即拉特朗大殿與羅馬相聯繫,聖伯多祿大殿與君士坦丁堡,聖保祿大殿與亞歷山大,聖母大殿與安條克,聖老楞佐聖殿與耶路撒冷

其他宗座聖殿

克羅地亞瑪里加比斯特里卡(Marija Bistrica)的宗座聖殿

意大利有四座宗座聖殿:

「Patriarcale」(宗主教的)這一頭銜被正式授予兩座與阿西西的聖方濟各有關且坐落在或靠近其家鄉的教堂:

「Patriarcale」這一頭銜還被應用於和擁有宗主教頭銜的主教相關聯的宗座聖殿,如位於威尼斯聖馬爾谷宗主教聖殿主教座堂以及阿奎萊亞聖母升天宗主教聖殿主教座堂,阿奎萊亞及其考古區是世界遺產

其他乙級宗座聖殿

魁北克聖母聖殿主教座堂,北美首座乙級宗座聖殿

絕大部分的宗座聖殿均屬於乙級宗座聖殿,包括一些主教座堂,許多專門的堂區聖堂(Chiesa parrocchiale),一些朝拜堂(Fanum/Scrinium),一些修院或女修院教堂。一些聖堂(Oratorio)即半封閉的禮拜場所,已經被提升為乙級宗座聖殿,如蒙特利爾聖若瑟聖堂。20世紀,世界上許多教堂都加入了乙級宗座聖殿行列。在20世紀末,聖座實施了更加嚴格的規定以使未來乙級宗座聖殿數量有所限制,比如主教座堂等級高於乙級宗座聖殿,故乙級宗座聖殿頭銜今後將不再加於其上。

目前華語圈共有3座宗座聖殿,分別為臺灣高雄市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1859年由馬尼拉教區建立、1995年敕封)、台灣屏東縣萬金聖母聖殿(1861年馬尼拉教區建立、1984年敕封)、以及中國大陸上海佘山聖母進教之佑聖殿(1871年建立、1942年敕封)。

參考文獻

  1. ^ Basilica Papale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 Arcibasilica del SS.mo Salvatore e dei Santi Giovanni Battista ed Evangelista al Laterano - Cattedrale di Roma(Annuario Pontificio 2007, ISBN 98-88-209-7908-9, p. 1332
  2. ^ Basilica Papale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Annuario Pontificio 2007, ISBN 98-88-209-7908-9, p. 1330)
  3. ^ Basilica Papale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Annuario Pontificio 2007, ISBN 98-88-209-7908-9, p. 1333)
  4. ^ Basilica Papale di Santa Maria Maggiore(Annuario Pontificio 2007, ISBN 98-88-209-7908-9, p. 1334)
  5. ^ aaa Basilicas. [200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6).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