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正大學 (江西省)
國立中正大學,1940年設立於江西省泰和縣杏嶺村。1949年9月改名為國立南昌大學,1950年代解體併入江西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
歷史
1940年五月教育部撥款法幣一百萬元給江西省政府,6月由江西省政府創建國立中正大學於泰和縣杏嶺村,九月初奉國民政府令,任命首任校長為著名植物學家和文學家胡先驌,校名取義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大中至正」,院系組織分文法、工、農三學院,內設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機電工程、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農藝、森林、畜牧獸醫等九學系,並另設研究部為研討實際問題之機構。1941年起,文法學院增設文史學系,於農學院增設生物學系。1942年秋,開辦師範專修科及行政管理專修科,又於贛縣龍嶺村設立分校。1943年八月,復開辦稅務專修科。隔年,增設土木工程專修科,農學院農藝學系增設雙班。
國立中正大學創辦後,吸引了很多學者任教。著名人物有:工學院院長蔡方蔭、文學院院長王易、農學院院長周拾祿。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立中正大學遷至南昌。十月底開始遷建工作,至十二月竣事。1946年一月在望城崗復課開學,經核准增辦理學院,新設數學、物理、化學三學系;並將原附屬於農學院之生物學系併入。文法學院原有之文史學系則析為中國文學、外國語文及歷史三學系;社會教育學系改為教育學系。 1949年9月,國立中正大學改名國立南昌大學,並先後併入江西工專、農專、體專、水(利)專。1950年10月直接稱為南昌大學。設政治學院、文學藝術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5個學院,16個系。1952年農學院獨立為改稱為江西農學院(現江西農業大學)。
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原南昌大學解體,大部分理工學院分別調整到華中工學院、華南工學院、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後又併入湖南大學)、中南礦冶學院、中南體育學院、中南財經學院、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14所高校,以中文、歷史、生物、數學、物理、化學和藝術7科的部分專業及老師為基礎,在原址成立江西師範學院。江西師範學院繼承了原南昌大學全部校舍場地、大部分圖書資料、一部分儀器設備以及1/3的教師、大部分職員和全部工人。
江西師範學院不是以師範部為基礎或主體建立的,因為師範部本身沒有校舍場地、沒有圖書資料、沒有儀器設備,甚至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師隊伍。根據原南昌大學1952年12月教職員錄,師範部9科除藝術科獨立設置外,8科(含中語、史地、教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的科主任都是文法學院、理學院和體育專修科各有關系科的系科主任兼任,即這8科均是掛靠在其他學院有關系科的。原南昌大學留給江西師範學院教師75人,79%是文法學院和理學院教師,師範部教師只有16人,其中藝術科教師就有6人,占38%。原南昌大學給江西師範學院留下了理學院院長郭慶棻、副教務長谷霽光、副總務長熊化奇、數學系主任彭先蔭、文史系代主任歐陽琛、藝術科主任劉天浪、還有校務委員吳士棟,而師範部主任任言卻未留下,被調到華南師範學院。江西師範學院於1983年10月改名為江西師範大學。
1958年江西大學成立,江西師範學院生物系併入江西大學。1993年5月,江西大學和1958年始建的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南昌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為原國立中正大學的直接繼承者,其中江西師範大學繼承最多。
歷任校長
任次 | 校長 | 身分 | 任期 | 備注 |
— | 熊式輝 | 創辦人 | 1940年10月 | 1日 — 1944年 5月 2日江西省政府主席 |
第一任 | 胡先驌 | 校長 | 1940年10月 | 1日 — 1944年 5月 2日中國植物分類學奠基人,曾任國立北京大學生物學系教授 |
第二任 | 蕭 蘧 | 校長 | 1944年 | 5月 2日 — 1947年 5月 1日曾任私立南開大學首任經濟學系主任 |
代 理 | 吳兆棠 | 代理校長 | 1947年 | 5月 1日 — 1947年 8月15日教育部督學,曾任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
第三任 | 林一民 | 校長 | 1947年 | 8月15日 — 1949年 4月23日曾任中國國民黨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