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印度眼鏡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度眼鏡蛇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蛇亞目 Serpentes
科: 眼鏡蛇科 Elapidae
屬: 眼鏡蛇屬 Naja
種:
印度眼鏡蛇 N. naja
二名法
Naja naja
(Linnaeus, 1758)
印度眼鏡蛇的分布
異名[2][3]
  • Coluber naja Linnaeus, 1758
  • Naja brasiliensis Laurenti, 1768
  • Naja fasciata Laurenti, 1768
  • Naja lutescens Laurenti, 1768
  • Naja maculata Laurenti, 1768
  • Naja non-naja Laurenti, 1768
  • Coluber caecus Gmelin, 1788
  • Coluber rufus Gmelin, 1788
  • Coluber Naja Shaw & Nodder, 1791
  • Coluber Naja Shaw & Nodder, 1794
  • Naja tripudians Merrem, 1820
  • Naja nigra Gray, 1830
  • Naja tripudians forma typica Boulenger, 1896
  • Naja tripudians var. caeca Boulenger, 1896
  • Naja naja naja Smith, 1943
  • Naja naja gangetica Deraniyagala, 1945
  • Naja naja lutescens Deraniyagala, 1945
  • Naja naja madrasiensis Deraniyagala, 1945
  • Naja naja indusi Deraniyagala, 1960
  • Naja naja bombaya Deraniyagala, 1961
  • Naja naja karachiensis Deraniyagala, 1961
  • Naja naja ceylonicus Chatman & Di Mari, 1974
  • Naja naja polyocellata Mehrtens, 1987
  • Naja ceylonicus Osorio E Castro & Vernon, 1989
  • Naja (Naja) najaWallach, 2009

印度眼鏡蛇學名Naja naja)又稱「膨頸蛇[4],是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的一種,亦是眼鏡蛇屬中的重要代表種。印度眼鏡蛇是印度四大毒蛇之一,主要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因此得名。此蛇種及整個眼鏡蛇屬的學名關鍵詞「Naja」,語源來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

各地異名

形態及分布

印度眼鏡蛇最為人所知的特徵,是牠頭部至頸部的皮摺,每當進行獵食或感應到危機時,印度眼鏡蛇都會展開兩側的皮摺以威嚇對手。印度眼鏡蛇的皮摺範圍寬闊,皮上有明顯的曲線眼形紋,形態有如眼鏡。一條成型的印度眼鏡蛇長度約有一,亦有少量眼鏡蛇可以長達兩米[5]。皮摺上的眼鏡紋會根據蛇種軀體顏色的不同,而有著多樣的變化[6]。另外,有一種東方的滑鼠蛇經常被誤會成眼鏡蛇,其實滑鼠蛇體型較長,而且牠身體隆起幅度明顯,理應容易分辨。

印度眼鏡蛇主要分布於印度大陸(除了印度東北大陸),另外亦散佈於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以及孟加拉國等地區。海拔2000米以內都可以找到印度眼鏡蛇[7]

飲食及繁殖

印度眼鏡蛇的眼形紋

印度眼鏡蛇主要進食齧齒目動物(如類)、蟾蜍類、類與及部分類。牠們經常出沒於廣闊的森林農田,間中會竄到城市中,並生活於下水道等陰暗地方。

印度眼鏡蛇是卵生動物,每年約於四月七月之間產卵。雌蛇每次可產12枚至30枚蛇卵,並於設置在地下的巢穴中孵蛋48至69天。初出生的印度眼鏡蛇身長約20至30厘米,而且誕下不久就已經具備完善的毒液分泌腺。

毒性

印度眼鏡蛇的毒液是強烈的神經毒素,神經毒素主要會攻擊心臟、肌肉、及呼吸系統的神經,因此傷口不會很痛,毒素會阻隔器官和神經系統的聯繫,導致肌肉麻痺、呼吸衰竭、心博停止。印度眼鏡蛇是印度四大毒蛇中的一種,牠們在印度被稱為聖蛇。

保育狀況

其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弄蛇藝術

印度街頭的印度眼鏡蛇

印度眼鏡蛇另一個熟為人知的形象,就是作為印度街頭賣藝者的表演工具。印度有很多街頭弄蛇人,他們能控制印度眼鏡蛇作出種種趣怪而奇特的姿態,加上印度眼鏡蛇本身突出的形象(有著寬廣的皮摺及鮮明的眼鏡紋),與及其配合聲的動作韻律,令牠成為印度街頭文化的重要象徵。弄蛇術業者通常會把印度眼鏡蛇放置在一個藤籃之中進行表演,不過其實牠們本身是不能聽到任何笛聲的,因為蛇是沒有耳朵也沒有聽覺的動物,但牠會憑視覺跟從笛鍵的起伏,並以身體感受從弄蛇人踏腳在地的震動而進行活動,作出反應。

神話中的形象

印度,眼鏡蛇有著神聖而可怕的形象,在印度神話中牠甚至具備了無上權威的神格。印度主神濕婆頸上總纏著一條守護的眼鏡蛇;掌管宇宙的大神毗濕奴就經常躺在「千蛇之王」舍沙之上。在印度的宗教節日裡,亦有對蛇的崇拜習俗。印度神話中有很多以眼鏡蛇為主的故事,當中更有眼鏡蛇與滑鼠蛇相交的記載。[8]

備註

  1. ^ Appendices | CITES. cites.org. [202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eol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 ^ Uetz, P. Naja naja. The Reptile Database. [28 March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陳至立 (編). 印度眼镜蛇. 辞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9 [2024-04-03]. ISBN 978-7-5326-532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3). 
  5. ^ 巴基斯坦的蛇類. [200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3). 
  6. ^ 亞洲系眼鏡蛇屬. [200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3). 
  7. ^ Whitaker, Romulus及Captain, Ashok《Snakes of India: The Field Guide》(2004年)
  8. ^ 蛇的神話. [200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6). 

參考資料

  • Daniel, J.C.《The Book of Indian Reptiles and Amphibians》英國牛津: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年)。ISBN 0-19-566099-4
  • Smith, M.A.〈The Fauna of British India, Ceylon and Burma, Including the Whole of the Indo-Chinese Sub-Region〉《Reptilia and Amphibia Vol 3 (Serpentes)》英國倫敦:Taylor and Francis(1943年)。
  • Whitaker Romulus及Captain Ashok《Snakes of India: The Field Guide》印度金奈:Draco Books(2004年)。 ISBN 81-901873-0-9ISBN 978-81-9018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