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友
唐仲友(1136年—1188年),字與政,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世稱說齋先生。
生平
邃於經學,通性命之理[1],紹興辛未(1151年)進士,復中宏辭科,判建康府。歷知信州、台州,頗有政聲,是宰相王淮的親家。倡經制之學,為「金華學派」創始人,學術思想上同陳亮、葉適最為同調。宋淳熙壬寅(1182年),朱熹於七月十九日至九月,先後六次給宋孝宗皇帝上奏狀,彈劾唐仲友,要求嚴懲貪官汙吏[2][3]。朱熹在《按唐仲友第一狀》,斥道:「知台州唐仲友催督稅租,委是刻急……急於星火,民不聊生。」;《按唐仲友第三狀》中指責其「百端阻節搜檢,生出公事不可勝計」,前後列舉唐仲友八大罪項。[4]朱熹並且逮捕官妓嚴蕊,試圖屈打成招,[5]嚴蕊寧死不從,並道:「雖然身為賤妓,有太守有濫,罪不至死,然是非真偽,豈可妄言以誣士大夫!」後來,事件鬧到皇帝耳裡,認為是「秀才爭閑氣」,吏部尚書鄭丙亦稱朱熹「近世士大夫所謂道學者,欺世盜名,不宜信用」,[6]遂將朱熹調任,此案轉由岳飛後人岳霖處理,嚴蕊無罪開釋。[7]仲友後來不復出仕,益致力於著書教育。其學「不專主一說,苟同一人,隱之於心,稽之於聖經,合者取之,疑者闕之」(《宋元學案·說齋學案》)。並認為「聖人之傳道必以心,其端則始於至誠力學。後世求其說而不得,流入釋、老。以為道者當超詣頓解,徑進於聖人之域,相與用心不可測度之地,而學問修為之功幾於盡廢,捕風捉影,卒無分毫之得。」
全祖望將唐仲友所為經制之學與呂祖謙兄弟的性命之學、陳亮的事功之學相提並論,全祖望說:「乾、淳之際,婺學最盛,東萊兄弟以性命之學起,同甫(陳亮)以事功之學學起,而說齋(指唐仲友)則為經制之學」(《宋元學案·說齋學案》)。著述頗富,主要有《方經解》、《諸史經義》、《愚書》、《帝王經世圖譜》等[8][9][10]。
家庭
注釋
- ^ 《金華耆舊補》卷十九謂:「仲友邃於經學,通性命之理,下至天文地理、兵農、禮樂刑政、陰陽度數、郊社學校、井地封野,探索考訂,體該本末,一一可見諸用。」
- ^ 《金華徵獻略》載:唐仲友「政聲燁然,為同官高文虎所忌,讒於提舉刑獄朱熹,劾罷。」
- ^ 《四朝聞見錄》上乙《洛學》記曰:「淳熙間,考亭以行部劾台守唐氏,上將置唐於理。王(准)與唐為姻,乃以唐自辨疏與考亭章俱取旨,未知孰是。王但微笑,上固問之,乃以朱程學、唐蘇學為對,上笑而緩唐罪。時,上方崇厲蘇氏,未遑表章程氏也,故王探上之意以為解。」
- ^ 朱熹彈劾唐仲友的罪名還有「違法擾民,貪污淫虐,蓄養亡命,偷盜官錢」等。王先謙引黎庶昌《古逸叢書》敘目:「影宋台州本《荀子》二十卷。朱子按唐仲友為一重大公案。其第四狀云:『仲友以官錢開《荀》、《揚》、《文中子》、《韓文》四書,貼黃雲「仲友所印四子」,曾送一本與臣。臣不合收受,已行估計價值,還納本州軍資庫訖。』」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十謂:「朱子劾唐仲友一重公案,世固鮮有知之者。淳熙八年,唐仲友守台州,領公使庫錢刻《荀子》、《揚子》二書,為朱子所彈劾。」
- ^ 周密《齊東野語》稱:「兩月之間,一再受杖,委頓幾死」。
- ^ 《宋史》列傳第一百五十三
- ^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亦稱:「夫唐宋之時,士大夫宴會,得以官妓承值,徵歌侑酒,不以為嫌。故宋之名臣,多有眷懷樂籍,形之歌詠者,風會所趨,賢者不免。仲友於嚴蕊事之有無,不足深詰。」
- ^ 王虎義說:仲友「所著書有《六經解》、《九經發題》,《經史難答》、《孝經解》、《愚書》、《諸史精義》、《帝王經世圖譜》、《乾道秘府群書新錄》、《天文地理詳解》、《故事備要》、《詞科集錄》、《宣公奏議解》、《典麗賦》四十卷,其後諸孫懷敬集其雜文為《悅齋文粹》。」(《金華征獻略》卷四《唐仲友》)
- ^ 《金華耆舊補》卷十九謂仲友「著書有《六經解》、《九經發微》、《孝經解》、《經史難答》、《十七史精義》、《帝王經世圖譜》、《乾道秘府群書錄》、《政事備要》、《陸宣公奏議解》、《悅齋文粹》及天文地理等辨約八百餘卷。」
- ^ 黃宗羲在《宋元學案》卷六十中記仲友著作有《六經解》一百五十卷、《孝經解》一卷、《九經發題》一卷、《諸史精義》百卷、《陸宣公奏議解》十卷、《經史難答》一卷、《乾道秘府群書新錄》八十三卷、《天文詳辯》三卷、《地理詳辯》三卷、《愚書》一卷、《說齋文集》四十卷,尚有《故事備要》、《辭科雜錄》諸種,而其尤著者曰《帝王經世圖譜》十卷。
參考書目
- 道光《金華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