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哈伊信仰與人類一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類一體巴哈伊信仰的核心教義之一。[1]巴哈伊教義認為,所有人類都依據上帝的形象創造,並未因種族、膚色而有所不同。[2]正因所有人生而平等,所有人類應有同等的機會,並應受到同樣的對待。[1]因此,巴哈伊信仰倡導人類一體,人類的視野應立足於世界、人們應愛整個世界超過自己的國家。[2]但是,這個教義並不意味着人類應千篇一律。巴哈伊信仰推崇多樣性的統一,也就是人類的多樣性是極具價值的。[3]

同一性

巴哈伊人類一體的教義源自所有人類都依據上帝的形象創造,並未因種族、膚色而有所不同的觀念。[2]巴哈伊教義認為,人類的同一性,超越種族、民族、性別、種姓及社會階級。而這些不同,恰恰是值得珍視的多樣性。[4]巴哈伊著作中談到人類的種族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所有的人類有同樣的核心能力。而如膚色這類的外在的不同,並不導致一個一個種族較另一個種族優越。[4]

巴哈伊信仰認為,人類從來就為一體,但是無知、偏見、貪權阻礙了人類的團結。[5]歷史上,因為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種族偏見和壓迫等原因,種族之間的差異也長期存在。[4]

多樣性的統一

巴哈伊信仰中人類一體的教義並不意味着人類應千篇一律,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巴哈伊信仰認為人類的多樣性是極具價值的。[3]巴哈伊信仰創立者的兒子阿博都巴哈將人類比喻為花園,認為花的多種色彩和形狀使花園更加美麗。[3]

人類世界就像一座花園,不同的種族、語言的人們是裝點這花園的鮮花。在動物界,我們也可以發現色彩之紛呈多樣。花園裡顏色的多樣性增添花園的美與吸引力,就像人類的多樣性促進着團結。[6]

巴哈伊著作曾經提到,統一併不意味着對不同的壓制,而是尊重其他個體和文化的固有價值。在這個意義下,多樣性並不直接導致衝突,引起衝突的是人們對多樣性的偏見和不寬容。[7]

巴哈伊信仰的文化規範經歷過一個巨大的轉變。[8]在19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西方的巴哈伊信徒開始了《神聖計劃書簡》在拉美地區的系統性實施。[9][10]在這一過程中的特定時期,區域協調委員會被指派從事平衡從北美地區為主、拉美地區協助的情形向拉美地區為主、北美地區協助的情形的轉變過程的任務。[11]這個過程從1950年開始,並在1953年正式實施。截至1961年,大部分拉美地區國家有了它們自己的靈體會。[12]與此同時,東方世界的印度巴哈伊,也經歷者相當的變化。在之前的幾十年,當地巴哈伊信仰的信息主要傳播於穆斯林瑣羅亞斯德教教徒中,而其時,巴哈伊信仰的信息正在被重新闡釋,以便使印度教教徒接受。[13][14] 在2年多的時間裡,許多人中央邦北方邦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的人們改信巴哈伊信仰。到了19世紀70年代,當地大約有3,350個靈體會及超過312,000名信徒。[13]

同樣的情況也在非洲發生。在非洲,巴哈伊信仰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得到了廣泛傳播。[15]需要強調的是,巴哈伊先驅者並沒有將處於支配地位的殖民者作為傳導的重點,而是更關注非洲當地居民。[16]先驅者們在傳導過程中通過行動展現他們對非洲的真誠的服務意識,而理解信仰的非洲居民會擁有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傳播信仰的自由。而此時,先驅者會逐漸弱化其在傳導中的角色。

一直以來,此種對文化尊重的例子時有發生。與基督宗教在印度、美國傳播的歷史不同,巴哈伊信仰與殖民歐美化沒有任何聯繫,也不存在要求美洲原住民的改宗的情形。事實上,聖輔魯希伊·哈儂曾在1960年對她的種族的不非正義的行為表達歉意,並讚揚了原住民的偉大歷史。1963年,根據因對美洲原住民研究而知名的人類學家Alice Beck Kehoe的觀察,巴哈伊信徒認為他們的宗教是一個普世的信仰,而非只與某個特定的文化、特定宗教背景、語言或發源國相聯繫。如巴布亞新幾內亞基督教傳教士公開反對傳統非喪葬藝術和傳統,而巴哈伊信徒卻鼓勵此行為,並將其看作是一種崇拜形式。因此,在當地的納利克巴哈伊被其他納利克人看作傳統知識和實踐的仲裁者的時候,基督教傳教士缺被視為傳統文化的對立面。

消除偏見

巴哈伊信仰源自人類一體的一個主要原則是消除一切形式的偏見,其教義認為認為人類在種族、宗教、性別或階級等方面不應存在歧視。 [17]阿博都巴哈指出,雖然要實現這個目標挑戰很大,但因為包括宗教、政治和國族在內的許多社會偏見都會導致戰爭,因此消除偏見對人類福祉至關重要。[18]此外,巴哈伊教義認為,消除一切形式的偏見是實現世界和平的基本要求。[19]關於此原則,存在兩個較好的例子:一個來自美國南部,另一個來自南非。與南卡羅來納州的基督教、天主教和猶太人組織不同,面對吉姆·克勞法和全國範圍內的三K黨的興起,巴哈伊信仰選擇從基層開始推動種族融合。[20]有鑑於巴哈伊信仰的宗教經典中提到,「真摯與忠誠之士,應當愉快、欣然地與世上各民各族交往,因為與人和睦曾經且必將繼續促進團結與和諧,而這反過來又有助於維護世界秩序和各民族的復興。」,當地巴哈伊信徒很願意與多樣背景的人們建立聯繫,並試圖在固有的社會隔閡上建立共享的宗教認同紐帶。截至二十世紀末,巴哈伊信仰是南卡羅來納州最大的非基督教信仰,並以其長期致力於促進種族和睦,宗教間對話以及兒童和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聞名。在南非,面對種族隔離的社會形態和法律,作為一個整體的巴哈伊信徒必須決定他們的行政管理機構的構成,即國家靈體會是全部由黑人還是組成。 最終,巴哈伊社團決定不將南非巴哈伊社區分個黑人、白人兩個群體這樣看似直接的方式管理,而是將巴哈伊行政管理機構的人員限定為黑人,並將整個巴哈伊社區置於其管理下。 [21][22][23]

參見

注釋

  1. ^ 1.0 1.1 Stockman 2000,第7頁
  2. ^ 2.0 2.1 2.2 Smith 2008,第138頁
  3. ^ 3.0 3.1 3.2 Smith 2008,第139頁
  4. ^ 4.0 4.1 4.2 Hatcher & Martin 1998,第75頁
  5. ^ Hatcher & Martin 1998,第76頁
  6. ^ `Abdu'l-Bahá 1918,第183頁
  7. ^ Hatcher & Martin 1998,第78頁
  8. ^ Momen, Moojan. Is the Baha'i Faith a World Religion?. McGlinn, Sen (編). Soundings: Essays in Bahá'í Theology. Christchurch, NZ: : Open Circle Publishing. 1989: 55–64 [2017-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9. ^ Lamb, Artemus. The Beginnings of the Bahá'í Faith in Latin America:Some Remembrances, English Revised and Amplified Edition. West Linn, OR: M L VanOrman Enterprises. November 1995 [2017-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10. ^ Latin American Administration Develops. Bahá'í News. No. 197. July 1947: 3 [2017-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1. ^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Panama Temple. Bahá'í News. No. 493. April 1972: 2 [2017-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 ^ Rabbani, Ruhiyyih (Ed.). The Ministry of the Custodians 1957-1963. Bahá'í World Centre. 1992: 256 [2017-12-27]. ISBN 0-85398-350-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13. ^ 13.0 13.1 Garlington, William. The Baha'i Faith in India: A Developmental Stage Approach. Occasional Papers in Shaykhi, Babi and Baha'i Studies. June 1997, (2) [2010-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14. ^ Garlington, William. The Baha'i Bhajans: An example of the Baha'i Use of Hindu Symbols. Occasional Papers in Shaykhi, Babi and Baha'i Studies. January 1998, 02 (1) [2010-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15. ^ Overview Of World Religions. General Essay on the Religions of Sub-Saharan Africa. Division of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umbria. [200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9). 
  16. ^ United States Africa Teaching Committee; Goals for this year. Bahá'í News. No. 283. September 1954: 10–11 [201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17. ^ Chryssides 1999,第250頁
  18. ^ Smith 2000,第275–276頁
  19. ^ McMullen 2003,第17頁
  20. ^ Venters, III, Louis E. Most great reconstruction: The Baha'i Faith in Jim Crow South Carolina, 1898-1965 (學位論文). Colleges of Arts and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v, 4, 150, 297. 2010 [2018-01-09]. ISBN 978-1-243-74175-2. UMI Number: 34028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21. ^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South Africa Report. Regional Profile: Eastern Cape and Appendix: Statistics on Violations in the Eastern Cape (PDF). Volume Three -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South Africa Report.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South Africa Report: 32, 146. 1998-10-29 [2008-03-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8-09). 
  22. ^ National Spiritual Assembly of the Bahá'ís of South Africa. Statement to 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ficial Webpage. National Spiritual Assembly of the Bahá'ís of South Africa. 1997-11-19 [2008-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8). 
  23. ^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South Africa. various chapters (PDF). Volume Four -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South Africa Report.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South Africa. paragraphs 6, 27, 75, 84, 102. 1998-10-29 [2008-03-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11-04).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