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數學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0年4月8日) |
偽數學(Pseudomathematics)是一種由非數學家所進行的、類似數學之活動形式——且數學家自己也會偶爾這麼做。這個詞是從偽科學一詞(也就是那些被聲稱是科學但其實並不是科學的觀念)轉變而來的。
偽數學活動並不遵循數學的框架、定義、法則、或嚴謹的正規數學模型。一旦偽數學論證進入了以上領域,比如說接受或引入了一些「著名」的廣泛引用的數學定義的話,它就要不可避免地忽視或拋棄一些已成熟或已被證明的數學機制,而變回明顯的非數學的論證。
偽數學家所做的努力大致可以廣泛地分成三類:
作第一種嘗試的人註定要失敗;而第二種人一般來講沒什麼生產力可言,因為最好的狀況中他們頂多只是重新發現了已經存在的理論,而最糟的情況則是創造了一堆完全胡說八道的東西;某些形式的命理學就是屬於這一類。至於在第三種情況中所做的付出當然不見得會失敗,因為某些高等數學的結果確實可以用更初等的技巧達成;在談到數學的深度的時候並沒有所謂一致的觀念。然而,除非那些研究者對那些課題具有深刻的直觀認知,不然他們成就任何突破的可能性都是渺小的。
在其他領域也有等同於偽數學的東西,尤其是物理。業餘者仍然繼續試圖製造永動機、用古典數學推翻愛因斯坦、或其他類似的不可能成就。
有一些人,雖然其主張一直被外界反駁,但由於對偽數學的過份追求,使得他們懷疑主流數學家都是喜歡孤立他人的偏執狂,而這種懷疑可能造就所謂的數學怪痞。這個問題被美國印第安那州數學家安德伍德·達德利廣泛地研究過,也曾寫過一些關於這個主題的熱門著作。此外,克利福德·皮科歐沃也在他於1998年出版的著作《天才和其奇特的記憶》(Strange Brains and Genius)中探討了關於科學家與數學家中的「天才與瘋子之間的連結」。
不可能問題
兩千年來人們一直嘗試找尋這樣的作圖法,但一直失敗。在19世紀當這些問題被證明是不可能的時候,問題終於被瞭解了。然而,相較於重挫那些偽數學家,這些由正統數學家提出的、對於不可能性的聲稱僅只是激起更多的挑戰企圖而已。
近來的偽數學研究趨勢
近來,偽數學家開始投入他們的精力來企圖推翻哥德爾的第二不完備定理(這屬於上述中的第一類)或用初等方法證明費馬最後定理(第三類)。後者目前已經有了一個基於許多不同高等數學領域所做的既長又複雜的證明,然而由於此證明過於繁複曲折(見費馬最後定理),各種尋找較為「基礎」的證明的嘗試從未間斷過,這也是因為費馬在他留下的注釋中聲稱,他找到過一個「簡單而巧妙」的證明。
其他相關的活動包括企圖創造一個可以壓縮所有輸入資料的無損數據壓縮算法或著企圖推翻四色定理;這兩者都是屬於第一類的已經證明是不可能的問題。前者當中,可以很輕易地證明其不可能性——基於這種演算法必須將較大的有限集一對一地映射至較小的集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