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
基本資料 | |
類型 | 植物園 |
位置 | 中國昆明市盤龍區藍黑路132號 |
座標 | 25°08′02″N 102°44′31″E / 25.1339867°N 102.7418331°E |
營運者 | 中國科學院 |
網站 | www |
地圖 | |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簡稱「昆明植物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植物學與植物化學領域綜合性研究機構。所訓為「原本山川,極命草木」。建有昆明植物園和麗江高山植物園兩個科學植物園。[1]
歷史沿革
前身是靜生生物調查所和雲南省教育廳於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北郊黑龍潭畔、元寶山下[2]。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胡先驌擔任首任所長。1950年4月轉屬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3年3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9年4月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3]。
1987年1月1日正式成立民族植物學研究室,3月在西雙版納舉辦了中國首屆民族植物學講習班[4]。1999年,昆明植物研究所第一批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2]。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重大工程項目已經於2007年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建成並投入試運行[5][6]。
2014年,昆明植物研究所與護膚品牌「植物醫生」達成深入合作夥伴關係,聯合成立「植物醫生護膚研發中心」[7]。
根據2016年度雲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新聞發布會的數據,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產物研究中心[8]。
研究生教育
截至2017年,昆明植物研究所有生物學和藥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培養點,下設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藥物化學和藥理學4個二級博士培養點和對應碩士培養點,並在生物工程和藥學2個專業型碩士培養點招生[8]。
科研成果
此章節需要擴充。 (2019年9月1日) |
1982年,研究所成功人工栽培出雲南有名的特產——食用菌珍品竹蓀[9]。1984年,研究人員利用植物細胞組織培養技術,在國內首次培育出茶花育種新材料——金花茶的小苗,並移栽成功[10]。
所管機構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管理有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該種質庫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和雲南省共建,始於1999年吳征鎰所提呼籲,該種質資源庫於2004年開始建設[11],2005年正式開工,2007年建成並投入運行[12]。截至2021年9月[update],該種質資源庫保存有植物種子10601種、85046份,占據中國種子植物物種總數的36%[11]。
歷任領導
- 歷任所長
# | 姓名 | 任期 |
---|---|---|
1 | 胡先驌 | 1938年—1950年 |
2 | 蔡希陶 | 1950年—1958年 |
3 | 吳征鎰 | 1958年—1983年 |
4 | 周俊 | 1983年—1990年 |
5 | 孫漢董 | 1990年—1995年 |
6 | 許再富 | 1995年—1997年 |
7 | 郝小江 | 1997年—2005年 |
8 | 李德銖 | 2005年—2014年 |
9 | 孫航 | 2014年—2023年 |
10 | 普諾·白瑪丹增 | 2023年— |
參見
參考
-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简介. 2021-05-31 [2022-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3).
- ^ 2.0 2.1 昆明植物所: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植物学研究基地. 科學時報. 2005年7月28日 [2019年9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9月26日).
-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简介. 中國科學院. 2019年3月29日.[永久失效連結]
- ^ 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独树一帜. 人民日報. 1987年5月7日: 第3版.
- ^ 科技平台 企业创新的支点. 人民日報. 2009年9月2日: 第9版.
- ^ 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人民日報. 2008年1月21日: 第5版.
- ^ 中科院昆植所植物医生研发中心:每款护肤品都有核心科技. 中華網. 2018年8月21日 [2019年9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9月11日).
- ^ 8.0 8.1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已建成世界最大天然产物实验室. 昆明: 人民網. 2017年6月6日 [2019年9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17日).
- ^ 人工栽培竹荪. 人民日報. 1982年8月26日: 第2版.
- ^ 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金花茶成功. 人民日報. 1984年5月11日: 第3版.
- ^ 11.0 11.1 王長山、岳冉冉、周磊、宋晨. 这里,种子可活千年——走进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COP15新聞中心. 2021-10-07 [2021-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2) (中文).
- ^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2015-01-13 [2021-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