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伯納德·馬拉默德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伯納德·馬拉默德
出生(1914-04-26)1914年4月26日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
逝世1986年3月18日(1986歲—03—18)(71歲)
 美國紐約曼哈頓
職業作家、教師
國籍 美國
創作時期1949–1986
體裁長篇小說, 短篇小說
代表作《魔桶》、《夥計》、《修配工》、《杜賓的生活》
受影響於安東·契訶夫詹姆斯·喬伊斯恩內斯特·海明威舍伍德·安德森肖洛姆·阿萊漢姆查理·卓別林[1]

伯納德·馬拉默德(英語:Bernard Malamud,1914年4月26日—1986年3月18日),美國小說家,其小說多描寫美國猶太人的日常生活,人物多為受盡苦難和折磨的下層人民。這些小人物都樸實善良,嚮往着新生活又總是遇到幻滅。馬拉默德通過這些人物所受的苦難,着重探討了人的堅忍毅力、同情心和高尚道德的價值[1]。馬拉默德與索爾·貝婁菲利普·羅斯共同被視為美國重要的猶太作家,獲得普利策小說獎(1967)和美國國家圖書獎(1958,1967)。

生平

伯納德·馬拉默德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俄國猶太移民家庭。童年時正逢美國大蕭條,父母勉力維持家中的小雜貨店的情景讓他印象很深。1928-1932年馬拉默德在伊拉斯謨莊園高中就讀[2]1929年5月母親去世,父親不久續弦,但馬拉默德和繼母關係不好。1932年,馬拉默德的《生活—櫃檯之後》曾獲得鼓勵年輕人的學者出版社獎的第二名。馬拉默德從高中畢業後進入紐約市立學院就讀。1936年二十二歲的馬拉默德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後曾在拉斐特中學做過一年的實習教師,每天工資4.5美元,但他之後兩次沒有通過正式教師的資格考試[3]

1937年,馬拉默德獲得了政府貸款,進入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課程。之後邊打工邊學習,但一直不忘寫作。他當過家庭教師,夜校講師、財產調查局雇員,他曾回憶說「每天上午我都十分緊張地工作,核對陰溝統計報表的估價單,因為美國各縣總有這類報表呈上來,儘管這項工作十分累人,可由於我勤奮地工作,三個月後我就得到了提升……而每天午飯以後我就得以伏案寫我的小說。」[4]1942年,馬拉默德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論文是關於托馬斯·哈代的《列王》。由於馬拉默德是他寡居母親的唯一經濟來源,他被批准免服兵役。同年,馬拉默德結識了安·德·恰拉(1917-2007),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意大利-美國人。儘管父母反對,他和恰拉還是在1945年11月結婚了[3]。婚後有兩個孩子,保羅·馬拉默德和詹納·馬拉默德,後者後來寫了《父親如書-伯納德·馬拉默德回憶錄》[5]

1948-1949年馬拉默德在高中教書維持生計。1949年起馬拉默德在俄勒岡州立大學任教,教授寫作課程。由於他沒有博士學位,他不能教授文學課程。到了俄勒岡之後,他把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淺睡者》燒毀了「我想我應該寫得更好一些」。之後他每周上三次課,其餘時間寫作。1952年長篇小說《樸實無華》問世。1954年和1958年,馬拉默德相繼升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61年他離開了俄勒岡州立大學,到本寧頓學院教授創造性寫作。他在該校一直執教到去世[6]。馬拉默德1966-1968年曾到哈佛大學開設講座,1967年入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979-1981年他曾經擔任國際筆會美國分會主席,1983年獲得美國藝術和文學協會金質獎章,本獎章每五年才評出一次,授獎人是他的朋友拉爾夫·艾里森。1986年馬拉默德在寫作時突發心臟病去世[7]。1998年美國筆會設立獎勵短篇小說創作的馬拉默德獎,約翰·厄普代克、索爾·貝婁和喬伊斯·卡羅爾·歐茨均曾獲得此獎[8]

主要作品

馬拉默德之墓

長篇小說

  • 《天生好手》(The Natural,1952)小說圍繞着一位默默無聞的中年網球運動員羅伊·霍布斯展開。
  • 《夥計》(The Assitant,1957),又譯《店員》。小說描寫了一位來自沙皇俄國的年老猶太難民莫里斯開設了一家小雜貨店,他辛苦經營,但生意全無起色。一位年輕的意大利裔美國人弗蘭克發現莫里斯很善良,並且喜歡他的女兒海倫,就到店裡當夥計,海倫也喜歡弗蘭克。不久,弗蘭克因為偷錢被莫里斯趕走,弗蘭克和海倫也發生爭吵。莫里斯病故後,弗蘭克回到雜貨店幫助母女維持生計,最後感動了海倫,自己也成為了猶太教徒。小說獲得美國全國文藝院頒發的羅森塔爾獎,2005年被列入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9]
  • 《新生活》(A New Life,1961年)寫一位窮苦猶太教師好不容易謀到某大學講師職位,以為可以開始新生活,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總是不順利,最後被迫離開學校。他仍堅持道德觀念,懷着微薄的希望重新尋找新生活。
  • 《修配工》(The Fixer,1966),小說描寫猶太人雅考夫無兒無女。他先當修配工,後到一家磚廠幹活,認真負責的他反而被人誣告殺死以男孩入獄。罪名是耍弄巫術喝基督教兒童的血。排猶主義者企圖用這樁案件清洗基輔的猶太人,雅考夫堅決不陷害他人,堅持對自由的追求。在小說最後雅考夫被押去審判的路上,有的人向他哭泣,有的向他揮手,有的呼喚他的名字,他得到了眾多猶太人的支持[6]。小說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利策獎。
  • 《房客》(Tenants,1971)描寫一幢搖搖欲墜的大樓里,只剩下一位黑人作家和一位猶太作家兩個房客,他們各自堅持「閉塞的自我」發生了種種衝突。
  • 《杜賓的生活》(Dubin's Lives,1979年)小說的主人公,五十六歲的威廉·杜賓是一位成功的傳記作家,曾撰寫過亨利·梭羅的傳記,在撰寫大衛·赫伯特·勞倫斯的傳記時遇到了精神危機。他和妻子基蒂缺乏愛情,愛上了年輕的清潔工芬妮·比克,兩人私奔去了威尼斯。不久杜賓發現芬妮的青春無法填補自己的空虛,他陷入了矛盾和苦惱中,但是仍然繼續生活下去。小說錯綜複雜,既有妻子和情人的糾結,又有傳記人物梭羅和勞倫斯對杜賓生活的影響。其中許多精彩的大自然的圖景都寫得栩栩如生,還有大量馬拉默德拿手的對話,話中不乏幽默和詼諧的色彩。馬拉默德指出:「我傾向於用我掌握的一切技巧,結合生活來創作,把杜賓寫成傳記作家,從而使他的生活展現開來,使他的性格更加複雜有趣。」[10]
  • 《上帝的恩賜》(God's Grace, 1982)
  • 《人們》(The People,1989),未完成作品。

短篇小說集

  • 《魔桶》(The Magic Barrel,1958),包括十三個短篇小說。其中的《魔桶》將為人作媒的猶太老者拉茲曼刻畫得活靈活現。《最後一個莫希干人》則強調了即使逆境也要積極生活這一主題。《魔桶》這個短篇小說集獲得了當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弗蘭納里·奧康納評價過「我發現一個了不起的小說家,他比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任何人都強,你到圖書館去把馬拉默德所寫的《魔桶》借來一讀,你就知道了。」[4]
  • 《頭號白痴》(Idiot First, 1963)
  • 《費德爾曼的畫像》(Pictures of Fidelman,1969)
  • 《倫勃朗的帽子》(Rembrandt's Hat,1974)。《倫勃朗的帽子》和《我的兒子是兇手》分別描寫同事之間和父子之間的感情,感人至深,其中的《抽屜中的男人》一篇獲得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參考文獻

  1. ^ 1.0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马拉默德条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2. ^ 伊拉斯谟庄园高中介绍.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4). 
  3. ^ 3.0 3.1 Philip Davis. Bernard Malamud: A Writer's Life-Chro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5-15. 
  4. ^ 4.0 4.1 羅伯特·吉羅克斯撰,呂俊譯. 《魔桶》,英文版全集出版前言. 譯林出版社. 2003: 3–5. 
  5. ^ Jenna Malamud Smith. My Father Is a Book: A Memoir of Bernard Malamud,Preface. Counterpoint Press. 2013: 1–2. 
  6. ^ 6.0 6.1 董衡巽. 外国名作家传(中),马拉默德条目.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80: 65–67. 
  7. ^ Rothstein, Mervyn. Bernard Malamud Dies at 71. The New York Times. 1986-03-19 [2013-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30). 
  8. ^ 马拉默德奖历届获奖者. [2013-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4). 
  9. ^ The Complete List - Time Magazine - All-Time 100 Novels. [2013-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3). 
  10. ^ 《杜宾的生活》-前言,杨仁友撰. 譯林出版社. 2002: 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