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
孟達(?—228年),字子敬,為避劉備叔父諱而改為子度,東漢司隸右扶風平陵人[1],漢末三國時期人物。
生平
劉備入蜀時,劉璋派遣孟達和法正去迎接劉備,劉備命其駐守江陵,蜀平後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殺死房陵太守蒯祺(諸葛亮的姐夫),攻下房陵後繼續進攻上庸,並和劉封會合於此地。關羽圍樊城、襄陽時(樊城之戰),曾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但被劉封和孟達拒絕,關羽戰敗後,孟達因畏懼被治罪,再加上跟劉封不和,於是帶著部下郤揖投降曹魏[2]。
孟達投降曹魏後,在曹丕時受到重用,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曹丕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命其擔任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達且與桓階和夏侯尚親善,並曾與夏侯尚和徐晃一同攻打劉封。
曹丕死後,當時桓階、夏侯尚都已去世,孟達因心不自安,在諸葛亮引誘下,企圖歸蜀漢,孟達又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諸葛亮為促使孟達起事,派郭模詐降,故意將孟達之事告訴申儀。司馬懿得申儀報信後,寫信安撫孟達,暗中遣軍進討。孟達得知事泄後本已決定起事,但因得司馬懿信遲疑,又認為司馬氏率軍來討必定先啟奏魏帝曹叡再作定奪,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達,自己屆時城池必已堅固;然而當司馬懿不等魏帝命令就於八日內行軍一千二百里趕來時,完全打亂孟達的部署。後來司馬懿在十六日內破上庸,斬殺孟達(詳見新城之亂)。
同時代,曹魏有個舉薦涿郡太守王雄的安定太守孟達,從履歷看與此孟達並不是同一人。
家庭
評價
- 劉曄:「達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術,必不能感恩懷義。新城與吳、蜀接連,若有變態,為國生患。」(《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 劉封:「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 費詩:「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與書邪!」
- 司馬懿:「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 魚豢:「達以延康元年率部曲四千餘家歸魏。文帝時初即王位,既宿知有達,聞其來,甚悅,令貴臣有識察者往觀之,還曰『將帥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王益欽達。達既至譙,進見閒雅,才辯過人,眾莫不屬目。」(《魏略》)
- 傅玄:「論者多稱有樂毅之量。」(《傅子》)
- 李贄:「若傅士仁,孟達,則反國之賊也,罪不容誅矣。凡讀史者,定須原情定罪,方不冤枉了人也。」(《匯評三國志演義》)
- 毛宗崗:「劉封之不發救兵,孟達實教之。然則劉封之罪,其將視孟達而未減乎?曰:是不然。達故蜀之降將,劉璋可背,則關公何不可背?我無責焉耳。」(《匯評三國志演義》)
藝術形象
三國演義
字子慶。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時,身處魏國上庸的孟達意圖回歸蜀國,徐晃乃做為司馬懿的副將跟隨征討孟達,在城前叫陣時被孟達一箭射中額頭,回營後不治身死。
影視形象
動漫遊戲
參考資料
-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三國志·蜀書·劉封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晉書·宣帝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