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社會主義
人民社會主義(英語:Popular socialism)一詞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含義。
北歐國家
人民社會主義(丹麥語:Folkesocialisme;挪威語:Folkesosialisme)是北歐國家的一個獨特的社會主義流派。在這個背景下,該術語可以被視為一種獨特的意識形態傾向,起源於阿克塞爾·拉爾森於1956年與丹麥共產黨的決裂。拉爾森創建了社會主義人民黨,該黨的定位在共產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之間。在挪威,一個類似的政黨,即社會主義人民黨,也是由反北約/反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力量從工黨分裂而出,並在後來演變為社會主義左翼黨。如今,丹麥社會主義人民黨和挪威社會主義左翼黨都將其意識形態基礎認定為「人民社會主義」。在瑞典,這個術語有時也被使用,曾有一段時間左翼黨的右翼部分討論以丹麥社會主義人民黨作為模範來形成一個政治項目,但最終未能分裂[1][2][3]。
北歐國家的人民社會主義受到綠色政治和民主社會主義的啟發,強調基層民主、社會公正和環境主義。人民社會主義政黨參與民主選舉,以獲得支持並影響政策,但並不將政府的權力視為其主要目標,而是更傾向於在地方層面上通過參與性系統開展工作[3]。
美國
美國人民黨是一個民粹主義的農民-勞工運動,主張累進所得稅、聯邦農業信貸、鐵路、電報和銀行的公有化、八小時工作日、成立勞動組織的權利,以及其他人民社會主義運動典型的要求[4][5]。
東歐國家
東歐的人民社會主義起源於1890年代,旨在與傳統社會民主主義區分開來,基本意識形態模式借鑑了德意志帝國的民族-社會協會。最著名的政黨包括南斯拉夫王國的人民社會黨、羅馬尼亞王國的人民主義者、俄羅斯帝國的人民社會主義者和民粹派,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社會主義」(又稱「人民社會主義」)政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社會黨。這種東歐形式在意識形態上比北歐國家的社會主義更少左傾,嚴格拒絕馬克思主義,並具有一定的修正主義元素。在1920年代,這些政黨作為觀察員黨活躍於社會主義工人國際,但從未成為正式成員,儘管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社會黨後來加入激進和類似民主黨派國際協約,並且其代表在1947年成為自由黨國際的創始成員之一[6]。
德國
人民社會主義(德語:Volkssozialismus)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德意志社會民主工人黨領導人溫澤爾·雅克什在1930年代提出的獨特路線。這一路線受到奧托·施特拉塞爾的啟發,將非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與德意志民族主義結合,作為反抗納粹主義的一種形式。它也受到德國社會民主黨內的威廉·索爾曼等政治家的推動,戰後在德國社會民主黨中依然存在,主要代表是被驅逐者聯合會中的蘇台德德意志人領導人[7][8]。
參考文獻
- ^ Folkesocialisme. 1977 [2015-12-17] –透過Google Books.
- ^ Liberal Politological Institute. Lpi-bg.org. 1995-10-06 [2015-12-17].
- ^ 3.0 3.1 Aage Frandsen. SF har været alt andet end folkesocialisme. Politiken.dk. 2015-01-02 [2015-12-17] (丹麥語).
- ^ America Populist Party: History & Formation.
- ^ Charles Postel. "Populis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Left and Right. Jacobin. 2019-11-25 [2020-05-10].
- ^ Holub, Ondřej. "Na druhé koleji." Vnímání socialismu Československou stranou národně socialistickou. (PDF). Hradec Králové: University of Hradec Králové. 2017: 103 [15 November 2019] (捷克語).
- ^ Der Weg sudetendeutscher Sozialdemokraten in die Regierung. 27 January 2018.
- ^ Jaksch, Wenzel – Kulturstif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