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歷史年表
商朝歷史年表按時間順序列出商朝發生的重大事件。商朝可以分為先商、早商、晚商三個階段:成湯滅夏之前為先商,滅夏至盤庚遷殷之間為早商,遷殷之後為晚商。早商遺址有鄭州二里岡和偃師商城,中商遺址有洹北商城和鄭州小雙橋等,晚商遺址為殷墟遺址。
另一種分期方法是將從上甲微至示癸稱為先公時期,自大乙湯至帝辛紂為先王時期。安陽殷墟遺址於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後,出土的甲骨文幾乎完全印證司馬遷《史記》中所記載的商王世系[1]。
先商
少康十一年,商部落[2]先公冥被派去治理黃河。夏杼十三年,冥在黃河身亡[3]。
夏泄十二年,商族先公王亥在有易國被殺害[4]。後來王亥之弟王恆繼位,從綿臣手中奪回牛羊。王恆死後,其子上甲微又聯合河伯氏討伐有易氏,殺死綿臣。[5]
上甲之後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五公先後即位,合稱為「三匚二示」。
早商
- 前1559年,商湯在鳴條打敗夏軍,史稱鳴條之戰。之後,商湯回師西亳,召開了「景亳之命」大會,得到三千諸侯的擁護,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建立商朝。
- 太甲三年時,商太宗以殘暴的手段對付百姓、奴隸,伊尹便把太甲流放到桐之宮。三年之後,太甲復辟,成為了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6]
- 商朝自商王中丁後,發生九世之亂,延續近百年,直到盤庚遷殷後才最終結束。
晚商
- 約前1320年:商王盤庚把都城自奄遷殷,甲骨文和金文得到發展。
- 前1264年:商王武丁分封他的叔父蔓叔於鄧國。武丁統治年間,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被稱為武丁中興。
- 祖甲二十四年,重新設立湯刑。[7]
- 前1147年:商王武乙繼位,與巫術作鬥爭,實行禮制改良。
- 帝乙十年,商王親征人方。
- 商紂王帝辛將姬昌囚於羑里。他在囚禁期間,寫下周易一書。
- 前1046年:周武王於牧野之戰擊敗商王帝辛的軍隊,商朝滅亡。
參見
參考文獻
腳註
- ^ 一版新缀卜辞与商王世系. [2017-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 ^ 依《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夏》第一章明言夏人商人周人三者「是由氏族、部落、部落聯盟形成發展而來的宗族」,又據《中國傳統「族群觀」與先秦文獻「族」字使用淺析》一文分析,在《尚書》代表的周代以前的文獻中,「夏」並不是代表中原文明人群的泛指,而「夷」字也尚未成為「蠻夷」的泛指,當時「夷夏之辨」並沒有成為普遍的觀念。而周代的的「夷夏之辨」乃是根據文化傳統把「天下」的人群分做兩大類的區分,而不是一個「多種類」(甲族、乙族、丙族等)平行並存的分類框架,若以中原地區為文化中心來看,「夷夏之辨」表現的僅僅是「教化之內」和「教化之外」的區別,並不是什麼依據血緣、體質、語言的差別而固定不變的「民族」差別。故商並非民族,而是部落或部族。
- ^ 《今本竹書紀年·夏紀·帝少康》:「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河。」
- ^ 《今本竹書紀年·夏紀·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賓於有易,有易殺而放之。」
- ^ 古本竹书.
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
- ^ 《史記.殷本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迺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 ^ 《竹書紀年》
書籍
- 胡厚宣; 胡振宇, 殷商史 (PDF),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017-09-08], ISBN 7-208-04584-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