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史普尼克2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史普尼克2號
所屬組織蘇聯
主製造商中央設計局
任務類型地球科學
環繞對象地球
繞軌圈數~2,000
發射時間1957年11月3日 02:30:00 世界協調時
發射手段R-7系列火箭
任務時長162天
軌道衰減1958年4月14日
COSPAR ID1957-002A
SATCAT no.00003在維基數據編輯
官方網站NASA
質量508.3千克(1,120 磅)
軌道參數
半長軸7,314.2 公里 (4,545 英里)
離心率.098921
傾角65.33°
遠拱點1,660 公里 (1,031 英里)
近拱點212 公里 (132 英里)
周期103.7 分鐘

史普尼克2號(俄語:Спутник-2)是蘇聯史普尼克計畫之中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也是第二枚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它於1957年11月3日發射,它搭載着一隻名為萊卡的小狗——第一個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生物。在進入軌道後,其內部溫度上升到40攝氏度,導致萊卡僅存活了數小時,而不是計劃中的幾天。

過程

1957年11月3日02:30:42UTC,史普尼克2號於從NIIP-5試驗場的LC-1發射台發射升空(與史普尼克1號使用同一發射台和火箭)。進入軌道後,史普尼克2號的鼻錐被成功拋棄,但衛星並未與Blok A分離。火箭芯級未能分離,導致熱控系統無法工作。隔熱材料撕裂導致控溫系統異常,使艙內溫度升高到40 °C(104 °F)[1]失重後3小時,萊卡的心搏才回到每分鐘102下[2],回復時間比地面訓練時要長了三倍。初期遙測顯示萊卡焦躁不安,但仍有進食[1]。5至7小時後,萊卡徹底失去生命跡象[3]

蘇聯科學家曾在萊卡的食物中加入毒藥,將萊卡安樂死。多年以來,這些人不斷爭論她究竟是因為太空艙電力耗盡窒息而死[4],還是吃了食物而被安樂死。萊卡確切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直到1999年,數筆俄羅斯的資料顯示,萊卡在環繞地球飛行第四圈時因太空艙過熱而中暑死亡[5]。2002年10月,當時負責此計畫的一位科學家狄米特里·馬拉申科夫(Dimitri Malashenkov)透露萊卡是因過熱而死。根據他在美國德州休斯頓的世界太空會議上報告的一份資料,「這次實驗顯示,在如此緊湊時間不可能建造一個可靠的恆溫系統。」[6]

1958年4月14日,史普尼克2號在飛行5個月之後,帶著萊卡的屍體一同墜落,在大氣層中焚燬,一共繞行了地球2,570圈。[7]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1. ^ 1.0 1.1 Sputnik 2. NASA. 2005-10-20 [2006-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5). 
  2. ^ John B. West. Historical aspects of the early Soviet/Russian manned space program.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10-01, 91 (4): 1501–1511 [2006-09-28]. PMID 11568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5). 
  3. ^ Sven Grahn. Sputnik-2, more news from distant history. [2004-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5). 
  4. ^ Beischer, DE; Fregly, AR. Animals and man in space. A chronology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through the year 1960. US Naval School of Aviation Medicine. 1962,. ONR TR ACR-64 (AD0272581) [201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5). 
  5. ^ Anatoly Zak. The True Story of Laika the Dog. 1999-11-03 [2015-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3). 
  6. ^ Malashenkov, D. C. Abstract:Some Unknown Pages of the Living Organisms' First Orbital Flight. IAF abstracts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2002: 288. Bibcode:2002iaf..confE.288M. 
  7. ^ David Williams. Inappropriate/d Others: or, The Difficulty of Being a Dog. MIT Press Journals. 2007,. 1 (T193) (51): 92–118. doi:10.1162/dram.2007.51.1.9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