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威廉·亨利·端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威廉·亨利·端納(英語:William Henry Donald;1875年—1946年11月9日),澳大利亞人,曾先後擔任過中國國父孫中山張學良和前故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前故中華民國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夫婦私人顧問[1]:374一生事業都在中國,曾贊助辛亥革命,後來又成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客卿。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政壇上最為活躍的西洋人,有「中國的端納」之稱。

早年生活

端納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里斯峪,曾作為印刷廠的排字工,23歲成為新聞記者。他本來是《泰晤士報》記者。[1]:3211903年,到香港採訪,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故鄉。

「中國的端納」

1906年,他先於香港《德臣西報》任總編輯社長,後任《遠東評論》編輯,為當時兩廣總督張人駿顧問,並結識革命黨人胡漢民宋耀如等。1911年,他作為《紐約先驅論壇報》駐中國記者抵達上海,聯繫上伍廷芳,並成為武昌起義的上海總部顧問,孫中山回國後,他擔任孫中山政治顧問,參與起草中華民國第一個政治綱領——《共和政府宣言》。

他於1915年曾首先揭露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之「二十一條」賣國協定內容,併到《泰晤士報》發表,引起世界轟動,促使「倒袁」成功。1920年,經濟討論處(Bureau of Economic Information)成立,端納任新聞處長兼代理處務,負責經濟調查事。[1]:374他是北洋政府顧問[1]:321、客卿。1928年,張學良到奉天,就把他帶回奉天當顧問。[1]:321是張學良私人顧問。[1]:321曾任張作霖父子謀士,與張學良交往密切。曾幫助張學良戒除吸鴉片,促使其東北易幟,並幫助中國抗日

西安事變時端納與宋美齡合影,拍攝於1936年12月

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宋美齡在上海找到威廉·亨利·端納。[2]他是英籍澳大利亞人,原為新聞記者,辛亥革命前到中國,後任張學良秘書,1933年張下野後曾陪張遊歷歐洲[2]1934年初,隨張回國不久,又被聘為蔣介石顧問。[2]西安事變發生時,他正在上海。[2]端納依據多年來對張之瞭解,相信張不會殺蔣。[2]他欣然接受宋之約請,決定親赴西安,探明真相。[2]是夜,端納隨孔、宋離開上海,趕赴南京。[2]同行者還有與蔣、宋關係密切之勵志社總幹事黃仁霖[2]宋派黃陪同端納赴陝,擔任端納與蔣談話之翻譯。[2]

12月13日中午,宋、孔不顧何之反對,毅然派端納飛離南京,經洛陽赴陝。[3]12月15日,端納到西安後,張請他勸蔣接受西安方面主張,鄭重表示只要蔣答應抗日,就立刻釋放他,張還表示將親自送他回南京,繼續擁護他為領袖。[4]端納見到蔣。[4]端納告訴蔣,南京政府已決議討伐張、楊。[5]

12月20日上午10時,宋子文飛離南京,他兩名秘書和剛從獄中要出來之郭增愷飛到西安,張、楊和端納到機場迎接。[6]12月22日,宋美齡毅然離開南京,飛赴西安。[7]宋子文、端納與之同行。[7]12月23日和12月24日,宋美齡兩次會見周恩來。[8]蔣指定宋氏兄妹作為代表與西安方面談判。[9]

端納作為調停人,數次往返南京與西安之間,並建議蔣接見周恩來,對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有一定影響。

晚年

端納始終希望中國發展政治民主,1940年,因為和蔣介石意見不和,辭職離開中國,駕艇環遊太平洋。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宋美齡急電端納希望他回中國助戰,他在回中國途中,經過被日軍占領的菲律賓時被關入集中營,當時日本侵略軍正在懸賞捉拿他這個「幫中國人反擊東洋的西方魔鬼」,但集中營中的人沒有一人出賣他。

1945年2月,應蔣介石要求,美國遠東地區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組織了一次「洛斯巴尼斯」行動,用空降兵占領了集中營專門解救端納,將他用美軍直升機送往珍珠港海軍基地醫院療養。但他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常在病榻上大口咯血,並誦念尼采的名詩《太陽落了》:

在他垂危時,宋美齡派飛機接他回上海醫治,在其彌留之際,親自立在他床側為他誦讀《聖經》。他去世後,將他葬在宋家家族墓地中。 [10]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張學良口述、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595頁
  3.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596頁
  4. ^ 4.0 4.1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613頁
  5. ^ 「晚間端納為余言,南京對陝變已決議討伐,余心乃安。」見蔣介石:《西安半月記》,1936年12月14日,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版,第1-54頁
  6.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614頁
  7. ^ 7.0 7.1 師永剛、張凡編著,《蔣介石:1887~1975.上》,北京:華文出版社,2011年3月,第219頁,ISBN 9787505734474
  8.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617頁
  9.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618頁
  10. ^ 端納口述、塞勒(Selle, Carl Albert)筆錄整理,〈蔣被劫持〉,《中國的端納》(Donald of China),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