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座標37°52′34″N 122°14′49″W / 37.876°N 122.247°W / 37.876; -122.247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箴言把科學帶給世界
"Bringing science solutions to the world"
創建時間1931年8月26日
研究性質非絕密
預算7.28 億美元(2016年)[1]
主任Michael Stewart Witherell英語Michael Stewart Witherell
員工數目4,000
學生人數800
位置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
實驗室面積200英畝(0.81平方公里)
主管機構加州大學[2]
諾貝爾獎得主16[3]
網頁http://lbl.gov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英語: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縮寫LBNL,簡稱伯克利實驗室)是一個隸屬於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從事非絕密級的科學性研究。主要研究範圍包括基礎能源科學、生物和環境系統科學、先進科學計算、物質基本屬性、未來加速器、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技術等[4]。從1950年代至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一直是國際物理研究中心之一,共有12名與伯克利實驗室相關的研究人員獲得了諾貝爾獎[5]

歷史

1931年8月26日由歐內斯特·勞倫斯建立,最初名為「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位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中心校園內伯克利山英語Berkeley Hills的山頂。該實驗室現由美國能源部委託加州大學代為管理[2]

成就

從1950年代以來,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已發現了14種新的化學元素,包括𨧀𨭎[5]

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1954年開始運行10億電子伏特加速器Bevatron,在1955年由此發現了反質子,後又發現了反中子[5]埃米利奧·塞格雷歐文·張伯倫因此而獲得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高級光源(Advanced Light Source, ALS)裝置由美國能源部資助,是世界上可以產生最亮紫外線軟X射線光源之一[5]

1980年代,伯克利實驗室的索羅·珀爾穆特組建了超新星宇宙學計劃(Supernova Cosmology Project, SCP),並在1998年發現了暗能量,索羅·珀爾穆特也因此與其他兩人共獲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5]

榮譽

諾貝爾獎

目前共有15名實驗室相關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3],共有23名實驗室成員參加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也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獎得主
物理獎 化學獎
約翰·克勞澤 (2022) 卡羅琳·貝爾托西 (2022)
索爾·珀爾馬特 (2011) 珍妮弗·道德納 (2020)
喬治·斯穆特 (2006) 李遠哲 (1986)
朱棣文 (1997) 梅爾文·卡爾文 (1961)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 (1968) 埃德溫·麥克米倫 (1951)
唐納德·格拉澤 (1960)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1951)
歐文·張伯倫 (1959)
埃米利奧·塞格雷 (1959)
歐內斯特·勞倫斯 (1939)

參考文獻

  1. ^ Department of Energy FY 2018 Congressional Budget Request Laboratory Tables Preliminary (PDF). 美國能源部. [2017-05-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5-23) (英語). 
  2. ^ 2.0 2.1 Office of the National Laboratories / UCOP. 加州大學校長辦公室. [2017-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7) (英語). 
  3. ^ 3.0 3.1 Nobelists,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25 February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5) 
  4. ^ Brechin, Gray A. Imperial San Francisco : Urban Power, Earthly Ruin, With a New Preface.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0-12-28]. ISBN 978-0-520-9334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5. ^ 5.0 5.1 5.2 5.3 5.4 孫揚. 从掌心加速器到大科学装置. 科學通報. 2020, 65 (35): 4007–4013 [2020-12-28]. doi:10.1360/TB-2020-0751. 

外部連結

37°52′34″N 122°14′49″W / 37.876°N 122.247°W / 37.876; -12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