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通信網絡
列車通信網絡(英語: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簡稱TCN),是一種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分布式網絡控制系統,作為鐵路機車車輛的控制、檢測和診斷系統;該國際標準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鐵路聯盟(UIC)聯合制定,即IEC 61375,同時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也引用該項標準作為列車通信網絡標準,即IEEE 1473-T。
車載網絡總體結構包含兩級總線層次架構,分別為可用於連接各節可動態編組車輛間的絞線式列車總線(Wire Train Bus,WTB),以及用於連接一節車輛或一組車輛單元內部各種設備的多功能車輛總線(Multifunction Vehicle Bus,MVB)[1]。
歷史
列車通信網絡的前身為車載微機系統。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西德西門子公司和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BBC)分別成功研製了「SIBAS」和「MICAS」微機控制系統。1988年,國際電工委員會第九技術委員會(TC9),與世界上20多個主要鐵路運營部門和機車車輛製造廠家代表,以及國際鐵路聯盟的代表,共同組成第22工作組(WG22),其任務是制訂一個開放的通信系統,從而使得各種鐵道機車車輛能夠相互聯掛,並且車上的可編程電子設備能夠互換,並以具有多年應用經驗的「SIBAS」和「MICAS」微機控制系統作為雛形。1992年6月,第22工作組以委員會草案(Committee Draft)的形式向各國發出列車通信網絡的徵求意見稿,該稿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總體結構,第二部分為實時協議,第三部分為多功能車輛總線(MVB),第四部分為絞線式列車總線(WTB)。
經過多年的努力,第22工作組在西門子公司和Adtranz公司(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於1988年被Adranz收購)原有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共同開發出了一套系統標準。1994年5月至1995年9月,歐洲鐵路研究所(ERRI)在瑞士因特拉肯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之間的鐵路,對瑞士聯邦鐵路(SBB)、德國鐵路股份公司(DB)、意大利國家鐵路(FS)、荷蘭鐵路(NS)的車輛編組而成的試驗列車進行了全面的TCN實驗。
1999年6月,TCN標準草案61375-1正式成為國際標準。在61375-1中,除了以上四個部分外,還有第五部分(列車網絡管理),附錄A(列車通信網導引)和附錄B(一致性測試導則)。
參見
參考文獻
- ^ Hubert D. Kirrmann, Ulrich Claessen. IEC列车通信网络. 《機車電傳動》 (株洲: 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 1999年5月: 4–9. ISSN 1000-12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