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單子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單子論
《單子論》手稿的第一頁
作者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
語言法語
主題哲學
發行資訊
出版時間1714年
規範控制
OCLC[1]

單子論[1](法語:La Monadologie)是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所著,闡釋其晚期哲學系統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全文由90篇簡短的文段組成,討論了「單子」(Monad(s),意為單位,來自希臘語的μονάς),一種單質的形而上學粒子。

出版背景

1705年與之交好的索菲·夏洛特公主逝世,在朋友催促下,萊布尼茨決定加緊出版他的著作《神義論》(出版於1710年),以紀念這位公主。在1712年至1714年,萊布尼茨最後一次停留維也納期間,他簡單地總結了自己的哲學思想。《以理性為基礎的自然與神恩的原則》(Principes de la Nature et de la Grace fondés en raison)於1714年三月完成,是應薩伏伊的歐根親王所作的簡略文本。《單子論》原無標題,本擬作《神義論》的引言,但因擔心後者對古今神學的過多議論沖淡他對單子的深刻思考作罷。[2]

《單子論》原文是法語,1720年由克里斯蒂安·沃爾夫的學生海因里希·科勒(Heinrich Köhler, 1685-1737)以《單子論諸命題》(Lehrsätze über die Monadologie)為題翻譯成德語,科勒的譯文比後來大多數德譯本都好[2];1721年,哲學家米歇爾·戈特利布·漢施德語Michael Gottlieb Hansch將德語版翻譯成拉丁語發表在期刊《學術紀事英語Acta Eruditorum》上,題爲《哲學原理》(Principia philosophiae)。[3]1769年,法國人路德維奇·迪唐(Ludovici Dutens)又將本文命名為《哲學原理或論題》匯入自己所編的《全集》(Opera Omnia)第六卷之中。1840年,愛德曼(Johann Ed. Erdmann)在編輯《萊布尼茨全集》時於漢諾威發現了本文的法語原稿,他首次將其簡稱爲《單子論》並收入全集中,這一標題一直沿用至今。[1]

概述

《單子論》是萊布尼茨哲學思想的精粹,相關哲學思想更多在《神義論英語Théodicée》中得到闡述。萊布尼茨定義單子是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原素,所謂不可再分,因而單子不具備一般物理粒子在時間、空間上的延展性,是一種抽象存在,形而上粒子。[4]從語義學和萊布尼茨的定義看,單子是可數的,但由於它數量的無限,且充斥整個可感知的時空,沒有任何單子「真空」;時空就是無限的單子相互嵌合、影響所形成的整體感知呈現。

一個單獨的單子擁有兩種基本性質,感知(Perzeption)、欲求(Apperzeption)。[5]單子是單純的實在個體,因而單子的宏觀呈現(物理、精神呈現)可以坍塌、消亡、創造、再生,而單純實體因其不可再分,內部不可再有任何引起自身性質變化的因素,故而單子是自我圓滿的,單子無法在自身呈現的世界中被創造和消亡。[4]而萊布尼茨還定義一種所有可能存在的單子的集合,Entelechie(完滿實現)[6]

單子一旦存在,即受到欲求(appetition)的內在驅動,去和其他單子作用,產生感知(Perzeption)過程,從而再驅動欲求,由無限的單純實體形成宏觀感知實現。[5]

發展與繼承

萊布尼茨思想發展於同時期、略前期的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同為西方現代哲學先驅。但萊布尼茨並不全部認同笛卡爾的思想,在《單子論》第14段他就批評笛卡爾學派說:

  • 「這個包含着、代表着單元或單純實體裡的繁多性的過渡狀態,無非就是知覺;我們應當把知覺與統覺或意識仔細分開,這是下面就會看到的。就是在這一點上,笛卡爾派有非常嚴重的缺點,他們認為覺察不到的知覺是不存在的。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們認為只有心靈才是單子,既沒有什麼禽獸的靈魂,也沒有什麼別樣的『隱德來希(Entelechies)』,他們同普通人一樣把長期的昏迷與嚴格的死亡混為一談,而且陷入經院學者的偏見,以為靈魂完全與肉體分離,甚至贊同那些思想乖謬的人的意見,主張靈魂有死。」

萊布尼茨思想在演繹中體現的精妙性和複雜性成為他和笛卡爾代表著作《第一哲學沉思集》的分水。

參考文獻

  1. ^ 1.0 1.1 Leibniz, Gottfried. 人類理智新論.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陳修齋譯;塵若,劉玉珍編《萊布尼茨年表》. 商務印書館. 1982. ISBN 9787100020107. 
  2. ^ 2.0 2.1 萊布尼茨《神義論》 朱雁冰(譯) 序言.
  3. ^ Lamarra A., Contexte Génétique et Première Réception de la Monadologie, Revue de Synthese 128 (2007) 311-323
  4. ^ 4.0 4.1 "Monadology" p1-p6.
  5. ^ 5.0 5.1 "Monadology" p11.
  6. ^ "Monadology" p14. p1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