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天
印度航天事業是在蘇聯的技術援助下建立。
簡史
1963年,印度在頓巴建成了第一個火箭發射台,發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
1975年4月19日,印度第一顆自製衛星從蘇聯的火箭發射場發射成功。
1980年7月18日,印度第一次用自製的運載火箭從本國的發射場發射衛星成功,成為世界上第8個具有獨立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
1999年5月26日,印度第一次發射商業衛星。
2002年9月14日,自行開發的火箭超低溫發動機在泰米爾邦的國家液體推進系統中心試驗成功。
2004年9月20日,印度使用由俄羅斯提供超低溫發動機的「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1(b)型」將一顆1.95噸的教育衛星送入地球上空3.6萬公里的軌道。繼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日本之後,成為第六個具備使用超低溫發動機發射對地同步衛星能力的國家。
2007年1月10日,印度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首個的返回式太空艙(468公斤)和3顆衛星,包括一顆印度自行研製680公斤的遙感衛星、一顆印度尼西亞56公斤的地球觀測衛星和一顆阿根廷6公斤的小衛星送入太空。[1]
2008年10月22日,印度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14年9月24日,火星軌道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是全球首個第一次嘗試便成功入軌的國家。
2014年12月18日,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首次軌道飛行器進行載人航天計劃所用太空艙的無人飛行實驗。
2017年2月15日,PSLV-C37火箭發射成功一箭104星創世界記錄。
運載火箭
印度擁有5種類型運載火箭:
- 衛星運載火箭3(SLV-3)
- 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
- 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
- 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 小型衛星運載火箭 (SSLV)
航天機構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有1.68萬人,具備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建成了空間研發體系。
載人航天計劃
軌道飛行器Orbital Vehicle是全自主、三噸重、搭載三人,可進行兩日太空任務的太空艙。
2023年2月,宣布印度載人航天計劃「Gaganyaan」(加甘揚)以及4名太空人,預計2025年實施。
月球計劃
印度內閣已批准預算1億美元投入印度的月球無人探測計劃。
整個「登月」計劃將分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將於2008年前發射一顆小型環繞月球的無人探測器月船1號,攜帶紅外線和X射線頻率的遙感裝置,與探測器一起在距離月球表面100公里高度的環月球軌道運行兩年,勘察月球表面,繪製完整的月球成分地圖和三維地理圖. 該衛星於 2008年10月22日 發射升空, 於2009年8月29日通訊全部中斷.[2][3]
- 第二階段發射登月機器人月船2號,對月球進行多項科學研究,於2019年7月發射並於8月進入月球軌道(着陸失敗),2023年月船3號成功著陸並進行研究。
- 第三階段,實現太空人登月,但目前仍未實現。
火星計劃
火星軌道探測器是印度的首個行星際探測任務。印度ISRO是繼俄羅斯RSA、美國NASA、歐洲ESA之後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任務的太空機構。
參閱
參考資料
- ^ 李保東,印度發射首個返回式太空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華網
- ^ India loses Moon satellite links
- ^ 印度与探月卫星失去联系. [2009-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