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原名《打敗美帝野心狼》。創作於1950年,由麻扶搖作詞,周巍峙作曲[1]

創作經過

1950年夏,為準備參加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炮兵第一師26團5連開赴鴨綠江邊整裝待命。在5連召開的表決心大會上,戰士們紛紛表下決心。連指導員麻扶搖將戰士們的誓言記錄下來,後幾經修改補充,寫成了一份詩歌形式的決心書,其中除「橫渡鴨綠江」「中華好兒女」「抗美援朝鮮」三句外,其餘部分與現行版本相同[2]

據麻扶搖回憶:「當時我並未意識到在創作什麼,更沒想到是在創作歌詞,只是由於烈火在胸中燃燒,感到不吐不快。寫畢即感到心舒氣暢,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滿足。」在全團出國作戰誓師大會上,麻扶搖代表連隊發言,這份決心書作為開場白,受到熱烈歡迎。當時,5連有一位文化教員為這首詩譜了曲,並在全連教唱(與現今版本曲調不同)[3]

與此同時,新華社隨軍記者陳伯堅在志願軍入朝前到麻扶搖所在部隊進行採訪,在採訪時陳伯堅發現了麻扶搖所作的詩句,將其收入一篇題為《記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幾個戰士的談話》的戰地通訊中,略作改動後於1950年11月26日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時任文化部藝術局副局長的音樂家周巍峙從《人民日報》上看到這首詩,當天就譜出了曲,同時把「抗美援朝鮮」改為「抗美援朝」,並以詩中最後一句「打敗美帝野心狼」為題,署名「志願軍戰士詞、周巍峙曲」。

歌曲發表後,周巍峙總覺得歌名不夠理想。恰在這時,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旅大市委主辦的《民主青年》雜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戰歌》為題發表了這首歌曲,周巍峙受到啟發,將這首歌曲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1951年4月10日,《人民日報》以《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歌名再次發表了這首歌曲[4]

1965年6月,中國政府發起抗美援越,派遣援越志願部隊再度出境同美軍作戰。援越志願軍繼續沿用這一歌曲作為軍歌,除將歌詞中的「鴨綠江」替換為「友誼關」,將「抗美援朝」替換為「抗美援越」外,其餘部分與朝鮮戰爭時期歌詞相同。

反響

周巍峙作曲的版本發表後,即傳遍大江南北,歌曲也在志願軍內流行開來。然而起初詞作者麻扶搖卻並不認為歌詞就是自己寫的。直到1953年,當時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部中國文聯共同開展對1949年至1952年間產生的群眾歌曲的評獎活動,《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被評為一等獎,為了給作者頒獎,有關部門幾經周折,終於從志願軍炮兵某團尋到了他。此後,各種報刊登載這首歌曲時,詞作者一律改署為「麻扶搖」。

1951年4月2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通知規定,以國歌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兩首歌曲作為全國人民五一勞動節遊行的基本歌曲。

自20世紀50年代問世至今,《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也成為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歌曲。

在朝鮮牡丹峰樂團慶祝祖國解放戰爭勝利59周年的演出中,牡丹峰樂團用中朝雙語演唱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以紀念中朝並肩戰鬥的歷史[5]

參考文獻

  1. ^ 袁永生,沈鶴翔主編. 志愿军老兵回忆录 第4卷.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13.07: 249–250. ISBN 7-5614-6907-1. 
  2. ^ 《志愿军战歌》诞生记. 光明網. 2007-08-02 [2015-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3. ^ 麻扶搖.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诞生:先有诗后有歌. 中新網. 2010-11-01 [2015-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4. ^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前后. 中新網. 2011-03-09 [2015-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5. ^ 牡丹峰乐团战胜节公演-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土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