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土曼
坎土曼(維吾爾語:كەتمەن,拉丁維文:ketmen),或譯作坎土鏝、砍土曼,清時譯為恰特滿,是生活在新疆及周邊地區的維吾爾族農民使用的農具。坎土曼兼具鋤頭和鐵鍬的功能,有「萬能工具」的稱號[1]。
樣式與功用
坎土曼是由維吾爾族鐵匠專門製造的鐵製工具[2]。坎土曼有不同的大小,大的一般長30厘米,寬25厘米,小的一般長25厘米,寬20厘米。坎土曼一般重1到2公斤,也有3到5公斤的特大號坎土曼,坎土曼的柄一般由杏樹、梨樹或桑樹的木頭製成,長大概1.5米。一般情況下,南疆地區的維吾爾農民會使用較大的坎土曼,而北疆地區的坎土曼較小。男性使用的較大,女性使用的較小。坎土曼樣式類似鋤頭,但比鋤頭大得多,因為新疆各地土質和各地不一的習慣,坎土曼的形狀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圓頭、方頭或舌形頭等,其中吐魯番地區多為齊頭方型,庫車縣一帶使用的坎土曼多為尖頭長形[2][1][3]。因為需要鏟土,坎土曼具有一定弧度。肩寬背厚刃薄的坎土曼坎可以較為輕易的鏟斷樹根或者磚塊[2][1]。坎土曼一般採用加鋼的刃口。為避免卷刃、崩刃,打造坎土曼的時候需要掌握較好的熱處理技術[1]。打造坎土曼的鐵匠會在坎土曼上鍛造或雕刻花紋和圖案,或者是自己的姓名[1]。
坎土曼兼具鋤頭和鐵鍬的功能,主要可以用來翻地、挖渠、裝撒飼料、鬆土除草、引水灌田等[4][1]。除了用於干農活,在田間休息的時候,洗乾淨的坎土曼會用來盛放饢、水果等食物,有時候也會被用來當作農忙休憩時的臨時枕頭[1]。坎土曼不僅是新疆的維吾爾農民的農具,生活在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農民也在使用坎土曼[1]。
歷史
坎土曼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在克孜爾千佛洞第175窟的壁畫中就有兩個正在挖地的男子,他們所使用的工具類似現在的坎土曼[6]。雖然坎土曼的詞源暫不清楚,但在二十世紀初伯希和等人在敦煌出土的30多件回鶻文文獻中有提到坎土曼一詞[6][7]。一封公元十世紀的回鶻文書信提到「讓駱駝吃草,兩塊絲和兩隻坎土曼留在家裡使用」[7]。11世紀語言學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所撰寫的《突厥語大詞典》之中也提到坎土曼是一種農具。《古突厥詞典》也曾收錄該詞,並稱其為кетмень(鋤頭)。俄語кетмень的使用也可見坎土曼的使用不僅歷史悠久,範圍也很廣泛[6]。清代七十一編纂的《西域見聞錄》以及傅恆、劉統勛等人編纂的《欽定皇輿西域圖志》中對坎土曼的記載為「恰特滿,形似鐵钁,其頭甚圓。以棗木為直柄,用以垡土開溝,並引溝水灌田」[8][9]。
進入二十世紀下半葉,不僅是維吾爾農民,其他生活在新疆的人們也開始使用坎土曼作為開墾農田的工具。1950年,新疆軍區開始開展生產建設工作,曾向蘇聯訂購5萬把坎土曼。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中還收藏着一把經過多年使用直徑仍剩36厘米的大坎土曼,這把坎土曼被定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5]。農業合作化運動後,坎土曼難以完成大面積農田種植的任務,坎土曼逐漸被新型農具、機械農具所代替[3]。
坎土曼也被文學作品所記錄,劉亮程曾以坎土曼作為主題之一創作了小說《鑿空》[10]。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坎土曼. 中國民族. 2011, (Z1): 121–124.
- ^ 2.0 2.1 2.2 樓望皓. 中国新疆民俗.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03: 188. ISBN 7-80658-296-7.
- ^ 3.0 3.1 仲應學. 新疆手工业概述. 新疆地方志. 1992, (03): 19–29.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新疆通志·農業志》編纂委員會 (編). 《新疆通志·第30卷》农业志. 新疆人民出版社. : 442. ISBN 722803189X.
- ^ 5.0 5.1 張紅彥. 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四件农具. 中國農墾. 2012, (11): 81–83. doi:10.16342/j.cnki.11-1157/s.2012.11.033.
- ^ 6.0 6.1 6.2 劉戈. 回鹘文契约研究札记之一. 西北民族論叢. 2003, (02): 137–148.
- ^ 7.0 7.1 牛汝極. 四件敦煌回鹘文书信文书. 敦煌研究. 1989, (01): 104–108, 131–132, 2.
- ^ 傅恆; 劉統勛等人.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 耕種之具.
- ^ 七十一. 西域闻见录. : 卷42,服物二.
- ^ 馬碩; 張棟. 挖掘日常生活的神性——刘亮程创作论.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 (02): 135–141. doi:10.14084/j.cnki.cn62-1185/c.2019.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