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泰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族
ไทยสยาม
Khon
清迈契迪龙寺举行火葬葬礼的暹罗泰族
总人口
约66,000,000人
分布地区
 泰国64,500,000人
 美国199,000人
 老挝130,000人
 中华民国110,000人
 马来西亚60,000人
 新加坡56,700人
 日本53,200人
 缅甸41,000人
 柬埔寨40,000人
 英国38,000人
 澳大利亚32,500人
 德国22,000人
 沙乌地阿拉伯20,000人
 香港20,000人
 新西兰12,000人
 瑞典11,400人
 菲律宾10,600人
 阿联酋10,000人
 巴林9,670人
 卡塔尔7,800人
 利比亚2,100人
语言
泰语为主
宗教信仰
主要是上座部佛教
相关族群
傣民族佬族掸族傣族阿洪姆人
华裔泰国人泰裔马来西亚人

泰族(小泰)或者 暹泰族泰国的主体民族,即泰国中部人,讲泰语,有自己的文字泰族是泰国的主体民族,讲泰语,有自己的文字。 泰国泰族有许多分支,包含泰国北部山区的泰族“大泰”,湄公河与湄南河的泰族“小泰”。两者曾经长期对峙,因此认同相对淡漠。各个分支讲不同的泰语方言。
泰国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hai)、越南的泰族(Thai)、寮国的佬族(Lao)、中国的傣族(Dai),同属一个民族,都自称“Thai”或“Dai”

民族分布、人口和语言

民族分布

全球泰族人口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越南西北部、高棉西北部、缅甸中北部、寮国泰国等地区。 泰族人也普遍散布在东南亚的其他地方,美国、中国、寮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南韩德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瑞典挪威利比亚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地亦可以发现泰族人的踪迹。

总人口

全球有泰族人口约6500万,而其中4700万位于泰国境内[1],占泰国总人口的75%左右,是泰国的主体民族。

语言

泰族语言属于东亚汉藏语系傣泰语族。 泰族文字源于古印度的婆罗米文。被东南亚各民族所吸收后,泰族人以东南亚各种文字创制了泰文。又因其历史脉络分化出不同的方言,分为暹罗方言兰纳方言大泰方言三大方言。三大方言中又分化出更多样的地方方言,而泰语各大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其发音则会因部落距离差距而有所落差。

地理环境

泰国多低缓的山地以及高原,北高南低,境内有昭披耶河以及湄公河,是泰寮两国的天然国界,主要岛屿有普吉岛苏梅岛攀牙岛等。

历史沿革

泰语使用者之迁移路径

泰族源自于怒江、以及澜沧江中上游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2] 公元一世纪中后期,在汉朝的挤压下,哀牢人西迁至怒江以西地区的腾冲坝,怒江以西的大片领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公元十世纪初,泰族政权被汉族权臣篡夺,陷入混乱,失势的泰族开始南迁西徙。在伊洛瓦底江、怒江流域地区恢复泰族政权 公元十三世纪中后期,泰族和勐泐王国也先后被蒙古大军占领,导致大量泰族再一次南迁西进,间接增强了南部、西部众泰族小邦国的实力。后因蒙古战线扩大,留守的泰族在反抗蒙古大军中逐渐占据优势,逐渐稳定了今云南西部、云南西南部、缅甸北部等广大地区;归附蒙古人的也无声无息地恢复独立,统治著今云南南部及接壤的寮国、缅甸小部分地区。

社会、家庭与婚姻

社会家庭

村寨,为泰族的根本。每个泰族村寨由十几户至上百户人家所组成,上千户的大寨也许会叫“城子”,但其社会组织构成的主体还是村寨。以村寨头人为首的几个领导者对普通村民有管理权,享有较多的物质补助以及尊敬。平时耕织以家为单位,当村寨有大事时则由全寨协力进行。

婚姻

泰族婚姻

泰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从提亲到正式婚礼可历时数年,经历多种仪式。依序是择偶、提亲、暖馆、同被、束发、上门、谢恩宴、正式婚礼、买姓仪式。泰族青年自由恋爱风气盛,如确定伴侣后则进入一连串的仪式,仪式最后,新娘改随夫姓,成为夫家的正式成员。婚礼仪式到此才正式结束。

产业与生活

泰族寺庙
泰族寺庙雕饰
วัดเบญจมบพิตรดุสิตวนารามราชวรวิหาร 云石寺(大理石寺庙)

产业

泰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中水稻是最重要的农作物,泰族会进行播种、犁田,并能够自给自足,其他的农产品有橡胶谷物蔗糖以及鱼类等等。

建筑

由于不同文化的影响,泰国的建筑一直在改变,除了建造高棉石屋顶寺庙的组合和孟族形式的建筑。泰人也引进木造的屋顶,采用彩色砖瓦和陶制饰物。

信仰与节日

信仰

现代泰族人大多是信仰佛教的佛教徒,信仰的佛教为上座部,同时也包括信仰自身祖先的祖先信仰,还有泰国古时民间传说的其他信仰,并且有超过90%的泰国国民宣称自己是佛教徒,19世纪的蒙库德国王的“正统改革”以及蓝甘亨国王的统治以来,就是以斯里兰卡上座部佛教为主要的信仰[3]。 除了佛教之外,印度教也在泰国文化上留下了一些影响[4],部分泰族崇拜甘尼萨湿婆毗湿奴以及梵天等印度教神祇,他们认为这些信仰和佛教信仰之间并不具冲突[5]。除了佛教和印度教之外,还有200万泰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以及少数约50万个泰族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和各种新教教派。[6]

泰族比丘向游客化缘

节日

泰族的原始信仰为万物有灵论,他们为了寻求平安以及生活顺遂,相信只要向丹赛本地的灵魂守护者献祭,就可以得到灵魂守护者的祝福并使当地风调雨顺,因此他们每年都会举行鬼面节(Phi Ta Khon)仪式。泰族人相信如果没有举行鬼面节的话丹赛地区就会遇到疾病、农作欠收以及横祸等灾厄,鬼面节是在泰国小历7月8月(公历大约6月7月的时候)雨季举行[7]

鬼面节

艺术与文学

佛教对泰族社会影响深远,因此泰族人的生活范围中时常可以看见佛像,泰族的佛像拥有一些具标志性的特征,诸如佛像头顶的火焰状饰物、蛋脸、弓状眉毛、俯视眼、微笑、多装饰等,并时常以游行佛为题材[8]。 在近代歌曲中,不时可见歌词中流露的泰族特性,也就是奠基于“国家、宗教和国王”之尊王、爱国的情操,但也有些歌曲会呈现出政治性及文化性对立的情形。Pi Bird皇家歌曲水牛乐团都是代表性的例子[9]

现况

进入千禧年后,泰族本身之特性随著逐渐远离战争的时代而有了改变,不再执著强调国王、国家的政治观点,渐渐回归到自身,著重于本土文化及接纳族群多元的现况,特别从观光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趋势更是显而易见。在大部分泰族多生活于泰国境内的情况下,泰国现阶段的政体也使得泰族人民处于一个既一致拥有尊望特性的协调,却又渴望追求民主平权的矛盾氛围中。

参考资料

S.N. Desai (1980), Hinduism in Thai Life, Bombay: Popular Prakashan Private
Kate Crosby (2014), Theravada Buddhism: Continuity, Diversity, and Identity,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 Blackwell, p. 277
柬埔寨: 迈进和平发展新时代(2012)【第二版】P.27
亚洲美术史(2008) p.129

  1. ^ [1]Cia.gov. Retrieved 2012-08-29. 95.9% of 67,497,151 (July 2013 est.)
  2. ^ [2]泰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3. ^ S.N. Desai (1980), Hinduism in Thai Life, Bombay: Popular Prakashan Private.
  4. ^ Patit Paban Mishra (2010), The History of Thailand, Greenwood, p. 11
  5. ^ Patit Paban Mishra (2010), The History of Thailand, Greenwood, pp. 11–12
  6. ^ [3]
  7. ^ [4]Phi Ta Khon is a type of masked procession celebrated on the first day of a three-day Buddhist merit-making holiday known in Thai as "Boon Pra Wate". The annual festival takes place in *May, June or July at a small town of Dan Sai in the northeastern province of Loei.
  8. ^ [5]
  9. ^ [6]泰国泰族特性的转变:以水牛乐团和Pi Bird皇家歌曲歌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