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下吉辛-哈拉興

座標48°05′32″N 11°33′38″E / 48.09222°N 11.56056°E / 48.09222; 11.5605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下吉辛-哈拉興
州府 慕尼黑
經緯度: 48°05′32″N 11°33′38″E / 48.09222°N 11.56056°E / 48.09222; 11.56056
面積: 8.0567km²
人口: 52452人 (2014年12月31日)[1]
人口密度: 6,510人/km²
郵政編碼: 81543, 81545, 81547
電話區號: 089
地圖
地圖

下吉辛-哈拉興 於慕尼黑的位置

下吉辛-哈拉興(德語:Untergiesing-Harlaching)是德國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市轄第18區。這裡曾經有着清晰的社會結構分野:老哈拉興為金領階層、新哈拉興為中低收入階層以及下吉辛為傳統的工人階級街區,但這些印記如今已逐漸消失。總體而言,區內有大量的專業雇員。通過人口金字塔則表明該區即將迎來人口老齡化

方位

下吉辛

市分區德語Stadtteil下吉辛位於伊薩爾河東岸的西北部,並沿洪堡街與市轄區奧-海德豪森相鄰。往東北和東部的吉辛山和馬丁·路德街形成與市轄區上吉辛-雉雞園的邊界,然後再大致往東南沿泰根湖公路德語Tegernseer Landstraße直至聖奎林廣場。在那裡,區界沿索葉霍夫街轉了個彎,然後在曼格法爾廣場德語Mangfallplatz旁經由彼得·奧欽格街移回至泰根湖公路。在995號高速公路德語Bundesautobahn 995的泰根湖公路出入口,邊界會繼續向西南方向沿佩拉赫人工林德語Perlacher Forst的北緣伸展。在埃希特哈爾街則可從下吉辛過渡到哈拉興。

哈拉興

市分區哈拉興坐落於慕尼黑東南部、伊薩爾河右岸的高層階地上,並以此形成其西部邊界。向南則結束於與格林瓦爾德接壤的市界。在東南部,市界是沿着位於慕尼黑、格林瓦爾德下哈興戴森霍芬之間的非建制地區——佩拉赫人工林的森林邊緣伸展。往東北和北部是毗鄰市分區下吉辛,並與它共同組成了市轄第18區下吉辛-哈拉興。第18區的範圍還包括伊薩爾河和弗勞歇德語Flaucher綠地東側、位於塔爾基興邊界旁的坡緣下部,自伊薩爾河的土地恢復德語Renaturierung以來,這一地段連同海拉布倫動物園形成了城市重要的休閒及康樂場所。

歷史

下吉辛

奧的磨坊引水槽

不同於上吉辛,下吉辛的大部分地區直至19和20世紀才逐漸興起。此前,自15世紀以來,僅在河岸林德語Auwald周邊有人居住,此外還有一些個別建築(主要為磨坊)分布在奧的磨坊引水槽德語Auer Mühlbach沿岸。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磨坊是位於現綠森林體育場下方、即如今烘焙磨坊電站德語Kraftwerk Bäckermühle旁的烘焙藝術磨坊德語Kunstmühle,它是在957年的一份契據中被首次提及,其中記載有貴族沃夫特雷吉爾(Wolftregil)將吉辛的磨坊以及配套用地移交予弗賴辛主教。

直到慕尼黑市轄區在1909年進行重新劃分後,上吉辛和下吉辛才結合在一起並組成市鎮吉辛。此前「下吉辛」這一稱謂常被諾克赫貝格德語Nockherberg下面的定居點所使用,後者在被併入慕尼黑之前是歸另一市鎮管轄。

具有下吉辛早期特徵的小型旅社(工人住房)仍可零星的在皮格斯海姆街找到,這條街道是得名於宮廷銀行家弗朗茨·安東·皮格拉姆(Franz Anton Pilgram)所建造的皮格拉姆斯海姆城堡(Schlösschen Pilgramsheim)。馬耶舍皮具廠(Mayersche Lederfabrik)同樣設於此街上,它成立於1808年並在1930年結業,是吉辛首個大規模的工業化企業。如今那裡設有於1930年至1931年落成、按新即物主義風格建造的慕尼黑居民區建築。

哈拉興

聖安妮教堂
聖家堂
1700年的哈拉興地圖
約1790年的哈拉興城堡繪畫
以馬忤斯堂的塔樓

通過對哈拉興地區的考古發現證明,當地的首個人類定居點可以追溯至鐵器時代。從多個不同時代的出土墓葬則表明當地的聚落雖然稀疏,但仍持續有凱爾特人在此定居。這個地方是在1150年左右以「Hadaleichingen」的名義被首次以書面提及。這一名稱源自一位(開發者)的人名「Hadaleih」。據信,大約在公元600年有一位日耳曼部族領袖創立或接管了定居點,自此便使用了他的名稱。最新的派生詞研究是將指代林中空地德語Waldlichtung的術語「Harlachen」聯繫在一起,並基於一個虛擬的「-ing」地名的假設。然而針對這一理論有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即名稱最早的存在形式並非「Harlach-」而是「Hadaleih-」,以及變體「Hadelaich-en、Hadelah-ingen」和「Hadelich-ingen」。

歷史地方中心位於哈拉興山畔的聖安妮教堂德語Wallfahrtskirche St. Anna (Harlaching)周邊,這是作為泰根湖修道院德語Kloster Tegernsee所屬的資產在1186年首次得到書面證實。為數不多的幾座房屋是被森林和草場所包圍。教堂附近其後建有哈拉興城堡(Harlachinger Schloss),於1796年被焚毀,並不復存在。首個帶有固定世襲法庭德語Patrimonialgericht的市鎮架構於1818年出現,它是由蓋瑟爾加斯泰格德語Geiselgasteig、哈特豪森、黑拉布倫德語Hellabrunn勞夫措恩德語Laufzorn、席本布魯恩和沃恩布倫德語Wörnbrunn等村落所共同組成。隨後哈拉興也在一段短時期內成為市鎮吉辛的一部分。至1854年10月1日,這一地區大約有50位居民,並在當時已是熱門的郊遊目的地(如門特施魏格農莊德語Gutshof Menterschwaige),最終作為市分區被併入慕尼黑[2]

從大約1900年起,在原先的農業用地上開始加快了建設的步伐。率先設立的是根據建築師加布里爾·馮·塞德爾德語Gabriel von Seidl馬克斯·利特曼德語Max Littmann的設計、建於前城堡用地上的哈拉興花園城(Gartenstadt Harlaching),至今仍保持了其綠色的特徵。由同一家公司興建的門特施魏格別墅區德語Villenkolonie Menterschwaige跟隨其後也在伊薩爾河高岸旁落成。1910年,經過與市鎮格林瓦爾德和眾多地產業主的長期談判後,往來於慕尼黑市中心至格林瓦爾德集市廣場之間的電車線路以「伊薩爾河谷外線」(如今的15/25路)的名義正式開通。因此,進入弗勞歇和格林瓦爾德之間的伊薩爾河谷進行周末郊遊的遊客人數驟增,同時也促進了當地人口密度的增長。1911年,位於伊薩爾河漫灘的海拉布倫動物園也開門迎客,這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包含門特施魏格的老哈拉興是根據如今的田園城市理論所興建,其廣泛分布和典型的別墅區代表了慕尼黑最高的租金水平。位於老哈拉興西北側的新哈拉興則自1920年左右,開始闢為簡易單戶住宅和主要為福利性多層住宅的鬆散建築,例如新哈拉興低矮定居點德語Flachsiedlung Neuharlaching。作為20世紀的社會保障住房項目,那裡也建有「帝國小型定居點」。在納粹主義時期也跟隨在其附近建造了供第一次世界大戰參與者居住的所謂「前線戰士定居點」、以及供1923年啤酒館政變參與者居住的所謂「老戰士定居點」。此外,供納粹黨下屬國家物資管理局員工居住的公寓亦設於附近。1945年以後,這些都作為麥格勞軍營德語McGraw-Kaserne的組成部分被美國陸軍接管。此外,老哈拉興的部分房屋也被美國陸軍扣押,以安排駐紮在那周邊的隨軍家屬住宿,該地區被圍起來並僅可經由守衛通道進出。直到1954年,當美國人定居點德語Siedlung am Perlacher Forst佩拉赫人造林德語Perlacher Forst落成後,哈拉興地區才從鐵絲網中解脫出來。自1956年起,美軍每年都會在美國人定居點舉辦「小型啤酒節(Little Octoberfest)」,這項傳統即便是在美國撤軍後仍由德國雜耍藝人維持至2005年。從1959年至1965年間,市立哈拉興醫院德語Klinikum Harlaching在一片古樹林立的公園用地中建成,那裡曾是一座市立療養院的舊址。這家醫院配備了所有必要的部門,以保證醫療和醫藥的基本服務。它自1970年代成為慕尼黑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並且是區內最大的雇主,主要提供服務行業的工作崗位。同樣自1970年11月1日起,市立哈拉興醫院從一開始便通過ADAC配備了救援直升機克里斯托弗1號德語Christoph 1,這是德國首架長期服役的救援直升機。在兩德統一和美軍於1992年慕尼黑撤出慕尼黑後,慕尼黑警察局的各部門開始遷入麥格勞軍營,原軍方家屬在美國人定居點內的住宅有部分被轉化為保障性住房,另一部分則被投放至自由住房市場。哈拉興的發展日益稠密,尤其是因為自1970年代以來有許多單戶及雙戶別墅被拆除並以公寓設施所取代。新哈拉興的城市面貌如今已通過大量的新建築得到改變,其分野也因日益密集發展的老哈拉興而變得模糊。

在宗教生活方面,哈拉興共設有三個天主教堂區和一個福音派社區。聖安妮教堂是附屬於天主教堂區聖家堂德語Heilige Familie (München)的一個分支堂,後者是在1931年作為慕尼黑的首個「現代化」堂區聖堂而落成;隨後聖母無玷堂也於1945年在其堂區範圍內、即位於伊薩爾河坡緣旁的瑪利亞隱館德語Marienklause下方落成;而1964年則在鄰近上吉辛邊界處新增了聖海倫娜堂區。福音派社區以馬忤斯堂德語Emmauskirche (München)是在1940年設立。

人口統計

哈拉興的核心區域

(截至每年12月31日)

年份 人口 外國人(比例) 面積
(km²)
人口密度
(每km²)
來源及其它數據[3]
2000 46,153 8,717 (18.9 %) 8.0596 5,726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1 46,580 8,892 (19.1 %) 8.0596 5,779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2 46,495 8,949 (19.2 %) 8.0596 5,769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3 46,706 9,149 (19.6 %) 8.0602 5,79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4 46,462 8,979 (19.3 %) 8.0590 5,765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5 46,857 9,196 (19.6 %) 8.0590 5,814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6 48,075 9,337 (19.4 %) 8.0620 5,963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7 48,990 9,659 (19.7 %) 8.0686 6,072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8 49,391 9,765 (19.8 %) 8.0566 6,131 慕尼黑統計年鑑200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09 48,911 9,263 (18.9 %) 8.0566 6,071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0 49,502 9,574 (19.3 %) 8.0566 6,144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1 50,455 10,179 (20.2 %) 8.0566 6,263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2 51,180 10,649 (20.8 %) 8.0566 6,353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3 51,937 11,400 (21.9 %) 8.0567 6,446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014 52,452 11,839 (22.6 %) 8.0567 6,510 慕尼黑統計年鑑20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政治

下吉辛-哈拉興上一次的區議會德語Bezirksausschuss選舉是在2014年3月16日。其議席分配如下:基社盟9席、社民黨8席、綠黨6席、自選協德語Bundesverband Freie Wähler Deutschland1席以及自民黨1席[4]。在下吉辛-哈拉興共40245名符合投票資格的居民中,有17837人行使了自己的表決權,選民投票率約為44.3%。

參考文獻

  • Thomas Guttmann (Hrsg.): Giesing: Vom Dorf zum Stadtteil. Beiträge zur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Giesings und Harlachings, MünchenVerlag (vormals Buchendorfer Verlag), München 2004, 4. Auflage, ISBN 978-3-927984-04-2
  • Andreas Grad: Harlaching, vom Miocän bis heute, München 1974. 4° Mon. 5 917
  • Dorle Gribl: Harlaching und die Menterschwaige – Vom Edelsitz zur Gartenstadt. Buchendorfer/MünchenVerlag GmbH: München 2004. ISBN 3-937090-05-3
  • Karl, Willibald (Hrsg.): Giesinger Köpfe. 50 Lebensbilder aus zwei Jahrhunderten, Volk Verlag, München 2008, ISBN 978-3-937200-55-2
  • Greipl, Egon Johannes (Hrsg.): Münchner Lebenswelten im Wandel. Au, Haidhausen, Giesing 1890-1914, Volk Verlag, München 2008, ISBN 978-3-937200-51-4

注釋

  1. ^ Die Bevölkerung in den Stadtbezirken nach der Einwohnerdichte am 31.12.2014[永久失效連結] (PDF; 424 kB). Statistisches Amt der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1. November 2015.
  2. ^ Wilhelm Volkert (Hrsg.), Handbuch der bayerischen Ämter, Gemeinden und Gerichte 1799–1980, München: C.H.Beck’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1983, (德文)  Seite 601
  3. ^ Archiv Stadtteilinformatione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02-11.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22. Juni 2014.
  4. ^ Wahl des Bezirksausschusses – Stadtbezirk 18 – Untergiesing-Harlach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andeshauptstadt München. Abgerufen am 15. Juni 20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