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儒
劉儒(?年—169年),字叔林,東郡陽平縣(今山東省莘縣)人。[1]東漢八廚之一。
生平
郭泰曾說劉儒不善於言談,但頭腦清醒、明事理且有人品高尚。舉孝廉,因成績優秀舉高第,升任侍中。漢桓帝時,常常發生災異,漢桓帝下詔徵求直言,劉儒上疏十條,極言朝廷得失,忠心為國,說辭懇切。漢桓帝沒有採納,後來被任命為任城相。不久,任議郎。[2]
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大長秋曹節向官吏奏報:「結黨的人有前司空虞放、李膺、杜密、朱寓、荀翌、翟超、劉儒、范滂等人,請把他們交給州郡官府審問。」當時,漢靈帝十四歲,問曹節說:「什麼是結黨?」曹節說:「互相結黨,就是黨人。」漢靈帝又問:「黨人有何罪,非要誅殺?」曹節說:「都是些互相推舉之人,有不軌的意圖。」漢靈帝問:「怎樣的不軌?」曹節回答說:「欲圖社稷。」於是漢靈帝批奏。[3]劉儒因此下獄、自殺。 [4]
度尚、張邈、王孝、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人稱八廚,即能不惜家財,救助有難的人。[5]
東漢八廚 | 張邈 · 度尚 · 王考 · 劉儒 · 秦周 · 蕃向 · 王章 · 胡毋班 |
---|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資料
- ^ 《後漢書·劉儒傳》:劉儒字叔林,東郡陽平人也。
- ^ 《後漢書·劉儒傳》:郭林宗常謂儒口訥心辯,有珪璋之質。察孝廉,舉高第,三遷侍中。桓帝時,數有災異,下策博求直言,儒上封事十條,極言得失,辭甚忠切。帝不能納,出為任城相。頃之,征拜議郎。
- ^ 《資治通鑑·卷五十六》:十月,大長秋曹節因此諷有司奏「諸鉤黨者故司空虞放及李膺、杜密、朱寓、荀翌、翟超、劉儒、范滂等,請下州郡考治。」是時上年十四,問節等曰:「何以為鉤黨?」對曰:「鉤黨者,即黨人也。」上曰:「黨人何用為惡而欲誅之邪?」對曰:「皆相舉群輩,欲為不軌。」上曰:「不軌欲如何?」對曰:「欲圖社稷。」上乃可其奏。
- ^ 《後漢書·劉儒傳》:會竇武事,下獄自殺。
- ^ 《資治通鑑·卷五十六》:度尚及東平張邈、王孝、東郡劉儒、泰山胡母班、陳留秦周、魯國蕃向、東萊王章為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