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周遇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遇吉

周遇吉(?—1644年),字萃蓭萃庵),遼東錦州衛人,明朝將領。寧武關之戰,力抗李自成軍,戰死。追贈太保忠武[1]

生平

周遇吉,末人,少有神力,勇武善射,早年入軍,功至京營游擊。京營將多勛戚中官子弟,見遇吉質魯,皆輕鄙之,遇吉曰:「公等皆紈弟子,豈足當大敵.何不於無事時練膽勇,為異日用,而徒糜廩祿為!」[2]

遇吉追隨張鳳翼孫應元楊嗣昌等人征流寇河南湖廣等地。封為太子少保、左都督。

崇禎十五年(1642年)冬,山西總兵許定國因沁水戰敗免官論死,遇吉除山西總兵。

十六年(1643年2月19日-1644年2月7日)四月一日 上年入關清兵遍及河北、山東。是日北返,取道天津。明總兵周遇吉以500名騎兵在楊柳青伏擊,鏖戰一天,清兵北去。清兵將官言:自去歲入關,「往來數千里,如入無人之境,惟見此一戰耳」。

十七年(1644年)正月,平陽守將陳尚智投降李闖(李自成),派部將熊通向遇吉勸降,遇吉怒斬之。

同年二月十六日(1644年3月24日),李闖陷忻州(今山西忻州市),官民迎降,遇吉於代州憑城固守[3][4],雙方大戰十餘日,遇吉因兵少食盡,退守寧武關(今山西寧武境)。

因遇吉堅守,李闖一度欲棄取寧武關,最後以火炮而擊,破關而入。遇吉火藥用盡,力戰被俘,全身矢集如蝟毛。闖軍又將遇吉懸於高竿之上,亂箭射死,並肢解其屍。遇吉妻劉氏率婦女二十餘人登屋而射,全被燒死。

弘光帝追遇吉為太保忠武

寧武關之戰,由於周遇吉頑強抵抗,使得李闖軍受到重創[5],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寧武關,死傷近十萬人,《罪惟錄》記「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是役為後來的一片石戰役之敗預留伏筆[6]

評價

京劇《寧武關別母亂箭》劇本

京劇《寧武關》或崑曲《虎口餘生》(又名《鐵冠圖》)之〈別母〉〈亂箭〉即是描寫這段史實。南明屈大均有詩曰:「襟帶河汾玉殿長,一朝弓劍委秋霜。將軍死戰哀寧武,帝子生降恨晉陽。馬首關山空落日,城中歌吹罷清商。悲風處處吹松柏,誰到并州不斷腸。」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六十八》,出自《明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資料

  1. ^ 吳海林, 李延沛編.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 哈爾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3. 
  2. ^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3. ^ 《明史》:本紀二十四,莊烈帝二:「(二月乙亥,初四日)李自成攻代州,總兵官周遇吉力戰,食盡,退守寧武關。」
  4. ^ 徐鼒,《小腆紀年附考》:諸書皆不云周遇吉先守代州,退守寧武,「蓋諸書以退守周公諱也。」
  5. ^ 《明季北略》:「二十五日,賊集頭目計曰:寧武雖破,受創已深,自此達京,尚有大同兵十萬,宣府兵十萬,居庸兵二十萬,陽和等鎮兵合二十萬,盡如寧武,詎有了遺哉?不若回陝休息,另走他途。」
  6. ^ 《爝火錄》卷一:「賊破京城,兵不滿二萬,而孩子居其半,京師自守不固,非賊之能攻也。合料賊眾並唐通、白廣恩、陳永福之兵不過五六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