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吳道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道子
吳道元、吳道玄
出生680年
逝世759年(78—79歲)
知名於山水畫、人物畫、壁畫
知名作品《地獄變相》
《送子天王圖》
《八十七神仙圖》
影響於
孔子像,(傳)吳道子繪

吳道子(680年—759年[1]:141),又稱吳道元,字道子,後改名為道玄,畫史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中國唐代著名畫家,被稱為「百代畫聖」。

生平

出生年份為685-758。吳道子幼年家境貧寒,初為民間畫工,相傳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年輕時即有畫名。後來作了山東兗州瑕丘縣尉,不久即辭職。漫遊洛陽,從事壁畫創作。時曾為將軍裴旻作畫,被當時人將張旭草書裴旻舞劍、吳道子作畫同時稱為「三絕」。

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唐玄宗召入宮中,歷任供奉中書省內教博士,改為道玄,後官寧王友(官名),此後一直為宮廷作畫。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吳道子擅佛教、道教人物畫,還有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人物,長於壁畫創作,據載他曾於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300餘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繪於長安景雲寺的《地獄變相》聞名於時[1]:143

吳道子繪 送子天王圖

風格

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早年筆法較細,風格稠密;中年變為遒勁,宋代畫家米芾形容吳道子筆下圓潤似「蓴菜條」,滑溜細膩,波浪起伏,點劃之間,時見缺落,有筆不周而意周之妙。後人把他和張僧繇並稱「疏體」。吳道子所畫人物衣褶,飄飄欲舉,線條遒勁,瀟灑秀逸,當時人將他和北朝時代著名畫家曹仲達相提並論,稱他們為「吳帶當風,曹衣出水」,因為曹仲達畫中的人物,衣服常緊裹在軀體上;而吳道子筆下的人物,大袖飄飄,線條流暢。他利用線條的寬窄變化表現物體的凹凸,使線描的畫面具有立體感。他喜用焦墨勾線,略施淡彩,自然超出絹素,稱為「吳裝」。作畫線條簡練,筆才一二,象已應焉。其山水畫作蜀道之景,自為一家;又傳曾於大同殿壁畫嘉陵江三百餘里山水,一日而畢。吳道子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他被人們尊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蘇軾曾稱讚他說「畫至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好理於豪放之外」。

作品

吳道子在史籍中富有盛名,但因為他大量的創作是壁畫,所以很少有傳世作品保留下來,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但已經可以窺見吳道子筆法的精髓;另外還流傳有《道子墨寶》等摹本;敦煌莫高窟第103、45、320、172窟及榆林窟25窟等洞窟的大型經變畫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徐悲鴻曾經獲得一幅殘卷,經他和張大千鑑定,認為是吳道子真跡,可能是一幅壁畫的草圖,暫根據畫中人物取名為《八十七神仙卷》,此幅畫氣勢磅礴,人物閒適秀麗,是中國古代畫的精品。

參考文獻

  1. ^ 1.0 1.1 王伯敏,1982,《中國繪畫史》,人民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