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衝突
克什米爾衝突 | |||||||
---|---|---|---|---|---|---|---|
克什米爾地區 | |||||||
| |||||||
參戰方 | |||||||
穆罕默德軍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 陸軍參謀長馬諾傑·潘德 |
賽義德·阿里·沙阿·吉拉尼 阿曼諾拉汗 哈菲斯·穆罕默德·薩伊德 馬蘇德·阿查爾 |
克什米爾衝突(英語:Kashmir conflict)又稱克什米爾問題(Kashmir question[1]),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主要領土衝突,是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後開始的。中國有時發揮了次要作用。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歸屬問題上打了三場戰爭,包括1947年和1965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和第二次印巴戰爭,以及1999年的卡吉爾戰爭。這兩個國家也發生了幾場關於控制錫亞琴冰川的小衝突。
2003年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控制線附近開始長期停火[2]。2019年,印度總理莫迪撤銷原查謨和克什米爾邦的特殊地位,並於2023年得到印度最高法院的肯定裁決。雖然停火於2021年得到了兩國的重申[2],雙方都設定了對方無法接受的談判條件,兩國關係持續「冷和平」狀態。印度堅稱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地位是該國的內部事務,另一方面,包括謝里夫兄弟在內的巴基斯坦領導人將與印度關係的進展與新德里推翻2019年決定聯繫起來[3]。
歷史
印度聲稱擁有整個原查謨-克什米爾土邦,其實際管轄的領土約佔該地區的43%。它控制著查謨-克什米爾聯邦區(查謨、克什米爾山谷)和拉達克聯邦區(包括錫亞琴冰川在內)的土地。印度的主張受到巴基斯坦的質疑,巴基斯坦管理該地區約37%的地區,即自由克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中國目前管理其餘20%的無人居住地區,即喀喇崑崙走廊,阿克賽欽和巴里加斯的絕大部分地區。目前的衝突發生在克什米爾山谷。克什米爾人叛亂分子與印度政府之間的衝突根源與地方自治爭端並基於對自決的要求有關。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克什米爾的民主才有限發展,到1988年,印度政府推行的許多民主改革都被扭轉了。此後,表達不滿情緒的非暴力渠道有限,並引起了對主張從印度進行暴力分裂的反叛分子的大力支持。1987年,有爭議的邦選舉成為了引發叛亂的催化劑,導致該邦的一些立法議員成員組成武裝叛亂集團。1988年7月,對印度政府的一系列示威,罷工和襲擊開始了克什米爾叛亂。
雖然由於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動亂已導致數千人死亡,但近年來衝突變得不那麼致命了。為了表達對克什米爾地方政府與印度政府,特別是印度軍方之間的糾紛和不滿,自1989年以來一直活躍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抗議活動開始了。2008年舉行的選舉一般被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認為是公平的,儘管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呼籲抵制,但選民投票率卻很高。這次選舉促成了親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全國會議的成立,該會議隨後在該邦成立了一個政府。根據美國之音分析人士的說法,認為這次選舉中選民投票率高,這表明克什米爾人民支持印度統治該邦。但在2010年,在涉嫌與當地年輕人結成安全部隊之後,騷亂爆發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用石塊砸安全部隊,燒毀政府辦公室,襲擊火車站和公務車,不斷加劇暴力。印度政府指責分離主義分子和巴基斯坦武裝組織虔誠軍煽動2010年抗議活動。
2014年舉行的選舉在查謨和克什米爾的26年曆史中投票率最高。然而分析人士解釋說,克什米爾的選民投票率高並不是克什米爾人口對印度統治的支持,而是大多數人投票支持解決日常問題,如食物和電力。漆咸樓國際事務智囊團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在克什米爾山谷(印度克什米爾主要是穆斯林的地區)的叛亂中心 - 各個地區對獨立的支持率在74%至95%之間。然而主要是人口印度教徒查謨和佛教徒的拉達克,支持留在印度的人數極高。據學者們說,印度部隊犯下了許多侵犯克什米爾平民的侵犯人權行為和恐怖行為,包括法外處決,強姦,酷刑和強迫失蹤。 武裝分子的犯罪也已經發生,但在規模上與印度軍隊的罪行不具有可比性。據國際特赦組織稱,截至2015年6月,在查謨和克什米爾部署的印度軍隊的一名成員在民事法庭受到侵犯人權的審判,儘管之前已經舉行過軍事法庭審判。大赦國際對這一舉動表示歡迎,但告誡說,應始終如一地伸張正義,並向民事法庭起訴安全部隊人員。國際特赦組織還指責印度政府拒絕起訴該地區的虐待行為。
印度正式宣布查謨和克什米爾為其領土,但實際上它已願意在各個方面維持控制線的現狀。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動用常規力量(三次印巴戰爭)以及支持克什米爾和印度其他地區的叛亂和恐怖主義,挑戰印度政府對該地大部分地區的控制,特別是對克什米爾山谷的控制。[4]「無論是通過政治途徑還是軍事手段」,巴基斯坦都要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給印度施加壓力,避免克什米爾問題的邊緣化。巴基斯坦曾於1965年和1999年試圖通過軍事冒險行動強行解決問題,但均以失敗告終;此外,巴方還企圖通過與外部大國結盟來增加對抗印度的籌碼。而印度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利用其優勢地位不斷固化對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而且其立場日益強硬,企圖迫使巴基斯坦接受以現有的印巴控制線為雙方的永久國家邊界。[5]隨着印度政府撤銷其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並被印度最高法院裁定合法,克什米爾問題也被印度政府排除在印巴關係的範疇外。印度知名學者拉賈·莫漢亦在印媒上建言稱,莫迪政府應利用當前有利的國際戰略環境,堅定落實最高法院判決,「為印度徹底斷絕外部勢力干預克區奠定法律基礎」,讓「印度有機會永久性終結外部世界干預」。[6]
外交爭端
印巴第一次戰爭於1949年在聯合國的斡旋下宣告結束。根據1948年的安理會第38、39號決議,雙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而之後的安理會第47號決議還呼籲兩國從克什米爾撤出軍隊,克什米爾的未來由將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的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由於印度的反對,該地區從未能舉行全民公投。同時印度方面則以「查謨-克什米爾邦」的名義將自己控制的地區併入到印度版圖。巴基斯坦軍方也拒絕撤出軍隊,以「阿扎德克什米爾」(自由克什米爾)的名義給予自己控制的地區自治地位。
冷戰時期,憑藉蘇聯對印度的支持,安理會多次否決了不利於印度的決議草案,聯合國的決議也轉向為呼籲印度和巴基斯坦通過雙邊談判的方式解決爭議。1972年以後,聯合國安理會不再就印巴衝突問題通過任何決議。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和聯合國秘書長多年來都曾就此問題發表過評論,人權高專辦於2018年和2019年發布了兩份報告。印度管轄的查謨和克什米爾特殊地位被取消後,聯合國安理會在中國要求下至少三次討論克什米爾問題,但由於美國和俄羅斯等國的反對,既沒有形成任何決議,也沒有發表任何聲明。[7]監督印巴控制線停火的印巴觀察組仍在運作,秘書長表示,印巴觀察組只能通過聯合國安理會的決定才能廢除。[8]
印度的立場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後,巴基斯坦戰敗並與印度簽署《西姆拉協定》,規定兩國將之前依據《卡拉奇協議》劃定的「停火線」轉變為「控制線」,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改變爭議地區的現狀,包括領土爭端在內的所有遺留問題應通過印巴雙邊而非第三方解決。此後,印度拒絕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任何第三方介入克什米爾,國際社會也普遍認同其「克什米爾屬於印巴之間的雙邊問題」的立場。[9]
巴基斯坦的立場
巴基斯坦希望在聯合國安理會1948年作出的公投決議框架下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巴基斯坦代表繼續在聯合國大會等國際場合提出這一問題,並通過伊斯蘭合作組織等機構爭取支持。[10]中國在外交上支持巴基斯坦的「合法權益」,[11]土耳其則贊同巴基斯坦的立場。[12]
近年衝突
2019年衝突
2019年2月14日,穆罕默德軍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印度北部查謨-克什米爾邦的準軍事化警察部隊車隊旁自爆,造成45人死亡。2019年2月26日清晨,多架印度空軍戰機越過印巴實控線穆扎法拉巴德地區,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印方所認為的穆罕默德軍訓練營進行空襲報復[13]。隨後印度軍方指控巴基斯坦在26日下午以120mm的火炮十多次炮擊印度控制克什米爾地區的平民與軍事設施,造成5名士兵受傷。而巴基斯坦軍方則指控印度炮擊巴基斯坦控制克什米爾地區,致使多人死傷,且27日在巴基斯坦領空擊落兩架印度戰機,其中一架掉落巴基斯坦控制克什米爾,另一架掉落印度控制克什米爾,並逮捕一名印度飛行員。衝突爆發後,已有多家印度航空公司取消部分航班[14]。
2019年10月20日,印度與巴基斯坦軍隊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發生交火,導致雙方多名士兵與平民傷亡[15]。
2019年廢除查謨和喀什米爾邦的憲法特殊地位
2019年8月5日,印度人民黨政府通過重組法案,並由拉姆·納特·柯文德簽署總統令,廢除了《印度憲法370條》,即刻撤銷了查謨和喀什米爾邦在憲法上特殊地位,並遣派軍隊,無預警實施宵禁[16],且該命令下達後印度封鎖了印控克什米爾84天。期間有軍警進入毆打驅趕支持巴國的群眾,巴基斯坦指控其為非法行為。之後10月30日巴基斯坦克什米爾事務部長阿里·阿明·甘達普爾發出首次官方的軍事聲明,表示萬一開戰,在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爭議問題上支持印度的國家也將面臨導彈打擊。[17]
2020年衝突
2020年4月12日,印度和巴基斯坦軍隊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發生交火,造成3名印度平民死亡[18]。
2020年6月14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發生交火,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受傷[19]。
2020年11月13日,印巴兩國在停火線附近發生邊境衝突,雙方互射導彈造成10餘人死亡[20]。
2021年2月25日,巴基斯坦軍方表示和印度軍方代表通過熱線電話舉行了會談,雙方同意嚴格遵守在克什米爾的控制線一帶達成的停火協議。[2]
2023年衝突
2023年6月24日,巴基斯坦指控印度士兵越過實控線,在巴基斯坦控制的自由喀什米爾瑟德瓦爾(英語:Sattwal)向一群克什米爾牧羊人開火。由於這起事件,兩名克什米爾人喪生,一人受重傷。[21][22][23][24]這是首個違反2021年2月的實控線停火協議的事件,發生在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美國之後。[25][26]
參考
- The Kashmir Story, M. L. Kotru". Kashmir Information Network.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6 July 2011. Retrieved 22 May 2011.
- Philip Smucker (2 July 2002). "Al Qaeda thriving in Pakistani Kashmir".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Retrieved 2017-08-29.
注釋
- ^ Kashmir Question. CQ Press Library, Sage Publishing.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 ^ 2.0 2.1 2.2 巴军方称巴印双方同意严格遵守克什米尔停火协议. 新華網. [2021年2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年6月17日).
- ^ 阿比德·侯賽因. 巴基斯坦谢里夫家族能否恢复与印度总理莫迪的谈判. 半島電視台. [2024年3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年5月9日).
- ^ 斯里納特· 拉加萬. 印巴危机危险空前.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2019年3月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年5月9日).
- ^ 王偉華. 基于亚洲新安全观的克什米尔问题解决方案 (PDF). 《國際展望》. 2014年11月5日 [2024年5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年5月9日).
- ^ 印度最高法院对印控克区作出“新裁决”有何意味.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2024-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09).
- ^ UN discusses Kashmir for third time since India ended autonomy. Al Jazeera. 6 August 2020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1).
- ^ Jammu and Kashmir Consultations. www.securitycouncilreport.org (Security Council Report).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5).
- ^ Rajat Ganguly. India, Pakistan and the Kashmir Dispute (PDF). Asian Studies Institute &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023-1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0-14).
- ^ Chakravarty, Pinak Ranjan. Why India need not worry about Pakistan's efforts to instigate OIC. ORF. 2 December 2020 [2021-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4).
- ^ Keegan Elmer. China says it will support Pakistan ‘upholding its rights’ in Kashmir row with India. Scmp. [2022-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 ^ 评析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 TRT. 土耳其廣播電視總台.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4).
- ^ 多架印度战机越境轰炸 巴基斯坦军方准备反击侵略. [2019-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6).
- ^ 印巴冲突升级 双方互相炮击致多人伤亡. [2019-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 ^ 印巴在克什米尔交火致双方多人伤亡.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8).
- ^ 莫迪的新疆?印度突襲「廢除查謨-喀什米爾邦的憲法特殊地位」. 轉角國際udn Global.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
- ^ 觀察網-巴基斯坦聲明支持印度的国家,将面临导弹打击. [2019-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30).
- ^ 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交火致3人死亡.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8).
- ^ 印巴在克什米尔激烈交火 巴基斯坦斥印方以平民为目标滥射. [202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8).
- ^ Bukhari, Fayaz; Naqash, Abu Arqam. Indian and Pakistani troops exchange fire, at least 15 dead. 路透社. 2020-11-13 [2020-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 ^ In sequel to Indian Army unprovoked firing today while adopting an inhumane approach towards innocent Kashmiris at Sattwal Sector, one more civilian has embraced shahadat while one remains critically injured. (新聞稿). Rawalpindi: Inter Services Public Relations. 24 June 2023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英語).
- ^ Two civilians martyred after Indian soldiers open fire across LoC: ISPR. 24 June 2023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4).
- ^ Civilian martyred, 2 injured in LoC firing by Indian forces: ISPR. 24 June 2023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 ^ 王金志; 高強. “打死2人”,印巴两年来在此首爆冲突. 參考消息. 新華網.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5) (中文(中國大陸)).
- ^ Today, at 1155 hours, Indian Army, in a display of its usual inhumane approach towards innocent Kashmiris, opened indiscriminate fire onto a group of shepherds in Sattwal Sector. (新聞稿). Inter Services Public Relations. 24 June 2023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2) (英語).
- ^ Indian Charge d’ Affaires Summoned to Register Pakistan’s Strong Protest over Killing of Civilians (新聞稿). Islamabad: Pakistan MOFA. 24 June 2023 [202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