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哈密翼龍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密翼龍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120 Ma
中國古動物館展示的顱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演化支 鳥掌翼龍形態類 Ornithocheiromorpha
演化支 槍齒翼龍類 Lanceodontia
演化支 古魔翼龍類 Anhangueria
科: 哈密翼龍科 Hamipteridae
屬: 哈密翼龍屬 Hamipterus
Wang et al., 2014
模式種
天山哈密翼龍
Hamipterus tianshanensis

Wang et al., 2014

哈密翼龍學名Hamipterus)是無齒翼龍超科英語Pteranodontoidea翼龍已滅絕的一個,來自中國西北早白堊世勝金口組。其所知於單一物種即模式種天山哈密翼龍H. tianshanensis)。[1]

發現與命名

2006年報道了新疆哈密地區的勝金口組化石群英語Konservat-Lagerstätte,其湖泊沉積物使化石保存得尤為完整。同年邱占祥和王伴月開啟了正式發挖。部分發現包括密集的翼龍骨骼連同軟組織及卵。此地代表一處在暴風雨引發的洪水中被淤泥掩埋的築巢地。2014年發現了數十具個體,但估計總數可達數百具。[1]

2014年,模式種天山哈密翼龍(Hamipterus tianshanensis)由汪筱林、亞歷山大·克爾納英語Alexander Kellner、蔣順興、王強、馬映霞、牙合甫江·排都拉、程心、泰莎·羅德里格斯、孟晰、張家梁、李寧和周忠和等人命名並描述。屬名組合哈密地區及希臘語πτερόν/pteron(翅膀)。種名取自發現化石的天山山脈[1]

正模標本IVPP V18931.1發現於早白堊世吐谷魯群英語Tugulu Group的一層中,由一個可能屬於雌性的顱骨組成。副模標本英語paratypeIVPP V18935.1是一隻雄性個體的顱骨。編號IVPP V18931並非單個骨骼,而是包含不同個體各種骨骼的石板。2014年出土了十一塊類似石板,依次編號為IVPP V18931至V18941。其中共有至少40隻動物的遺骸,均為骨骼及頭冠角質鞘等軟組織殘餘物。尤其對翼龍化石而言,這些骨骼非但沒被壓碎,反而呈三維狀態保存完好。還發現五個未壓碎的卵。2014年的發現是除阿根廷南翼龍築巢地外已知最大的翼龍化石集中地。[1]

描述

2014年描述的個體翼展介於1.5—3.5米(4英尺11英寸—11英尺6英寸)之間。[1]

描述作者發表了數項鑑別特徵,均為自衍征或獨特衍生特徵。齒骨即下頜前部的骨骼有一鈎狀突起。延伸至淚骨的顴骨上升支纖細、向前傾斜並向頂部擴張。顱頂後部的中上枕骨有一發育良好的嵴。肱骨被靠近三角嵴底部的氣腔孔穿透。手腕外側下腕骨有一指向下方的刺狀突起。[1]

還存在一個由本身不獨特的特徵構成的獨特組合。前頜骨即吻突前部骨骼生有向前彎曲且帶有嵴和溝槽的冠飾。齒骨上的溝槽延伸至該骨骼的最高點。吻尖及下顎尖輕微擴張。三角嵴繞肱骨縱軸適度扭曲。[1]

種系發生學

伊比利亞翼龍吻部與哈密翼龍的比較

哈密翼龍被歸入翼手龍亞目中稱作無齒翼龍超科英語Pteranodontoidea的類群。精確系統發育分析仍無法其與解決帆翼龍玩具翼龍古魔翼龍科的關係。[1]

以下分支圖為佩加斯等人(2019年)恢復的拓撲。該分析將本屬歸入哈密翼龍科英語Hamipteridae[2]

古魔翼龍類 Anhangueria
哈密翼龍科 Hamipteridae

哈密翼龍 Hamipterus

伊比利亞翼龍 Iberodactylus

古魔翼龍科 Anhangueridae

脊頜翼龍 Tropeognathus

殘喙翼龍亞科 Coloborhynchinae

殘喙翼龍 Coloborhynchus

焚風翼龍 Siroccopteryx

烏克提納翼龍 Uktenadactylus

古魔翼龍亞科 Anhanguerinae

美神翼龍 Caulkicephalus

鬼龍 Guidraco

玩具翼龍 Ludodactylus

古魔翼龍 Anhanguera

遼寧翼龍 Liaoningopterus

西阿翼龍 Cearadactylus

河怪翼龍 Maaradactylus

古生物學

發現的大量個體允許建立一個生長序列,以顯示其在個體發生學中是如何發育的。較大動物有許多特徵會發生改變。吻尖變得相對較寬。吻部冠飾變得更加堅固,基部從第五顆而非第六顆牙齒開始向前擴張。頭冠上溝槽和嵴的分布模式愈加明顯。從側面看,吻尖也開始變直而不再上彎。齒骨上的溝槽也變深變長。然而目前能確定的是,牙齒數目、下頜骨聯合融合程度或顱後骨骼形狀沒有發生變化,因為未發現顱骨後方的材料關節連接。[1]

假設發現了明顯的兩性異形,則擁有最大頭冠的較大標本為雄性,而較小個體為擁有較小頭冠的雌性。這被視為對雄性翼龍才有頭冠假說的反駁。[1]斷層掃描對哈密翼龍卵化石的掃描顯示,年輕哈密翼龍發育良好的腿骨適於行走、發育較弱的但胸部適於飛行。由於巢穴與成年個體距離很近,且幼龍飛行能力發育尚弱,故有人提出哈密翼龍可能實施某種形式的親代撫育[1][3]然而該研究一直受到部分古生物學家的批評。[4]2021年,通過證明哈密翼龍幼龍與其它可飛行個體無明顯區別而對此進一步提出反對。[5]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Wang X, Kellner AW, Jiang S, Wang Q, Ma Y, Paidoula Y, et al. Sexually dimorphic tridimensionally preserved pterosaurs and their eggs from China. Current Biology. June 2014, 24 (12): 1323–1330. PMID 24909325. doi:10.1016/j.cub.2014.04.054可免費查閱. 
  2. ^ Rodrigo V. Pêgas, Borja Holgado & Maria Eduarda C. Leal (2019) On Targaryendraco wiedenrothi gen. nov. (Pterodactyloidea, Pteranodontoidea, Lanceodontia) and recognition of a new cosmopolitan lineage of Cretaceous toothed pterodactyloids, Historical Biology, doi:10.1080/08912963.2019.1690482
  3. ^ Wang X, Kellner AW, Jiang S, Cheng X, Wang Q, Ma Y, et al. Egg accumulation with 3D embryo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life history of a pterosaur. Science (New York, N.Y.). December 2017, 358 (6367): 1197–1201. Bibcode:2017Sci...358.1197W. PMID 29191909. S2CID 206659161. doi:10.1126/science.aan2329可免費查閱. 
  4. ^ Unwin, D.M.; Deeming, D.C. Prenatal development in pterosaur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ir postnatal locomotory ability.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June 2019, 286 (1904): 20190409. PMC 6571455可免費查閱. PMID 31185866. doi:10.1098/rspb.2019.0409. 
  5. ^ Naish, Darren; Witton, Mark P.; Martin-Silverstone, Elizabeth. Powered flight in hatchling pterosaurs: evidence from wing form and bone strength. Scientific Reports. July 22, 2021, 11 (1): 13130. PMC 8298463可免費查閱. PMID 34294737. doi:10.1038/s41598-021-9249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