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餌釣魚
假餌釣魚也稱擬餌釣魚(lure fishing)、擬釣或音譯「路亞釣」,是一種利用金屬、塑料、橡膠、羽毛乃至木頭製作成的擬態仿生魚餌——擬餌(lure,音譯「路亞」),通過用魚線牽引划過水中模擬掠食性魚類喜歡捕食的獵物形態,並引誘其吞咬上鈎的釣魚方法。擬餌往往做成小魚、小蝦、昆蟲、蠕蟲、蛙類等食物網中下層的水生動物的模樣,同時釣魚者還會擺動魚竿讓假餌抽動,使其更像是活物。
假餌釣魚的歷史悠久,其中飛蠅釣最早出現於古羅馬,自中世紀時期就在歐洲和日本的貴族和士紳階層中盛行。因為擬釣的目標通常都是兇猛有力的游釣魚,互動性很強,又需要釣者不斷重複甩竿拋餌和收線,因此也有「水上高爾夫」之稱[1][2]。
釣法
在進行擬釣時,釣者會反覆將假餌拋投到可能有掠食性魚類出沒的水域,然後開始收線向回牽引假餌划過水中。因為後曳力和水流摩擦的影響,假餌在划過水中時會因為紊流而被動產生各種搖擺,使其形態類似在水中游動的小型水生動物,同時也激起能夠被遠處的魚聽到或感到的聲響和尾波,一些假餌還會產生顯眼的反光或帶有旋片、翻槳、旋槳等設計來濺起大量水花和氣泡來吸引近處的大魚。釣者同時也會隨機的搖擺和抽抖魚竿讓假餌竄動看使其更加仿真。
當大魚受到誘惑並攻擊假餌時,釣者可以通過水面可見的突然波動和水花(所謂的「炸水」)、魚線的張力變化和傳導到魚竿上的振動來判斷目標是否成功上鈎,然後決定是否挑竿掛鉤並變化收線的速度和力度。
飛蠅釣
飛蠅釣(英語:fly fishing)是一種用小型假餌模擬飛蟲的擬釣,主要用來溪釣針對有食蟲習性的淡水魚和洄游魚,比如鮭魚/鱒魚、鱸魚、茴魚和鯉魚等。有一些飛蠅餌也會模仿極小型的甲殼動物(比如蝦類和磷蝦)、餌魚和蠕蟲來捕捉鹹水魚,比如海鰱、石首魚、鋸蓋魚和北梭魚等。
飛蠅釣的特色是使用的擬餌(即「飛蠅餌」)通常是用鬆散的絲線、毛髮或羽毛直接纏綁在小號魚鈎(即「毛鈎」)上製成(因此也俗稱「毛餌」),重量極輕但阻力係數較大,以至於僅靠自身的動量根本無法克服空氣阻力拋得遠,必須依賴較重的特製魚線來牽引甩出。因為這種線重餌輕的拋投特殊性,使得所使用的魚竿也與其它釣法大為不同。此外因為飛蠅餌使用的毛鈎的尺寸很小,通常不能配用線徑更粗、強度更高的導線,因此飛蠅釣者必須把魚線的應力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有時甚至會跟着淌入水中來遛魚卸力避免斷線,因此轉速比極低(只有1:1)的中軸輪(即所謂的「飛蠅輪」)和涉水褲是飛蠅釣的常見裝備。
日本傳統的飛蠅釣稱作天唐釣(日語:てんから釣り,羅馬字:tenkara tsuri,英語:Tenkara fishing),通常使用沒有鈎眼的毛鈎,魚線直接纏繞在鈎杆上打結(即所謂的「鈎線結」,英語:snell knot),並經常使用沒有裝配線輪的手竿。
精細作釣
精細作釣(finesse fishing)指緩慢收餌並極致專注於展現假餌動態細節的釣法,與傳統的講究頻繁快速收餌的「強力作釣」(power fishing)相對。這種釣法最早源於美國中西部用軟蟲釣組捕捉鯰魚的釣魚人,同時在東亞地區非常盛行(原因是人多魚少,必須追求細節才能誘到魚),後來隨着禧瑪諾和達億瓦等日本漁具公司的成功重新在北美興起。現今的精細釣法主要講究「小餌釣大魚」,強調使用超輕快調竿、細徑線和小型餌,根據使用的線輪種類分為「水滴精細」(bait finesse system,簡稱BFS)和「紡車精細」(spin finesse system,簡稱SFS)兩類。
現在北美和日本的精細釣法主要用來進行溪釣和塘釣鱒魚、小口黑鱸以及以太陽魚為代表的各類煎鍋魚。而在中國大陸,因為生態破壞和過度捕撈導致魚類資源緊張,使得許多地區的水體中很難釣到大魚,只能作釣尺寸很小的魚種(比如白條),所以針對「微物」(小型魚類)的擬釣群體中精細釣法十分常見。
蛙餌作釣
蛙餌作釣(frog lure fishing)簡稱「蛙釣」(frogging)是指用模仿蛙類游水形態的水面擬餌(所謂的「雷蛙」)進行作釣,有時也會使用水老鼠、水蛇和小鴨形態的假餌,主要針對能捕食兩棲動物、小型水鳥和陸生動物的大型掠食魚類,比如大口黑鱸、狗魚、黑魚、鯰魚、玻璃梭鱸等。
因為蛙釣所針對的是較為兇猛力強的大魚(也就是在中國大陸俗稱的「巨物」),同時又常常要將假餌快速提挑來模仿蛙類在水草間的彈跳,因此對魚竿的性能參數要求也比較特殊。蛙釣竿通常需要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竿重」),但同時又要有較快的調性,必要時會犧牲一些感度來換取材料的堅韌性。
倒釣
倒釣(dropshotting)指使用倒釣組(dropshot rig)進行的作釣,主要用來針對接近水底的深水區魚類。這種釣法在魚線的末端會掛有一個沉子,魚鈎和軟體假餌用繩結或連結具掛在沉子上方,平時通常頭低尾高,但每次抽線都會發生首尾翻跳,特別能模仿藏在底層水草中探頭的魚蝦。
裝備
魚竿
因為擬釣需要頻繁重複的甩竿拋餌,因此使用的魚竿(即所謂的「路亞竿」)通常自重較輕,長度也通常在1.5—2.4公尺(5—8英尺)之間,並且時常會有便於山野攜帶的多節或伸縮結構。此外因為擬釣主要依賴觸覺感受來自魚線的振動和拉力變化,不使用魚漂或顫尖等可利用視覺的「咬鈎指示器」,因此通常會使用對振動傳導較好的材料(比如碳纖維)製造。根據所針對的目標魚種不同,市面上擬釣竿的剛度(即所謂的「竿重」)參數可以從「超輕」(UL)和「輕」(L)一直變化到「重」(H)和「極重」(XH)甚至「超極重」(XXH),能承受的最大彎曲應力(所謂的「線重」)和最適合拋投的餌重範圍也會有所不同。
擬釣竿因為時常需要對魚餌施加快速短促的抽動來讓其展現得更為活潑逼真,因此常常會使用回彈速度(即所謂的「調性」)較快的材料和結構。唯一例外的是飛蠅釣,因為線重餌輕所以必須使用柔性較好、調性較慢的魚竿來延長回彈時間幫助甩線拋餌。
線輪
擬釣使用的主流線輪主要是紡車輪和水滴輪,轉速比通常高於5倍,一些新晉型號最高可以達到10倍以上。這些線輪通常有收線時只讓線杯單向旋轉的防逆轉構造,並且配有離合設計讓線杯在拋餌時可以反向自由旋轉放線。現代線輪也通常有調節拖力上限(所謂的「卸力」)的功能,以防張力過大導致魚線扯斷。
飛蠅釣使用的線輪則通常是轉速比為1倍的中軸輪,有防逆轉機構但沒有離合機構,放線時需要手動向外扯線。
傳統設計的鼓輪有時也會用於擬釣,但是因為其拋餌性能並不出眾,所以通常只用於短距離內針對大魚的作釣(所謂的「雷強」)或基於航船後方的拖釣。除此之外,拖力和轉速比參數都較低的封閉輪因其使用門檻較低,在針對煎鍋魚的初學者群體(通常是兒童)之中也經常使用。
魚餌
擬釣並不使用能釋放氣味的傳統釣餌(除非額外添加了引誘劑),而是用不可食用的仿生假餌通過模仿自然獵物(比如小魚、蝦類、昆蟲、蠕蟲或蛙類等)的外形、色彩、光澤和產生的振動來刺激掠食性魚類的覓食本能和領地意識,從而誘騙或挑釁使其主動對魚餌發起追逐和吞咬攻擊。
市面上的擬餌大致可分為硬體餌(hard-body lure)和軟體餌(soft-body lure)兩大類。硬體餌通常用木材、塑料、金屬等剛性材料製成(並可能有關節設計),通常配備至少一個三尖魚鈎,一般模擬較大的獵物,主要靠激起水波和聲音吸引善於撲咬、較為兇猛的目標魚;軟體餌則通常用硅氧樹脂、絲線或羽毛等柔性較好的材料製成,通常配合單個普通魚鈎使用,主要模擬小魚、小蝦、小蟲、魷魚等較小的獵物或軟體動物,靠形態吸引以吞食為主的目標魚。根據具體的構造和外形設計,擬餌還可以分為魚形餌(minnow)、筆形餌(stickbait或pencil)、匙型餌(spoon)、飛蠅餌(fly,也稱毛餌)以及以旋片餌(spinnerbait)為代表的各類複合餌等;根據功能和用法,可以分為水面餌(surface lure)、泳餌(swimbait)、沉水餌(sinkbait)、沉跳餌(jig)、噪音餌(chatterbait)等。擬餌還可以和其它末端漁具(浮漂和沉子)和各種裝飾物組合使用形成各種釣組(rig),展現出非常複雜逼真的動態。
魚線
擬釣所用的魚線根據比重分為浮水和沉水兩類,浮水線主要用在水面餌上;沉水線則用在其它擬餌上。大部分擬釣魚線都追求較細的線徑,因為這樣更不容易被魚看到,而且沉水速度更快,划過水中時產生的阻力也小。擬釣魚線的顏色根據釣法不同也比較講究,一般情況下會使用色澤較深、反光度差甚至透明的魚線,但是一些水面系的魚線可能會用較為鮮艷的顏色來幫助釣者觀察魚線和擬餌的狀況,起到咬鈎指示器的作用。
擬釣絕大部分時候都會額外使用前導線,並使用連結具來快速拆裝不同的擬餌。常見的導線一般是聚偏二氟乙烯(PVDF,即所謂的「氟碳」)材料製造,比較耐磨且比重較大;在作釣牙齒鋒利的掠食魚的時候,則可能使用不鏽鋼或鈦合金等硬度高的金屬絲導線。
與傳統釣法的區別
傳統垂釣(「餌釣」)通常使用靜態的魚餌(除非使用活餌,但可能會被看作不人道),主要依賴魚餌溶解在水中擴散的氣味來吸引目標魚,其成功率會受自身氣味大小、魚類嗅覺靈敏度、其它魚種的搶食、水流方向和周邊環境的異味干擾等多種複雜因素影響。擬釣則使用動態的仿生餌,主要依賴聲音、震波和光亮在水中傳播吸引目標魚(如果塗抹了特製的氣味劑,也可以利用氣味散發),成功率主要取決於釣者如何扯線操控假餌的運動。餌釣傾向於被動等待目標「自投羅網」,講究守株待兔耐心靜坐,如同用陷阱捕獵;而擬釣則傾向於主動展現形態誘惑目標出擊,需要反覆投餌收線「誘敵出洞」,如同積極掃蕩狩獵。因此,擬釣參與者會更加投入作釣過程,體驗也更有互動性和刺激性;加上針對的是較為兇猛的掠食魚,甩竿和搏魚過程產生的體能消耗也更高,會連帶着鍛煉並提高身體素質,是更有利於健康的運動。
傳統垂釣通常需要攜帶多種大量的餌料、裝餌料的容器(包括裝濕餌的水桶)和輔助器具(比如釣箱、摺疊椅、竿架等),常常會出現每次出行必須「搬家拎行李」的情形,非常影響活動能力。而擬釣所用的漁具往往都非常輕便,除魚竿外通常都可以裝在一個背包或旅行袋內「輕裝上陣」,非常適合隨意出行和踏青山野時作釣,更符合戶外休閒、親近自然的理念。
此外,因為傳統餌釣過度依賴魚餌能散發的嗅覺誘惑,常常會出現釣餌本身氣味不足以誘魚而必須輔助使用更大劑量的散餌(即俗稱的「打窩」)的情況,可能會對作釣水域產生富營養化污染而增加藻華的風險。許多傳統垂釣者還會使用活餌誘魚,因此可能向周邊的水生動物傳染寄生蟲和疾病,活餌的殘骸腐爛後也會污染水質,而僥倖逃脫的活餌(比如鰲蝦)和連帶生物(比如餌桶中意外攜帶的魚鈎水蚤)則可能變成入侵物種破壞當地水域生態系統的平衡。擬釣使用的假餌不源自生物,因此完全沒有餌釣影響環境的問題,是更利於生態和諧的一種釣法。
雖然線輪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東漢/魏晉時期的《列仙傳》最早描述「釣車」,唐朝詩人陸龜蒙就在《漁具詩·釣車》中提及「溪上持只輪,溪邊指茅屋」,北宋沈括也在《洞天游錄》中說過「釣用輪竿」,而世界上目前公認的最早的線輪圖像證據源自於南宋馬遠的畫作《寒江獨釣圖》),但大中華地區自明清以來長期是以用手竿(沒有線輪)的傳統餌釣為主,即使是比較「新興」的台式懸釣(台釣)也是1980年代初就傳入並在中國大陸興起;擬釣則在許多中國人眼裡被看做是1990年底末期、2000年代初期才從歐美逐步傳入的「洋釣法」(雖然在宋代就有用木製的柳葉形假魚誘釣鯮魚和鱤魚的記錄)。此外東方國家的傳統垂釣非常重視漁獲,往往講究「多多益善」、「大小通吃」;而擬釣傳入時一同被引進的是西方休閒捕魚的釣獲放流理念,講究「為娛而漁,非為魚而漁」,提倡至少要「留大放小」。這種所謂「洋人放流,國人放油」的理念差別也使得中國大陸的擬釣群體常常和傳統釣客因為是否必須放流的問題發生爭執。在2010年代後期許多傳統垂釣者開始改試「路亞」後,中國的擬釣群體也因為支持和反對強制放流而發生了內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