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絲·斯萬內莎
伊迪絲·斯萬內莎 Edith Swannesha Ealdgȳð Swann hnesce | |
---|---|
出生 | 約1025年 |
逝世 | 約1086年 |
信仰 | 迦克墩基督教 |
配偶 | 哈羅德·戈德溫森 |
兒女 | 戈德溫 埃德蒙 馬格努斯 貢希爾德 吉莎 |
伊迪絲·斯萬內莎(英語:Edith Swannesha;古英語:Ealdgȳð Swann hnesce,意為「優雅的天鵝伊迪絲」;約1025 – 約1086),也被稱作伊迪絲·斯萬內斯恰爾斯(Edith Swanneschals)或美女伊迪絲(Edith the Fair)[note 1]。她是英格蘭國王哈羅德·戈德溫森的第一任妻子,但由於他們的婚姻不被教會方面認可而又被視為情婦[1]。她常被後人稱作「天鵝頸伊迪絲」(Edith Swanneck/Swan-Neck,Ealdgȳð Swann hnecca),但這個稱呼是後世的訛傳[2]。有時,人們會把她和哈羅德·戈德溫森的王后、麥西亞伯爵埃爾夫加的女兒埃爾德吉斯(Ealdgyth)混淆。
哈羅德·戈德溫森的配偶
伊迪絲·斯萬內莎和「美女埃德吉夫」(Eadgifu the Fair,諾曼征服前夕英格蘭最富有的人之一)可能是同一個人。
伊迪絲·斯萬內莎和哈羅德·戈德溫森有5個子女。女兒貢希爾德後來成為第一代里士滿領主紅毛魯夫斯的情婦。另一個女兒吉莎於1068年被哈羅德的母親(也叫作吉莎)帶到丹麥[1]並在那裡得到公主規格的禮遇,後來嫁給了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3]。
但麥西亞的埃爾德吉斯才是哈羅德·戈德溫森的合法妻子,她原是在戰爭中被打敗的威爾士統治者格魯夫菲德·埃普·利維林的遺孀。哈羅德和埃爾德吉斯的婚姻可能締結於哈羅德成為國王后不久的1066年春天[note 2],大部分現代學者認為這是一次政治聯姻[4]。麥西亞和威爾士曾結盟反對英格蘭,這次聯姻使英格蘭得到了向這兩個麻煩地區要求領土的權利,也使哈羅德擁有了能被神職人員認可的合法婚姻,他和伊迪絲·斯萬內莎之前那段長期的普通法婚姻並不被教會方面認可。
哈羅德·戈德溫森的統治只持續了不到一年時間。1066年10月14日,哈羅德在黑斯廷斯被前來爭奪英格蘭王位的諾曼底公爵威廉打敗並殞命於此。在黑斯廷斯戰役結束後,哈羅德的母親吉莎向威廉乞求安葬哈羅德的遺體,並提出以和哈羅德體重相等的黃金作為交換代價,但諾曼軍隊拒絕了她的提議。於是,伊迪絲·斯萬內莎遍尋血流成河的戰場,最終找到了哈羅德國王已被諾曼軍隊嚴重損毀的遺體。傳說,她可能是通過「只有她知道」的胸部印記才辨認出哈羅德的遺體。隨後,由沃爾瑟姆修道院的僧侶為哈羅德舉行了一場基督教葬禮[5]。伊迪絲·斯萬內莎因這件事被歷史和民間傳說銘記[6]。
相關文藝作品
小說
伊迪絲·斯萬內莎和哈羅德·戈德溫森的故事被用作一些小說的主題:
- 海倫·霍里克 - 《哈羅德國王》
- 愛德華·鮑沃爾-利頓 - 《哈羅德,最後一個撒克遜人》(1848年)
- G·A·亨提 - 《撒克遜人伍爾夫》(1894年)
- 朱利安·拉斯本 - 《最後的英格蘭國王》(1997年)
- G·K·霍洛維 - 《1066:天命抉擇》(2013年)
- 卡羅爾·麥克格拉斯 - 《未婚妻》(2013年)
詩歌
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名詩《黑斯廷斯的戰場》(Schlachtfeld bei Hastings,出現在1851年海涅發表的第三冊詩集羅曼冊中)描寫了伊迪絲以及兩名僧侶(阿斯戈德和埃爾里克)在戰場上尋找哈羅德國王遺體的故事。這首詩以伊迪絲·斯萬內莎為主角[7](詩中作「天鵝頸伊迪絲」),並稱頌「只有她知道的印記」是「愛的印記」。
詩人瑪蒂德·魏森東克將海涅之作品擴寫,於1871年完成130頁的悲劇詩《伊迪絲》或作《黑斯廷斯之戰》(德語:Edith oder die Schlacht bei Hastings)。[8]
影視作品
以下影視作品中出現過伊迪絲·斯萬內莎的形象:
- 電視劇集《懦夫的選擇2:快樂的精靈》(1964年) - 烏蘇拉·赫斯特扮演「伊迪絲」
- 電視劇集《愛德華時代4:馬德拉斯家族》(1965年) - 希勒·摩爾扮演「伊迪絲」
- 電視劇集《征服:豹和龍》(1966年) - 珍妮特·蘇茲曼扮演「埃爾德吉斯」
- 電視劇集《征服:邂逅》(1966年) - 珍妮特·蘇茲曼扮演「埃爾德吉斯」
- 電視劇集《諸王的選擇》(1966年) - 芭芭拉·尤因扮演「天鵝頸伊迪絲」
- 電視電影《最後的入侵》(1966年) - 卡羅琳·莫迪默扮演「伊迪絲」
- 電視劇集《撒克遜黃昏》(1975年) - 簡·哈維扮演「伊迪絲」[9]
注釋
參考資料
- ^ 1.0 1.1 Williams, Ann. Eadgifu [Eddeua] the Fair [the Rich] (fl. 1066), magnate.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 March 2014]. doi:10.1093/ref:odnb/523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Ardagh, Philip. Philip Ardagh's Book of Kings, Queens, Emperors and Rotten Wart-Nosed Commoners.
- ^ Poole, Russell Gilbert. Old English Wisdom Poetry. D.S.Brewer. 1998: 238 [2014-12-20]. ISBN 978-0859915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 ^ Jones, Kaye. 1066: History in an Hour. 2011: 32 [2014-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 ^ Mason, Emma. The House of Godwine: The History of a Dynasty. 2004: 178 [2014-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 ^ Jones, Kaye. 1066: History in an Hour. 2011: 33 [2014-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 ^ Schlachtfeld bei Hastings. Projekt Gutenberg-DE. [27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3).
- ^ Edith oder die Schlacht bei Hastings. Ein Trauerspiel von Mathilde Wesendonck. K. Hofbuchdruckerei zu Guttenberg (Carl Grüninger) in Stuttgart. G. J. Göschen'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Stuttgart 1872.
- ^ Edith Swanneck (Character). [2014-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2).
擴展閱讀
- A History of Britain: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3500 BC - 1603 AD by Simon Schama, BBC/Miramax, 2000 ISBN 0-7868-6675-6
- The German Classics of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Volume 06: Masterpieces of German Literatu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Twenty Volumes by Kuno Francke www
.gutenberg .org /etext /12473 - Great Tales from English History: The Truth About King Arthur, Lady Godiva, Richard the Lionheart, and More by Robert Lacey, 2004 ISBN 0-316-10910-X
- House of Godwine: The History of Dynasty by Emma Mason, 2004 ISBN 1-85285-389-1
- Ancestral Roots of Certain American Colonists Who Came to America Before 1700 by Frederick Lewis Weis, Lines: 176-2, 176A-4, 177-1
- 'Who Was Eddeva?' by J.R. Boyle, F.S.A.; Transactions of East Riding Antiquarian Society, Volume 4 (1896); pages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