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地震空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地震空區是已知可發生顯著地震的活動斷層的一部分,該種斷層會在非常長的時間內不移動。其周圍常發生小型地震。有假說或理論認為,在長時間內,任何一部分斷層的位移等於該斷層的其他部分位移的總和。[1]有證據表明,地震空區的持續時間、空間大小與空區形成後發生的主震存在一定關係。[2]地震空區對周邊強震有預警意義。[3]因此,較大且長期存在的地震空區全被認為是未來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斷層段。

有些地震發生在已被確定的地震空區內,這可供地震學家分析強震,但這種方法分析的準確性還是遭到了一些地震學家的批評。[4]

例子

沿聖安地列斯斷層的橫斷面記錄下來的地震活動。A:在1989年洛馬普里塔地震發生20年前的地震活動;B:1989年洛馬普里塔地震主震和餘震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洛馬普里塔

1989年洛馬普里塔地震發生前,加利福尼亞州聖安地列斯斷層的這一區域有記錄的地震活動要比該斷層其他區域少很多。[5]而1989年地震的主震和餘震正正就發生在這地震空區內。

俄羅斯的千島群島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之後,科學家對太平洋周圍地震帶的地震位置差距分析發現,千島海溝俯衝帶的千島中央段最有可能引發大地震。[6]這個區域長500千米,自1780年來從沒發生過大地震。但在過去的100年,這地震空區已分別移動至原區域北部和南部。該區域在近幾年發生了多起大型地震(2006年千島群島地震2007年千島群島地震)。

喜馬拉雅山脈中部

儘管1904年西側(德里附近)和1934年東側(尼泊爾)發生過地震,但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有一個約600公里長的空區,自1505年以來一直沒有發生過大型地震。[7] 2015年4月尼泊爾地震就發生在此區域。

另見

參考資料

  1. ^ McCann, W.R., Nishenko, S.P., Sykes, I.R. & Krause, J. 1979. Seismic gaps and plate tectonics: seismic potential for major boundaries.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17, 1082–1147[永久失效連結]
  2.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 中国大陆地震空区统计特征分析. 地震學報. 2010, (5): 544–556. 
  3. ^ 陳玉華; 馬文靜. 库玛断裂带强震活动与地震空区研究. 地震. 2002, 22 (2): 81 – 87. 
  4. ^ Kagan, Yan Y.; Jackson, David D. Seismic Gap Hypothesis: Ten years after.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991, 96: 21419–21431. Bibcode:1991JGR....9621419K. doi:10.1029/91JB02210. 
  5. ^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Loma Prieta, California, Earthquake of October 17, 1989. U.S.G.S. Circular 1045 N.B. requires free ie djvu plug-in to view. [201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6. ^ Baranov, B., Lobkovsky, L., Ivaschenko, A., Kulinich, R. & B. Karp, B. 2007. The Central Kuril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 of 15 November 2006 and 13 January 2007: Findings of a Pre-event geophysical field survey. EGU Abstracts (PDF). [2019-02-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6-16). 
  7. ^ Lutgens, F. K., Tarbuck, E. J., Tasa, D. 2012. Essentials of Geology. Prentice Hall. p 35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