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復(1123年正月—八月)是遼朝時期的奚王回離保的年號,共計8個月。[1]
另有史書所載,遼奚王蕭幹年號有天嗣(或作「大嗣」[2]、「天興」[3]、「天阜」[4])。李崇智據諸書,認為蕭幹與回離保實為一人。[1]
改元
紀年對照表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參看
參考文獻
- ^ 1.0 1.1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78-179頁。
- ^ 李兆洛《紀元編》卷上:「蕭幹,大嗣〈《北盟會編》作「天阜」,《契丹國志》作「天興」。 保大二年十二月改,明年八月亡〉。」
- ^ 3.0 3.1 葉隆禮. 契丹國志卷之十二天祚皇帝下. 維基文庫. 「〔保大三年正月〕時奚、渤海軍從蕭幹留奚王府,幹據府自立,僭號為神聖皇帝,國號大奚,改元天興。……〔七月〕是時,蕭幹既敗於腰鋪,其黨夔離不在峰山亦敗,生擒偽阿骨魯太師,獲耶律德光尊號寶檢、契丹塗金印。」
- ^ 4.0 4.1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15:「〔宣和五年八月〕八月十五日乙未,宣撫司奏大破蕭幹於峰山,獲耶律德光尊號寶檢及契丹塗金印。 初蕭後東走也,蕭幹留奚王府,僭號大奚國神聖皇帝,改元天阜。」
- ^ 脫脫. 遼史本紀第二十九天祚三. 維基文庫. 「〔保大〕三年春正月丁巳,奚王回離保僭號,稱天復元年,命都統馬哥討之。……〔五月〕回離保為眾所殺。」
- ^ 脫脫. 遼史列傳第四十四逆臣下. 維基文庫. 「是年(保大二年),金兵由居庸關入,回離保知北院,即箭笴山自立,號奚國皇帝,改元天復,……偽立凡八月。」
- ^ 脫脫. 金史本紀第二太祖. 維基文庫. 「〔天輔〕七年正月丁巳,遼奚王回離保僭稱帝。……〔五月〕回離保爲其下所殺。」
- ^ 黃以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卷47:八月〈案:李《十朝綱要》八月系辛巳朔,錢氏《四史朔閏考》同。〉乙未,王師大敗契丹將夔離不於峰山。〈原注《實錄》在二十一日,今從《金盟本末》。〉夔離不者,蕭傒也。金人既入燕京,傒就奚王府自立為神聖皇帝,國號大奚,改元天嗣。〈原注封氏《編年》書此,繫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案:金人於四年十二月六日入燕,故封有功《編年》繫此於十二日。陳桱《通鑒續編》、薛應旗《宋元通鑒》並曰:五年春正月,遼知北樞密院事奚回離保即箭笴山自立為奚國皇帝,改元天復。二月,蕭傒奔奚,金人既陷燕,傒就奚王府自立為神聖皇帝,國號大奚,改元天嗣。五月,奚回離保為郭藥師所敗,其下阿古哲等殺之。八月,蕭傒為郭藥師破,傒遁。為其下所殺,傳首京師。畢沅《續通鑒》回離保又改作和勒博,此以回離保、蕭傒為兩人。葉隆禮《契丹國志》曰:蕭后東歸,以避金人,至松亭關議所往。耶律大石林牙,遼人也,欲歸天祚;四軍大王蕭傒,奚人也,欲就奚王府立國。有宣宗駙馬都尉蕭勃迭曰:「今日固合歸天祚,然而有何面目相見?」林牙斬之,傳令有異議者斬。於是遼奚軍各列陣相拒而分矣。遼軍從林牙,挾蕭后歸天祚於夾山,奚渤海軍從傒,留奚王府。傒據府自立,號神聖皇帝,國號大奚,改元天興。又曰:七月,蕭傒既敗於要月鋪,其黨夔離不在峰山亦敗。《遼史·逆臣傳》曰:奚回離保亦名傒,奚王忒鄰之後。保大二年,回離保率吏民立秦晉國王淳為帝,偽署知北樞密院事,兼諸軍都統,屢敗宋兵。金兵由居庸入燕,回離保知北院,即箭笴山自立,號奚國皇帝,改元天復。此二說以回離保即四軍蕭傒,然《契丹國志》則又以蕭傒、夔離不分為兩人,而改元又為天興,眾說不同如此。然《三朝北盟會編》及《大金國志》並云:蕭傒即四軍,夔離不自立為奚帝,改元天嗣。與《紀事》同,並無回離保;而《遼史》所云立燕王,敗宋兵,皆夔離不事。況《遼史》本云燕王立,以蕭傒知北樞密院事。蓋傳聞互異,遂誤為二。實則和勒博、回離保、夔離不,蕃音通轉,三稱止一人也。厲鶚《遼史拾遺》曰:夔離不即回離保;四軍大王,蕭傒也,此說最是。〉
- ^ 李兆洛《紀元編》卷上:「蕭幹,大嗣〈《北盟會編》作天阜,《契丹國志》作天興。保大二年十二月改,明年八月亡〉。 奚回離保,天復〈保大三年正月改,五月平〉。」
深入閱讀
|
---|
遼朝 | 天祐907-916(唐朝) → 神冊916-922 → 天贊922-926 → 天顯926-938 → 會同938-947 → 大同947 → 天祿947-951 → 應曆951-969 → 保寧969-979 → 乾亨979-983 → 統和983-1012 → 開泰1012-1021 → 太平1021-1031 → 景福1031-1032 → 重熙1032-1055 → 清寧1055-1064 → 咸雍1065-1074 → 大康1075-1084 → 大安1085-1094 → 壽昌1095-1101 → 乾統1101-1110 → 天慶1111-1120 → 保大1121-1125
|
---|
其他勢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