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島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島事件中鼓動自衛隊員發動政變的三島由紀夫(1970年11月25日)

三島事件(みしまじけん),是發生於1970年(昭和45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為了促成修憲鼓勵自衛隊發動政變未遂,最終切腹自殺身亡的事件[1]。由三島擔任隊長的「楯之會日語楯の会」成員也有參加,而別名盾之會事件(たてのかいじけん)。[2][3]

此事帶給日本社會相當大的衝擊,在日本國內外都予以即時報導。[4][5]。警視廳於2016年舉辦的「警視庁創立140年特別展 みんなで選ぶ警視庁140年の十大事件」投票中此事件排行第29名(警視庁職員中排名第52位)[6]

概述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讚賞,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三島1965年以自己的小說《憂國》為藍本自編自演的同名電影預示了他的結局。影片中一位忠於天皇日軍大尉在1936年的政變失敗後切腹自殺。1968年,三島組織了自己的私人武裝組織——「盾會」,聲稱要保存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並且保衛天皇。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三島於1970年11月25日將他政變的計劃付諸實施。當天三島交付了《豐饒之海》的最後一部《天人五衰》最終章原稿,並指示將過去發表的「異類主題短篇小說」集結成書《殉教》[7]。 1970年(昭和45年)11月25日,三島帶領4名盾會成員到東京市谷駐屯地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今東部方面隊),以「獻寶刀給司令鑑賞」為藉口進入總監益田兼利日語益田兼利中將的辦公室,將其綁架人質

隨後三島在總監部陽台向800多名自衛官發表演說,呼籲「放棄物質文明的墮落,找回古人純樸堅忍的美德與精神,成為真的武士」,隨他發動兵變,推翻「禁止擁有軍隊」的《日本國憲法》,「使自衛隊成為真的軍隊」以保衛天皇和日本的傳統,但是沒有人響應,甚至大聲嘲笑三島是瘋子。

三島隨後從陽台退入室內,按照日本傳統儀式切腹自殺。三島由紀夫在額際繫上了寫著「七生報國」字樣的頭巾,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個很大的傷口,腸子從傷口流出來。隨他同來的兩位盾會成員之一的森田必勝用名刀「關孫六」為三島進行介錯,但因害怕手軟連砍三次都未能斬下他的頭顱,三島由紀夫忍著痛楚,沉吼低呼著:「再砍!再砍!使力!」,第四次介錯改由學習過居合道的盾會成員古賀浩靖執行,終於成功。之後森田必勝也切腹自殺(亦是由古賀浩靖進行介錯)[註 2]。其它三名成員依「委託殺人罪」各判處四年的有期徒刑。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時,不少作家趕到現場,只有川端康成獲准進入,但沒見到屍體。這個事件讓川端很受刺激,他對學生表示:「如果當初諾貝爾獎不是我得到而是由三島得到,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三島自殺之後17個月,川端也選擇打開煤氣開關自殺,未留下隻字遺書。兩人相繼自殺衝擊日本文壇。

早在一個月前的十月,三島在美國紐約舉辦個人照攝影展,標題「薔薇刑」,紐約大學教授好友參展並作評,在三島自盡後這位美籍好友教授分析三島動機:他認為三島心中過於的愛國主義意識形成「救國妄念」遺害三島,他認為攝影展裡三島照片,大量模仿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徒被迫害刑求模樣,就已經透露他想為武士道殉道的企圖。但是,三島由紀夫曾寫過《武士道と軍國主義》一文對軍國主義加以批判,認為那與近代化、工業化同樣都是由西洋傳來,並非日本原有的東西。他所追求的是「自己尊敬、自己犠牲、自己責任」的武士道精神,而對軍國主義加以反對,可見三島是個思想極端保守的激進復古民族主義人士。[10]:407-445

反應

政府

11月26日,也就是事發第二天,一束菊花被悄悄放在總監辦公室前,但不到一個小時就被高級官員清理掉。隨後,根據駐東京及其周邊地區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內部的問卷調查(隨機抽取1000人),大多數成員回答「認同三島先生的想法」,還有人說「引起很大共鳴」,這次調查一定程度引發了防衛省內支持和平憲法官員的恐慌。[11]當警方採訪熟悉三島由紀夫的年輕自衛隊高管時,發現他們對三島的同情程度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並且正在認真思考日本的防衛問題。[12]

事件發生三年後的1973年秋天開始,防衛省總務局將「遵守日本憲法和法律法規」這句話加入了自衛隊的服役誓詞中,此前這句話只寫在國家公務人員的誓詞中。[13]

高校

曾與三島由紀夫進行過辯論會的東京大學全共鬥東大駒場校區打出了「紀念三島由紀夫」的橫幅表示哀悼。京都大學等學校也打出了紀念三島由紀夫的橫幅以及舉辦「悼念三島由紀夫」的讀書會。

京都大學游擊隊指揮瀧田修說:這對我們左派來說是意識形態上的失敗。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像這樣將自身置於危險之中,三島事件非常令人沮喪。

文壇

三島的密友、具有類似思想的作家和評論家將三島事件的意義理解為死諫。就連與三島不同思想傾向的作家也以超越意識形態的公正審美眼光表達了對三島文學作品的敬畏,正如川端康成在現場的評論一樣,表達了對三島獨特才華的讚美,不乏對三島死亡表示遺憾的聲音。

媒體

澳洲《金融評論報》指出,「將三島由紀夫之死與日本普遍存在的極端民族主義和有組織犯罪聯繫起來,不僅是對三島由紀夫的誤解,也是對現代日本的誤解。」評論認為三島死於戰後現代日本和傳統日本文化的結構性衝突。

德國《世界報》報道稱,「三島切腹犧牲體現了詩人精神的純潔性。」[14]

英國《金融時報》稱,「無論是瘋狂還是理智,他(三島)所樹立的榜樣,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將對日本不少年輕人產生強大的影響。」

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等各大報紙對這一事件的語氣幾乎一致追隨防衛省長官中曾根康弘和首相佐藤榮作當天發表的言論,對三島由紀夫的行為進行了批評。認為三島發動的是反民主的瘋狂行為,永遠不會被容忍。

注釋

  1. ^ 在《檄文》中,那些自我否定而對憲法獻媚的自衛隊軍官被稱作為「自我褻瀆者」(日語:自ら冒渎する者[9]
  2. ^ 其實當時森田渾身乏力,僅將脅差淺淺地刺入,沒有讓內臟流出,所以不能算切腹。

參考資料

  1. ^ 三島事件. kotobank (日語). 
  2. ^ 「終章 『三島事件』か『楯の會事件』か」(保阪 2001,第303-322頁)
  3. ^ 高橋新太郎「『楯の會』事件裁判」(舊事典 1976,第247-248頁)
  4. ^ 「第一章 三島の自決はどう捉えられてきたか」(柴田 2012,第16-35頁)
  5. ^ 「春の雪 ■第一回公判」(裁判 1972,第20-59頁)
  6. ^ 「警視庁創立140年特別展 みんなで選ぶ警視庁140年の十大事件」アンケート結果 第11位から50位まで 更新日:2016年3月31日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警視庁ホームページ)
  7. ^ 「最後の電話」(ポリタイア 1973年6月號)。小島 1996,第8-24頁、群像18 1990,第78-88頁
  8. ^ 「無題」(市ヶ谷駐屯地にて演説 1970年11月25日)。36巻 2003,第682-683頁、日録 1996,第418-420頁、小室 1985,第186-189頁、三島由紀夫演説文. [2015-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7). 
  9. ^ 日語檄 (三島由紀夫)」(市ヶ谷駐屯地にて撒布 1970年11月25日)。36巻 2003,第402-406頁、保阪 2001,第18-25頁
  10. ^ 唐月梅. 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5年. ISBN 9787510830372. 
  11. ^ 「第五章 三島事件の波紋」(再訂 2005, pp. 185–215)
  12. ^ 「XII 果てしなき民坊への道」(山本 1980, pp. 267–289)
  13. ^ 「第五章 三島・森田蹶起と日本の運命」(村田 2015, pp. 223–286)
  14. ^ 「春の嵐 ■第十七回公判」(裁判 1972, pp. 271–304)
書目
  • 保阪正康, 三島由紀夫と楯の会事件, 角川文庫, 角川書店, 2001-04, ISBN 978-4043556021 
  • 長谷川泉; 武田勝彥 (編), 三島由紀夫事典, 明治書院, 1976-01, NCID BN01686605 
  • 柴田勝二, 三島由紀夫 作品に隠された自決への道, 祥伝社新書, 2012-11, ISBN 978-4396113001 
  • 伊達宗克, 裁判記録「三島由紀夫事件」, 講談社, 1972-05, NCID BN0140450X 
  • 小島千加子, 三島由紀夫と檀一雄, ちくま文庫, 築摩書房, 1996-04, ISBN 978-4480031822 
  • 秋山駿; 江藤淳ほか, 三島由紀夫――群像日本の作家18, 小學館, 1990-09, ISBN 978-4095670188 
  • 決定版 三島由紀夫全集36巻 評論11, 新潮社, 2003-11, ISBN 978-4106425769 
  • 安藤武 (編), 三島由紀夫「日録」, 未知谷, 1996-04, NCID BN14429897 
  • 小室直樹, 三島由紀夫が復活する, 毎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1985-04, ISBN 489563901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