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布
包袱布是用來包裹東西的布,不少地區都有具備當地特色的包袱布,各有不同的材質和圖案,表現出各地獨特的生活文化。例如中國江蘇無錫的「藍印花包袱布」、日本的「風呂敷」、朝鮮半島的「褓」等。
日本
「風呂敷」是日本傳統上用來搬運或收納物品的包袱布。最早出現於奈良時代,當時並非所有百姓皆可擁有,正倉院的藏品中有最古老的風呂敷。以前被稱為衣包、平包。在室町時代末期被稱為風呂敷,大名洗澡的時候將脫掉的衣服放在展開的平包上包起來,離開時用風呂敷擦乾身體。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駿府德川家分贈遺物的記載。此後,在江戶時代隨着澡堂的普及,以日本手工業的發達,風呂敷轉變成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收納物品的器具。此外,平包還作為風呂敷的包裹方法之一殘留下來。
這種布因為能用多種包裹方式來包裹各種形狀與不同大小的物件而普及,為了搬抬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東西,製作成了厚布,尺寸大的甚至有被褥大小。
明治時代以後,受到西化的影響,從西歐引進了皮包後,風呂敷逐漸走向式微的道路。但近幾年,在環保等問題中,風呂敷被建議用來替代塑料袋。 風呂敷在現代逐漸被當作便當袋、餐墊以及環保面紙盒。
朝鮮
「褓」是一種朝鮮族傳統包袱布。可由不同的材料織成,但以絲綢最為常見。用絲綢織成的叫做絲褓。[1]
褓的用途十分廣泛,除了包裹物品,還被用於婚禮和佛教儀式上。[1]而1997年發行的「韓國美」系列郵票包含了褓的形象,又使之逐漸成為藝術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