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善化寺

座標40°05′10″N 113°17′37″E / 40.08611°N 113.29361°E / 40.08611; 113.2936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0°05′10″N 113°17′37″E / 40.08611°N 113.29361°E / 40.08611; 113.29361

善化寺
三聖殿
成立唐開元年間(寺院始建)
金天會六年(1128年,主體重建)
明正統十年(1445年,敕名善化寺)
地址 中國山西省大同市
類型漢傳佛教寺院
大同市古建築文物保管所辦公地
地圖
地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善化寺
分類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時代
編號1-88
認定時間1961年

善化寺,俗稱南寺,是山西省大同市古城內的一所佛寺,位於永泰門(南城門)內西側,平城區南寺街6號(永泰門內街西段北側),東側靠近永泰街,西近樓房巷,北臨教場街,內有一座遼代木構和三座金代木構建築,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大同市古建築文物保管所辦公所在地。

歷史

善化寺創建於開元年間,敕名「開元寺」。後晉初改名「大普恩寺」。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城時遭兵火破壞,天會戊申(1128年),釋圓滿重建[1],歷時十四年,至皇統三年(1143年)修復。正統十年(1445年)重修,敕名「善化寺」。清康熙四十七至五十五年(1708-1716年)又有修繕。2007年3月至11月對三聖殿進行大修。[2] [3]

建築

善化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3900多平方米。沿中軸線上依次排列着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兩側有觀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寶殿前東西兩側為普賢閣和文殊閣遺址。其中,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天王殿、三聖殿與普賢閣俱為金代建築。

山門(天王殿)

善化寺山門建於金天會、皇統年間,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金代佛寺山門,也是罕見的廡殿頂寺廟山門[4]。殿內有明代塑像四大天王,故也作為天王殿。面闊五間(29.10米),進深二間(11.30米),單檐廡殿頂。檐下設單杪單下昂五鋪作斗拱。明間南北前後相對開門[5],殿前後各懸額一方,前為「善化古寺」,後為「威德護世」。[2]殿內四大天王坐像為明代塑像。

三聖殿

三聖殿因供奉華嚴三聖而得名,重建於金天會、皇統年間。面闊五間(32.5米),進深四間八椽(19.2米),單檐廡殿頂。屋頂的弧度很大,形成優美的弧線;而屋檐也形成優美的曲線。三聖殿前檐鋪作碩大,為六鋪作單杪雙下昂、重栱計心造,東、西次間的補間鋪作作三杪,每跳均出45°斜栱,如同層層疊疊盛開的蓮花,具有極強的裝飾性[5]。兩朵碩大的蓮花斗拱,構成奇觀,是金代建築中最漂亮的鋪作。梁思成評價其「含有無限力量,頗足以表示當時方興未艾之朝氣」[4]。殿內梁架徹上露明造。殿內部採用減柱、移柱手法,共減柱八根,使得殿內梁架結構發生變化,在六椽栿上立蜀柱支撐四椽栿[4]

殿內西側有金碑二通,其中《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碑刻於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碑文由朱弁所寫,《釋迦如來成道記》碑刻於金明昌元年(1190年),碑文為唐代王勃所撰。[2][6]

大雄寶殿

善化寺的大雄寶殿是遼代遺構,台基磚構,高2.24米,殿前有寬闊的月台,台前左右為明萬曆時增建的鐘樓和鼓樓。大殿面寬七間(41.8米),進深五間(26.18米),單檐廡殿頂,是中國古代現存第三大的佛殿(最大的佛殿為善化寺西北的華嚴寺大雄寶殿;第二大佛殿為遼寧義縣奉國寺大雄寶殿)。檐下斗栱為五鋪作出雙杪、重栱計心造,除當心間做平棊、藻井外,殿內梁架徹上露明造。

大雄寶殿中現存塑像三十四尊,皆為金代泥塑,有五方佛和弟子迦葉、阿難像,東西兩側有二十四諸天像,梁思成評價「殿內諸像,雕塑甚精美,姿態神情,各盡其妙」[4]。大殿內還有清康熙年間重修時所繪壁畫約190平方米。[2][3]

普賢閣

普賢閣位於三聖殿的西側後方,建於金貞元二年(1154年),重檐歇山頂,面寬進深各三間[2]。普賢閣外觀為二層樓閣,但在兩個明層之間,增建一平座暗層。

普賢閣的鋪作形制特殊,上檐次間的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轉角鋪作通過瓜子拱連為一體,較為少見[4]

五龍壁

五龍壁系從他處移至此處。

文殊閣(新建)

善化寺文殊閣與普賢閣對稱,原建築已毀,2008年後新建。

保護

1961年3月4日,善化寺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88,分類為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7]

參考文獻

  1. ^ 光緒《大同府志》
  2. ^ 2.0 2.1 2.2 2.3 2.4 何莉莉. 善化寺. 寺廟攬勝. 2010, (3): 51–53. 
  3. ^ 3.0 3.1 李振明. 云中古刹善化寺. 今日湖北(理論版). 2007, 1 (7): 37–38. 
  4. ^ 4.0 4.1 4.2 4.3 4.4 李廣潔.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太原: 三晉出版社. 2023年: 15–21頁. ISBN 978-7-5457-2760-9. 
  5. ^ 5.0 5.1 趙壽堂等. 《山西古建筑地图》下.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1年: 28–40頁. ISBN 978-7-302-57109-4. 
  6.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輯委員會 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Ⅰ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314. ISBN 7-5010-1525-2. 
  7.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61-03-04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