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岸防戰列艦
Адмирал Ушаков | |
---|---|
概觀 | |
艦種 | 岸防戰列艦 |
擁有國 | 俄羅斯帝國 |
艦級 |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岸防戰列艦 |
製造廠 | 俄國聖彼得堡新海軍部船廠 |
下訂 | 1892年初 |
動工 | 1892年11月3日 |
下水 | 1893年11月8日 |
服役 | 1895年2月 |
結局 | 1905年5月28日重傷沉沒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4,971長噸(5,051公噸) |
全長 | 87.3米 |
全寬 | 15.85米 |
吃水 | 5.9米 |
燃料 | 250-400噸燃煤 |
鍋爐 | 燃煤火管鍋爐4座 |
動力 | 直立型三段膨脹式三汽缸複合式蒸汽引擎2座 2軸推進 |
功率 | 5,750匹軸馬力(4,288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16節(30公里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2400海里/10節 |
乘員 | 軍官20人,水手385人 |
武器裝備 | 1891年式45倍徑254公釐(10英寸)炮雙聯裝2座計4門 1892年式45倍徑單裝120 mm(4.7英寸)炮4門 哈奇開斯47毫米3磅速射炮12門 單裝37毫米1磅炮12門 381公釐(15.0英寸)單裝魚雷發射管4具[1] |
裝甲 | 250 mm(9.8英寸) 甲板:25公釐(0.98英寸) 主炮炮塔:178公釐(7.0英寸) 司令塔:200公釐(7.9英寸) |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岸防戰列艦(俄語:Адмирал Ушаков)為俄羅斯帝國建造的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岸防戰列艦首艦,歸入波羅的海艦隊進行服役。日俄戰爭期間,俄國海軍將本艦編入第二太平洋艦隊,並啟程前往旅順港(俄方稱亞瑟港),解救被日本海軍圍困在港內的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主力。但在第二太平洋艦隊依舊在海上航行時,日軍即已攻陷旅順要塞,第一太平洋艦隊已經覆滅;第二太平洋艦隊只能將目的地改為俄國在遠東的另一個軍港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舊稱海參崴)。1905年5月,以逸待勞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在途中對馬海峽堵住了勞師遠征的第二太平洋艦隊,並在對馬海峽海戰(日方稱為日本海海戰)中擊沉本艦。
本艦艦名來源於費奧多爾·費奧多羅維奇·烏沙科夫,為拿破崙戰爭時期的著名俄國海軍將領。
建造背景及概述
十九世紀末,瑞典海軍建造了一系列近岸裝甲軍艦,其設計思路是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沿岸的峽灣複雜地區為基地進行作戰,以猛烈火力摧毀所有靠近的相近噸位的敵人。為了回應瑞典的挑戰,1892年,俄國批准建造2艘岸防戰列艦。本級採用低干舷外形,吃水淺,故此有「熨斗船」的外號;設計目的是作為近岸炮擊,根本就沒打算用來遠航[2]。
按照當時俄國海軍的慣例,軍艦的命名由沙皇來決定。1892年9月6日(俄歷8月24日),海軍部呈遞給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五個候選艦名:「列福爾特海軍上將號(俄語:Адмирал Лефорт)」,「奧爾洛夫-切斯緬斯基伯爵號(俄語:Граф Орлов-Чесменский)」,「克羅文海軍上將號(俄語:Адмирал Кроун)」,「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以及「謝尼亞文海軍上將號」。沙皇最終為本級艦選擇了最後兩個名字。[3]
本艦的主要火力為兩座45倍徑254公釐(10英寸)雙聯裝火炮,一前一後。副炮為4門45倍徑120公釐(4.7英寸)單裝炮。輕型火力包括10門哈奇開斯47毫米3磅速射炮,和12門37毫米炮。艦上還安裝有4具381毫米魚雷發射管,全部位於水線上方[1]。
防護方面,主裝甲帶厚度254毫米,兩端減少為203毫米,下部裝甲帶厚度為127毫米。司令塔前部裝甲為203毫米,後部為152毫米。甲板和中部則是25毫米厚的裝甲甲板。火炮方面,炮座和炮塔垂直部分的防護水平為178毫米,頂蓋則是38毫米。[4]
艦歷
1892年初,俄國海軍正式下達了訂單[5]。7月,聖彼得堡新海軍部船廠開始為本艦開展前期準備工作。11月3日(俄歷10月22日),船廠正式開始動工興建本艦,亞歷山大三世及皇后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出席了儀式[6]。1893年初,雙層船體和艦體框架建造完畢。5月,開始進行防水測試[6]。8月英國公司完成了蒸汽機的製造,10月拆開打包運往俄國[7]。11月8日(俄歷10月27日),本艦下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及皇后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以及海軍部長齊哈喬夫,阿列克謝·亞歷山德洛維奇大公、海軍元帥,以及一批其他人員和外國賓客出席了下水儀式[7]。1894年4月底,推進部分完成。7月10日(俄歷6月28日)和13日(俄歷7月1日),本艦進行海試[8]。由於轉向機構有問題,還有一些別的問題,造船廠只好將本艦重新返工一年,1895年8月又再次進行測試。9月本艦順利完成了12小時測試,錄得16.1節航速紀錄。10月本艦開始安裝主炮炮塔,而火炮本身則要拖延到1897年才安裝上去[9]。
1904年底,日俄戰爭爆發。俄國在遠東戰況不利,原太平洋艦隊旅順分艦隊一直受困於旅順港內,多番突圍均徒勞無功。同年俄國開始抽調波羅的海艦隊的艦艇組成第二太平洋艦隊,由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中將率領,10月8日(俄歷9月25日)起航前往旅順,企圖解救第一太平洋艦隊[10]。本級3艦因為只針對波羅的海近海設計,適航性較差,不適合遠洋作戰,羅傑斯特文斯基一開始並沒有將其挑選入自己的隊伍[11]。
俄國海軍部憂慮第二太平洋艦隊實力不夠,於是半路上又命令尼古拉·涅鮑加托夫海軍少將組成第三太平洋艦隊前往支援[12]。這次3艘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都隨隊出征;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在戰隊內序列第4[13]。第二、第三太平洋艦隊會合後,第三太平洋艦隊改稱第三戰列艦戰隊[14]。羅傑斯特文斯基很反感這些設計過時的老艦,將這些難堪大用的老艦稱之為「懸掛在我脖子上的磨盤」[15]。
5月27日,當天俄軍的作戰序列是第一戰列艦戰隊、第二戰列艦戰隊、涅鮑加托夫率領的第三戰列艦戰隊,後面是醫院船、運輸船、修理船等,由輕型艦艇護衛[16]。在面對日軍巡洋艦的偵察壓迫時,羅傑斯特文斯基發出了自相矛盾的命令,導致第二戰列艦戰隊脫離了主戰列。中午前後東鄉平八郎海軍中將率領的聯合艦隊,截住了北上的俄國艦隊,對馬海峽海戰爆發。羅傑斯特文斯基發出命令企圖讓孤懸在外的第二戰列艦戰隊返回戰列,這一命令引起了更大的混亂,航速較快的第二戰列艦戰隊被迫減速,而跟在後面的第三戰列艦戰隊也要為騰出位置而減速甚至停車,俄軍戰列陷入一片混亂[17]。就在這時候日艦逼近炮擊,雙方展開混戰。第一、第二戰列艦戰隊向日軍的戰列艦射擊,第三戰列艦戰隊則瞄準了日軍的裝甲巡洋艦,對八雲、淺間、日進造成一定損傷[18]。此後日艦專注於攻擊第一、第二戰列艦戰隊,排在隊伍末尾的第三戰列艦戰隊射程不夠,無甚作為[19]。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經過白天的戰鬥已經受到重創[20]。傍晚時分,此時俄軍戰列已經凌亂不堪,身負重傷的亞歷山大三世號找到並加入了涅鮑加托夫的隊列,排在阿普拉克辛海軍大將號後方,但不久即受到日軍驅逐艦魚雷攻擊沉沒。因為此一緣故,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在夜間航行時掉隊,沒有受到日本魚雷攻擊,單獨前行[20]。
28日上午,聯合艦隊在竹島西南方接受涅鮑加托夫率領的4艘主力艦後,開始着手拖帶工作。14:00左右,作業期間日艦磐手發現南方有煤煙接近,立即發出信號通知[21]。15:03磐手、八雲兩艦展開追擊。另一方面,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發現日軍聚集的大部隊,立即掉頭向南逃走。17:00過後兩艘日艦將距離拉近至1萬5000米,並發出勸降信息。17:10第二戰隊司令島村速雄海軍少將下令升起作戰旗。17:30磐手距離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約9000米時,首先開始炮擊,稍後八雲加入。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奮起反擊,並同時轉向西面。磐手、八雲兩艦為了截擊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而轉向西南,同時以左舷火力進行猛烈射擊。17:40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的反擊開始減弱。磐手、八雲兩艦繼續遞近射擊,18:07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升起濃烈的煤煙,從艦艉開始下沉,18:10右傾沉沒。沉沒位置在隱岐正西約60海里[21]。磐手、八雲兩艦放下小艇救助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的落水者,乘員422人中有339人獲救[20]。
歷任艦長
- 01.1893-09.1893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比里廖夫(俄語:Бирилёв, 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 04.09.1893-23.05.1894 — 軍銜不詳 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涅夫拉任(俄語:Невраж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 23.05.1894-06.12.1894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亞歷山大·尼科拉耶維奇·帕列那戈(俄語:Паренаго,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 06.12.1894-01.1898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舍斯塔科沃(俄語:Шестак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Павлович)
- 01.1898-03.1900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康斯坦丁·馬特韋耶維奇·安德列耶夫(俄語:Андреев, Константин Матвеевич)
- 03.1900-09.1902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亞歷山大·尼科拉耶維奇·赫拉布羅斯京(俄語:Храброст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 09.1902-12.1904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弗拉基米爾·尼科拉耶維奇·米克盧哈(俄語:Миклуха, 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
- 12.1904-01.1905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維托利德·柳德維戈維奇·巴爾希(俄語:Барщ, Витольд Людвигович (и. о.))
- 12.1904-05.1905 — 一等海軍校官(海軍上校) 弗拉基米爾·尼科拉耶維奇·米克盧哈(俄語:Миклуха, 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
同級艦
注釋
- ^ 1.0 1.1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2008, p. 21
- ^ Richard Hough, Kindle version, position. 1833
- ^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2008, pp. 69-70
- ^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2008, p. 17
- ^ «Адмирал Ушаков», 1996, pp. 69-70
- ^ 6.0 6.1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2008, pp. 37-38
- ^ 7.0 7.1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2008, p. 39
- ^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2008, p. 41
- ^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2008, pp. 44-45
- ^ 查攸吟,日俄戰爭,p.282
- ^ 日露戦爭戦利 海防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最後訪問日期:2017年5月22日
- ^ 查攸吟,日俄戰爭,pp. 317-318
- ^ 日本海大海戦史,p. 100
- ^ 日本海大海戦史,p. 97
- ^ 查攸吟,日俄戰爭,p. 321
- ^ Richard Hough, Kindle version, position. 2507
- ^ Richard Hough, Kindle version, position. 2535
- ^ Richard Hough, Kindle version, position. 2631
- ^ Richard Hough, Kindle version, position. 2731
- ^ 20.0 20.1 20.2 #日本海大海戦史,p. 225
- ^ 21.0 21.1 #日本海大海戦史,pp. 223-224
參考文獻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New York: Mayflower Books. 1979. ISBN 0-8317-0302-4.
- Grove, Eric. Big Fleet Actions. London: Brockhampton Press. 1998.
- Hore, Peter. Battleships. Anness Publishing Ltd. 2005. ISBN 0-7548-1407-6.
- Hough, Richard. The Fleet That Had to Die (English edition), Kindle version. Endeavour Press. April 8, 2015. ASIN B00VUZLSN2.
- Грибовский В.Ю., Черников И.И. Броненосец «Адмирал Ушаков».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Судостроение. 1996. ISBN 5-7355-0356-1.
- Молодцов С. В. Броненосцы типа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Судостроение. 1985.
- Грибовский В.Ю.,; Черников И.И. Броненосцы типа «Адмирал Сенявин».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ЛеКо. 2008. ISBN 5-902236-42-8.
- 國立國會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國立國會図書館
-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公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 日本海海戦戦果(明治38年5月27・28日)戦場に現はれたる敵艦数38隻中. Ref.C14120009600.
- 查攸吟. 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7-10167-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