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形宏觀區域
中國地形宏觀區域、又譯中國宏觀區域、宏觀區域理論是由美國人類學家施堅雅提出的分析模式及理論(因此又稱施堅雅模式),依主要大河流的排水盆地及其他會影響旅行的地理因素,將漢地劃成九大區, 並主張這九大區域在環境、經濟資源、文化及相互依賴及偶時獨立的眾面向來說,有相當不同的特性。 [1] 這在其主要論文「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中在解釋城市地位升降的原因、區域發展與中心城市的關係中對相關研究有關鍵影響。[2][3][4][5][6][7]該理論及分析方式又稱為「施堅雅模式」。[8][9]
19世紀中國
施堅雅及其學派主張在中國現代化之前,中國的交通體系主要是受限於地形宏觀區域的限制,因此地形宏觀區域同時也相當於19世紀的社會經濟宏觀區域。這些區域包括[10]
- 10 中國東北區 Northeast China
- 20 中國華北區 North China
- 30 中國西北區 Northwest China
- 40 長江上游區
- 50 長江中游區
- 60 長江下游區
- 70 東南沿海區 (約包括 福建, 廣東東部, 浙江南部, 及台灣)
- 80 嶺南區,[11]
- 90 雲貴區;
20世紀中國
施堅雅認為20世紀中國的九個社會經濟宏觀區域的核心沒變,只在範圍上和19世紀的有些許差異.[10]
參見
引用書目
- ^ Joseph Needham, Francesca Bray, Hsing-Tsung Huang, Christian Daniels, Nicholas K. Menzies (1984)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ISBN 0-521-63262-5
- ^ George William Skinner; 陳橋驛.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中華書局. 2000 [8 January 2013].
- ^ Linda Cooke Johnson.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8 January 2013]. ISBN 978-7-208-05589-6.
- ^ They were described in Skinner's landmark essays in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77), G.W. Skinner (ed.) (1977)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世界漢學. 中國文化硏究所. 1998 [8 January 2013].
- ^ 趙毅. 明清史抉微.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 [8 January 2013]. ISBN 978-7-206-05439-6.
- ^ 史学理论研究. 世界歷史雜誌社. 1992 [8 January 2013].
- ^ 任放, 2004, 施堅雅模式與中國近代史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 ^ 劉招成 , 2003, 施堅雅模式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 ^ 10.0 10.1 "A note regarding the Physi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Macroregions of Chin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G. William Skinner, Mark Henderson, and Zumou Yue
- ^ Robert Marks (1997) "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59177-5
外部連結
中國地形宏觀區域的相關地圖及資料有相關的GIS Shapefile 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可在哈佛中國歷史GIS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