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衛 (伊拉克略之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提比略
Τιβέριος
羅馬人的皇帝
羅馬皇帝

(與伊拉克洛納斯共治)
統治641年9月/10月–11月
前任伊拉克洛納斯
繼任君士坦斯二世
共治皇帝伊拉克洛納斯君士坦斯二世
出生大衛
630年11月7日
尊號
提比略
朝代伊拉克略王朝
父親伊拉克略
母親瑪蒂娜
宗教信仰迦克墩基督教

大衛古希臘語Δαυίδ;活躍期630年–641年)在641年末幾個月里是三位羅馬共治皇帝之一,帝號提比略。大衛是皇帝伊拉克略與他妻子兼外甥女皇后瑪蒂娜所生兒子。大衛出生於皇帝和皇后訪問耶路撒冷之後,他的名字體現皇室有意將自身與《聖經》中的大衛王相聯繫。那些描繪大衛王生平的大衛盤或許同樣是為這位年輕皇子所制,或是為紀念他出生。638年,大衛獲授予高級宮廷頭銜愷撒,在舉行的儀式上,他戴上他兄長伊拉克洛納斯此前戴過的卡美拉瓊帽

641年2月皇帝伊拉克略死時,大衛年僅10歲,隨後皇室不同支系間展開權力鬥爭。作為妥協的一部分,大衛獲立為共治皇帝,與他兄長伊拉克洛納斯及他們侄子君士坦斯二世共同統治。提比略擔任共治皇帝期間,拜占庭帝國面臨着嚴峻挑戰,穆斯林仍在繼續征服埃及,圍繞基督一志論及其他基督論教義的宗教紛爭也不斷。三位皇帝當時都是孩子,皇太后瑪蒂娜擔任攝政。瑪蒂娜因與伊拉克略近親結婚、她不習慣循守舊例以及懷揣勃勃野心而極不受歡迎。瑪蒂娜政權在一場可能發生在642年1月的叛亂中被推翻。瑪蒂娜和她的幾個兒子被流放到羅德島,瑪蒂娜被割掉舌頭,她的幾個兒子被割去鼻子,是為拜占庭帝國政治致殘早期案例。再沒有關於提比略後續的歷史記載,一些歷史學家推測他和他家人在平靜中度過餘生。

Multiple silver plates which display key parts of the early life of David
四件大衛盤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描繪了大衛王被先知撒母耳召見、被撒母耳膏立、接過掃羅的鎧甲以及與歌利亞作戰的場景。這些餐盤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伊拉克略統治時期

大衛是羅馬皇帝伊拉克略與他妻子兼外甥女皇后瑪蒂娜所生之子。根據懺悔者塞奧法尼斯的《編年史》記載,大衛出生於630年11月7日,與他侄子君士坦斯二世同一天生日[1][2]。630年初,大衛的父親在耶路撒冷使大衛的母親懷上他。大衛的兄弟姐妹都以傳統王朝名字取名,而大衛這個名字似乎出於將皇室與《聖經》中的大衛王相聯繫的願望,特意因其象徵意義而選取[3][4][5]。研究拜占庭帝國的藝術史學家塞西莉·軒尼詩指出,大衛出生之前,伊拉克略和瑪蒂娜的幾個孩子要麼先天畸形,要麼夭折。所以大衛降生可能是件值得紀念的事。伊拉克略讓人製作一套名為大衛盤的銀盤,很可能在629年或630年製作。軒尼詩認為,由於大衛盤呈現的是《聖經》中少年大衛的形象,它們可能是「為年幼皇子大衛製作的」[6]。伊拉克略與法比亞·歐多基婭育有兩個孩子(歐多西婭·埃皮法尼婭和皇帝伊拉克略·君士坦丁),與瑪蒂娜至少育有九個孩子,其中大多數身體虛弱,有四個在嬰兒時期就已夭折[7][8]。伊拉克略與瑪蒂娜所生孩子的數量和順序並不確定,一些資料稱有九個孩子[9],另一些資料則稱有十個孩子[10]

638年7月4日(約翰·哈爾頓給出的日期是638年7月7日[11]),大衛在伊拉克略統治下受封為愷撒,此前他的頭銜是專制君主(通常是在位皇帝兒子享有的一種尊稱),而他兄長伊拉克洛納斯則從愷撒晉升為共治皇帝[12][13]。儀式在達佛涅宮的聖司提反小教堂舉行。《禮儀書》中保存有對該儀式的描述,書中記載伊拉克洛納斯頭上的「卡美拉瓊帽」(愷撒帽)被取下,代之以皇冠。隨後,同一頂「卡美拉瓊帽」被戴在大衛頭上,研究拜占庭帝國的學者沃爾特·凱吉翻譯的儀式後續流程如下[12][14]

卡美拉瓊帽(kamelaukion)戴在他頭上,他晉升為愷撒之時,人們為專制君主(despotes)大衛祈禱。儀式完成後,按照慣例,最尊貴的貴族被召集起來,他們進入奧古斯都廣場,迎接偉大皇帝和他兒子們,此時愷撒在場。所有前執政官及那些地位等同於傑出者(illustres)的人離開,站在前院的台階上。軍械庫大門打開,所有的軍旗(signa)、御林軍團(scholae)以及德莫(公社)進入。普世牧首與他們(皇帝和他兒子們)一同離開。在眾人歡呼聲中,皇帝和他兒子們動身前往大教堂[12][14]

凱吉指出,這場莊重慶典掩蓋着皇室各支系間的緊張關係,同時也為「在這個本就令人哀傷的時代於君士坦丁堡舉行盛大儀式」提供契機[15]。研究拜占庭帝國的學者安德烈亞斯·斯特拉托斯強調,這些舉措旨在確保伊拉克略家族的正常傳承[16]。自君士坦丁大帝時代以來,從未出現過像伊拉克略統治下有這般眾多皇子擁有頭銜的情況[17]

在後來一場聚焦於伊拉克略的女兒與兒子的儀式上,大衛與其他皇室成員一同被點名讚頌,「大衛·愷撒,願你得勝」(David Caesar, tu vincas),希臘文本中的拉丁短語「tu vincas」(願你得勝)呼應着羅馬傳統及往昔歲月[18]。凱吉評論道:「伊拉克略及其家族刻意以符合公眾期望的方式向臣民展示自己,即便疾病和衰老正在對伊拉克略本人造成損害[18]。」

皇位繼承紛爭

伊拉克略於641年2月11日去世。伊拉克略在遺囑中聲明伊拉克略·君士坦丁和伊拉克洛納斯將共同統治帝國,二人都要將瑪蒂娜視為「母親與皇后」[19]。拜占庭民眾強烈反對瑪蒂娜,原因在於她與伊拉克略是近親通婚關係、她習慣違背舊例(比如她常隨軍出行)以及她野心勃勃;拜占庭帝國民眾和精英認為,她一直在向伊拉克略施壓,企圖讓自己兒子繼承皇位,而非讓君士坦丁繼承皇位[20]

歷史學家琳達·加蘭將瑪蒂娜描述為「或許是有史以來最遭人厭惡的皇后」[21]拜占庭元老院接受伊拉克略·君士坦丁和伊拉克洛納斯為共治皇帝,但拒絕讓瑪蒂娜在政府中扮演任何角色[22][23][24]。皇帝伊拉克略·君士坦丁長期患病,他採取一些措施以確保自己後代能繼承皇位,而非讓瑪蒂娜的後代繼承皇位。伊拉克略·君士坦丁給將軍瓦倫提烏斯送去一大筆錢,請求他反抗瑪蒂娜及其孩子,確保自己兒子們的皇位繼承權[25]。伊拉克略·君士坦丁在位時間很短,於641年4月或5月去世。伊拉克略·君士坦丁的死因很可能是結核病,但後來君士坦斯二世正式傳播瑪蒂娜毒死他的指控[21][26][27]。此時,年僅11歲的伊拉克洛納斯成為唯一皇帝,他母親擔任攝政,實際上大權在握[25][26][27]

瑪蒂娜採取一些措施來緩和軍隊對她的敵意,但她的政權依舊極不受歡迎[28]。641年秋,瓦倫提烏斯率軍前往迦克墩,以反抗瑪蒂娜和伊拉克洛納斯。君士坦丁堡民眾發生暴亂,人們要求君士坦斯二世加冕為皇帝。伊拉克洛納斯同意這一要求,為他侄子舉行加冕儀式[29][30][31]。君士坦斯二世加冕並沒有平息君士坦丁堡的騷亂,緊接着普世牧首皮爾胡斯辭去職務[32]。據尼基烏的約翰記載,大衛和他弟弟馬蒂努斯參與過流放皮爾胡斯到阿非利加總督區的行動。然而,當時這兩位皇子年紀尚小,不太可能在流放一事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且尼基烏的約翰的記載自相矛盾,從中無法得出可靠結論[33]

瑪蒂娜處境艱難,於是與瓦倫提烏斯展開談判,當時瓦倫提烏斯的軍隊仍駐紮在迦克墩[32]。瑪蒂娜向軍隊提供犒賞(為確保軍隊忠誠而給予的金錢饋贈),授予瓦倫提烏斯宮廷侍衛長頭銜[27][30][32]。作為妥協的一部分,大衛獲立為共治皇帝,帝號為提比略,與他兄長伊拉克洛納斯及他們侄子君士坦斯二世共同統治。三位皇帝當時都是孩子,皇太后瑪蒂娜擔任攝政[32][34]

共治皇帝提比略

大衛的加冕典禮於641年9月下旬或10月上旬舉行,這位新皇帝當時只是個10歲男孩[23][32][35]。大衛在加冕時採用提比略這個名字[33][35]。在7世紀和8世紀的羅馬皇帝及篡位者中,採用傳統帝號是很常見的做法,其他例子包括阿普西馬爾/提比略三世(698年)、瓦登斯/菲利彼庫斯(711年)、阿特米烏斯/阿納斯塔修斯二世(713年)、瓦西里/提比略(718年)以及佩塔西奧斯/提比略(728年)[36]

提比略統治之前這一時期最重要的原始史料來源是尼基弗魯斯的記載,但該記載在提比略加冕時就中斷了,使得他短暫的統治只能通過稀少且相互矛盾的史料來佐證[37]。一個存疑史料是《舊教會會議錄》,其中提到提比略收到一封教宗信件[38]

此外,受三重祝福的羅馬教宗若望——因為他已接替基督一志論者和諾理——召集一場神聖的教會會議,譴責塞爾吉烏斯希魯斯和皮爾胡斯,宣稱在我們主和上帝耶穌基督身上存在兩種本性和兩種能力,之後他向伊拉克略之子大衛和伊拉克略送去一份正統教義的教令[38]

picture of a coin showing the Emperor Heraclius and his sons
哈恩認為是在伊拉克洛納斯、提比略和伊拉克略·君士坦丁統治時期鑄造的「艾普西隆」幣

1979年版《舊教會會議錄》的編輯約翰·M·達菲約翰·帕克指出,這部分記載比較混亂,這封信更有可能是寄給伊拉克略·君士坦丁和伊拉克洛納斯的[38]。當時基督論方面的爭議十分激烈,而瑪蒂娜熱衷於支持基督一志論[28]

19世紀錢幣學家曾提出,提比略的形象出現在某些銅幣上,但後來證明這些判斷錯誤[37][39][40]。提比略統治期間想必也鑄造過一些硬幣;研究拜占庭帝國的錢幣學家沃爾夫岡·R·O·哈恩指出,鑄幣廠有時會採用固定圖案,即便所描繪的皇帝已經死亡或失去權力,仍會繼續使用舊的圖案樣式。由於641年有多位皇帝在位,鑄幣廠可能會重複使用原本用來描繪伊拉克略、伊拉克略·君士坦丁和伊拉克洛納斯這三位共治皇帝的圖案。哈恩指出,有一枚背面帶有艾普西隆符號以及伊拉克略花押字的硬幣,一種可能性是,艾普西隆代表「ἕτερος」(意為「第二個」),指的是「伊拉克略二世」,也就是伊拉克洛納斯,伊拉克洛納斯的名字是其本名伊拉克略的指小詞形式,而且這枚三位皇帝圖案的硬幣是用來代表伊拉克洛納斯及其共治皇帝君士坦斯二世和提比略的。或者,同樣能得出這一結果的是,艾普西隆(希臘字母表中的第五個字母)可能表示五年周期中的第五年,在這裡對應的是從641年9月1日開始的第15小紀[41]

一些641年的埃及紙莎草文獻殘片中包含有紀年條款,學者認為這些紀年條款指的是大衛,還給出自他晉升為愷撒以來所歷經的年數[42][43]。當時穆斯林仍在繼續征服埃及,最終埃及通過協商向正統哈里發國投降[28][44]。瑪蒂娜和她兒子們對穆斯林採取相對溫和的立場,很可能是擔心戰事的任何加劇都會進一步危及政權[45][46]

colored map of the Mediterranean in 650, showing Byzantium and the Rashidun Caliphate
650年拜占庭帝國(橙色,擁有安納托利亞北非以及意大利大部分地區)地圖,展示了在埃及及其他領土因穆斯林征服而喪失後,正統哈里發國(綠色,擁有埃及、黎凡特以及中東大部分地區)的情況

垮台

雖然已知瑪蒂娜和她兒子們的統治很短暫,但原始史料對他們垮台的時間和具體情況的記載卻混亂且相互矛盾。據塞貝奧斯記載,瓦倫提烏斯進軍君士坦丁堡欲扶持君士坦斯二世登上皇位時,瑪蒂娜和她兒子們被瓦倫提烏斯廢黜[27][30][47]。塞奧法尼斯稱瑪蒂娜和她兒子們是被元老院趕下台的,而且有一些證據表明,元老院在貴族藍黨煽動的暴亂之後採取行動[48][49]。在拜占庭帝國城牆發現的一則7世紀銘文提及藍黨在這場叛亂中所起的作用,上面寫着「我們受上帝庇佑的統治者君士坦斯以及藍黨的運勢得勝了」[50]。尼基烏的約翰記載垮台一事最為詳細,但他的說法被認為不太可能且不可靠。約翰稱,瑪蒂娜和她兒子們與保加爾統治者庫布拉特以及一位名叫大衛的軍事領袖結成聯盟,意圖不讓伊拉克略·君士坦丁的後代繼承皇位。此後,一位名叫塞奧多利的軍事領袖發動叛亂,先是擊敗瑪蒂娜的盟友大衛,然後進軍君士坦丁堡,推翻瑪蒂娜政權[51]

所有史料都記載,瑪蒂娜和她兒子們戰敗時,拜占庭帝國採取弄殘戰敗敵人以防止他們重奪皇位的做法[33][52][53],這可能是首次出現此類情況[54],不過對於這些殘害行為的確切性質,各史料記載並不一致。塞奧法尼斯稱瑪蒂娜的舌頭被割掉,伊拉克洛納斯的鼻子被割去。尼基烏的約翰記載道,塞奧多利「將瑪蒂娜和她的三個兒子伊拉克略、大衛和馬丁努斯蠻橫無禮的押送出去,摘掉他們的皇冠,割掉他們的鼻子,然後將他們流放到羅德島[33][52][53]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約翰·哈爾頓認為瑪蒂娜的兒子們被廢黜的時間是641年9月底[55][56]沃倫·崔德戈德認為大約是在641年11月5日[57],而斯特拉托斯依據塞奧法尼斯關於伊拉克略死於3月的記載,認為是在642年1月[58]。再沒有關於提比略的後續歷史記載。斯特拉托斯推測,瑪蒂娜和她家人只是在羅德島平靜度過餘生[59]

參考文獻

一手史料

引用

  1. ^ Mango & Scott 1997,第465頁.
  2. ^ Stratos 1968,第264頁.
  3. ^ Alexander 1977,第233–234頁.
  4. ^ Zahnd 2008,第80–83頁.
  5. ^ Drijvers 2002,第185頁.
  6. ^ Hennessy 2001,第131頁.
  7. ^ Bellinger & Grierson 1992,第385頁.
  8. ^ Moore 1997.
  9. ^ Alexander 1977,第230頁.
  10. ^ Spatharakis 1976,第19頁.
  11. ^ Haldon 1990,第51頁.
  12. ^ 12.0 12.1 12.2 Kaegi 2003,第265–266頁.
  13. ^ Stratos 1972,第140頁.
  14. ^ 14.0 14.1 Reiskius 1829,第627–628頁.
  15. ^ Kaegi 2003,第266頁.
  16. ^ Stratos 1972,第141頁.
  17. ^ Humphreys 2019,第33頁.
  18. ^ 18.0 18.1 Kaegi 2003,第268頁.
  19. ^ Garland 2002,第64–65頁.
  20. ^ Garland 2002,第63頁.
  21. ^ 21.0 21.1 Garland 2000.
  22. ^ Treadgold 1997,第306–307頁.
  23. ^ 23.0 23.1 PmbZHeraklonas (#2565/corr.).
  24. ^ Garland 2002,第65頁.
  25. ^ 25.0 25.1 Garland 2002,第66頁.
  26. ^ 26.0 26.1 Treadgold 1997,第308–309頁.
  27. ^ 27.0 27.1 27.2 27.3 Bellinger & Grierson 1992,第390頁.
  28. ^ 28.0 28.1 28.2 Garland 2002,第67頁.
  29. ^ Garland 2002,第67–68頁.
  30. ^ 30.0 30.1 30.2 Treadgold 1997,第309頁.
  31. ^ Stratos 1972,第88 & 179頁.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Garland 2002,第68頁.
  33. ^ 33.0 33.1 33.2 33.3 PmbZDavid (#1241 /corr.).
  34. ^ Stratos 1975,第189–190頁.
  35. ^ 35.0 35.1 Stratos 1972,第199頁.
  36. ^ Hahn 1981,第179頁.
  37. ^ 37.0 37.1 Stratos 1972,第200頁.
  38. ^ 38.0 38.1 38.2 Duffy & Parker 1979,第114頁.
  39. ^ Sabatier 1862,第290頁.
  40. ^ Wroth 1908,第243頁.
  41. ^ Hahn 1981,第87–88頁.
  42. ^ Zuckerman 2010.
  43. ^ Gonis 2008.
  44. ^ Kaegi 1998,第61頁.
  45. ^ Kaegi 1998,第47頁.
  46. ^ Haldon 2016,第32頁.
  47. ^ Stratos 1972,第201頁.
  48. ^ Stratos 1972,第200–203頁.
  49. ^ Garland 2002,第69–70頁.
  50. ^ Stratos 1972,第203頁.
  51. ^ Stratos 1972,第200–201頁.
  52. ^ 52.0 52.1 Charles 1916,第197頁.
  53. ^ 53.0 53.1 Garland 2002,第70頁.
  54. ^ Moore 1996.
  55. ^ Haldon 1990,第52頁.
  56. ^ Ostrogorsky 1963,第95頁.
  57. ^ Treadgold 1990,第431–433頁.
  58. ^ Stratos 1972,第201–203頁.
  59. ^ Stratos 1972,第205頁.

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