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宜春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宜春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國
區域江西省宜春市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gan

宜春話即宜春贛語,是贛語宜春片的代表方言,廣義的宜春話代表宜春片內贛語。贛語宜春片又稱宜春瀏陽片,簡稱宜瀏片。主要分布在西和贛西北以及湖南萍鄉毗鄰的兩個縣市。

分布地域

宜春話主要分布在西和贛西北以及湖南萍鄉毗鄰的兩個縣市。包括江西萬載縣宜豐縣上高縣高安市渝水區樟樹市新幹縣豐城市分宜縣袁州區安源區湘東區蘆溪縣上栗縣湖南瀏陽市醴陵市,共16個縣市區。

宜瀏片主要特點

  • 本片的共同特點是去聲今讀分陰陽(或陰去與陽平合流),入聲大多不分陰陽。
  • 大部分地方入聲不分陰陽(分宜、萍鄉市無入聲,豐城、萬加載聲分陰陽)。除新喻市外,聲母送氣不影響到調類的分化。

宜瀏片內部分片

本片可分為宜春、樟樹、上高3小片,小片的劃分大致同袁州府、臨江府、瑞州府的舊域相合。

  • 宜春小片包括袁州區、安源區、湘東區、蘆溪縣、上栗縣、渝水區、分宜縣、醴陵市和瀏陽市。宜春市、萍鄉市、新余市和分宜這4個縣市人口最多的大姓大多是漢唐兩代從中原地區遷入的,不僅遷出地相同,宗族也相同。宜春市、分宜、新余市古濁平、古清去今合併為一個調類。
  • 上高小片包括上高、宜豐、高安市和萬載。萬載舊屬袁州府,不少特點同宜春市一致,但從總體看更接近上高小片。本小片的共同特點是古濁平、古清去今各為獨立的調類,但由於變調而定型,部分古濁平字今讀為陰去,部分古清去字今讀為陽平。知三章組今讀[t th s],透定二母今開口呼讀為[h],溪群二母細音口語常用字今讀為x(拼音,即普通話「西」字的聲母)。韻母最大的特點是止攝開口三等韻精莊兩組字今讀為[u](如「事」「死」「蘇」兩字本小片都讀su,而宜春小片則都讀「si」),單憑這一特徵就可以把這一小片同贛語的其他方言區別開來。
  • 樟樹小片包括樟樹市、新干豐城市。本小片的共同特點是古濁平、古清去今讀各為獨立的調類,止攝開口三等精、莊組字和知三、章組字因為聲母的不同韻母而有差別,但豐城例外。今讀上聲為降調。

狹義的宜春話-袁州話

狹義的宜春話即為宜春市袁州區內部的宜春話(贛語方言),或稱之為袁州話。

袁州區位於贛西,春秋時處吳頭楚尾,西漢初建縣,為江西古城之一。除三國至南朝約三百年分治安成郡,劃歸荊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與湖南有過一段聯繫外,其餘一千餘年均屬豫章郡,隸屬江西。袁州東鄰分宜,北接萬載上高,西連萍鄉,南界安福,西北靠近湖南瀏陽。東西相距七十公里,南北相距六十三公里,多為丘陵地。明末清初遷來的客籍人定居於慈化、豐頂山等地,與本籍人混居,婚嫁聯姻,休戚與共。袁州本籍人用當地語言進行交際時,亦受鄰縣、鄰省、客家話的影響,經過長期發展變化,形成了現在的袁州話。客籍人講客家話,多數人也能講袁州話。

袁州話音系

  • 聲母19個(包括零聲母,不包括變音):
  • 韻母65-70個:
  • 聲調5個(六聲五調):

輔音

宜春話輔音
  雙唇 齒齦 齦齶 齒齦後 軟齶 聲門
鼻音 m ɲ   ŋ  
塞音 送氣      
不送氣 p t     k  
塞擦音 送氣   tsʰ tɕʰ tʃʰ    
不送氣   ts    
擦音 f s ɕ ʃ   h
邊音近音   l        

聲調

超聲波儀產生的宜春話五度標記法聲調圖[1]
宜春話聲調[1]
聲調 調名 聲調輪廓 字例
1 陰平 ˨˦ (25) 多家彪都姑波編邦
2 陽平 ˦ (44) 婆爬錢磨驢朋肥扶
3 上聲 ˧˩ (31) 左努改討巧草拐苦
4 去聲 ˨˩˧ (213) 大樹害飯謝用望漏
5 入聲 ˥ (55) 月六黑割發白濕毒

袁州話內部分路及差異

袁州話從內部差異來說大致可分六路:1.東北路:蘆村、柏木(中南部)、寨下。2.北路:三陽、洪塘、金瑞、豐頂山、楠木。3.西北路:天台山、天台、水江、慈化。4.中南路:春台、下浦、湖田、渥江、新田、遼市、飛劍潭、西村、溫湯、南廟、洪江、新坊、竹亭。5.東路:彬江。6.柏木北路:柏木(北部)。

中南路的春台是區政府所在地,下浦、湖田、渥江、新田四區靠近城區。六路大同小異,不同路之間的口音在地理上存在過渡區,城區的話是袁州的官話,各路人大都能說,但仍可聽出說話人是哪一路的。

  • 六路中以西北路和柏木北路兩路話存在較多知組讀端(如「車」讀「ta」,「上晝」的「晝」讀「deu」),其中西北路(如慈化鎮話)與城區話聲調韻差異最大。
  • 中南路西部北部部分鄉鎮、北路部分鄉鎮、東北路部分鄉鎮或多或少存在知組讀端。
  • 北路、中南路部分鄉鎮第二人稱為「hen」與城區話相異,中南路城區話以及中南路南部鄉鎮(如溫湯)不存在知組讀端,或僅有極個別字端讀。
  • 北路鄉鎮(如三陽)把「城裡」的「城」讀「shang」,即「shang 里」(讀音類似「傷哩」),與城區話相異。
  • 北路部分鄉鎮(豐頂山全境,洪塘部分地區,金瑞部分地區)把「吃飯」的「吃」讀作「shah」,即「shah飯」(讀音類似「殺飯」),與城區話相異。
  • 北路有些鄉鎮存在前後鼻音部分的現象,如:藍lang,壇tang,與城區話相異。
  • 柏木北路話接近萬載話,與城區話相異。
  • 東路、東北路把「那」成為「hen/hei」與城區相異,存在日母文讀讀l現象(如「認」讀lin),與城區日母文讀讀零聲母(如「認」讀in)相異。
  • 東北路、東路鄉鎮把「不」讀作bui/bei,與城區的「不」讀bih相異。
  • 東路彬江話入聲可能已經與其他調類合流,中南路南部鄉鎮入聲調調值偏低(相對袁州區中北部),袁州區入聲整體感覺北強南弱。
  • 中南路內部部分城裡年輕人的城關話不分尖團音,中南路農村和部分城裡人分尖團音。
  • 東路彬江話把回家稱為「去歸」,而柏木北路把回家稱為「歸」或「歸去」,其他路亦有類似「歸」的說法,和市區相異。

外部連結

  1. ^ 1.0 1.1 馬曉勤. "宜春話聲調系統的實驗研究." 天津中醫藥大學,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