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专题:电子游戏/简讯/2020-10/专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专题报导:电子游戏条目资讯框模板介绍

作者:Lopullinen

资讯框是总结资讯的表格,一般位于桌面版网页的右上角,或流动版视图的顶端。恰当的资讯框既有助读者编者提炼资讯,也可以打破文字墙的枯燥感。

中文维基百科自早期即已开始应用资讯框了(例如这篇撷取自2004年版本的《仙剑奇侠传》条目)。当时资讯框的构建方式是直接在编辑器输入表格语法,然而这样土法炼钢的做法一来让条目的原始码冗长不易修改,二来亦不便于后人统一更新。因此,编者后来便开始使用模板构建资讯框,而这些电子游戏资讯框模板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主题。

Infobox VG

寂静岭
  • Silent Hill
常用译名
  • 中国大陆:寂静岭
  • 香港:鬼魅山房
  • 台湾:沉默之丘
类型恐怖
平台PlayStation
开发商科乐美
发行商科乐美
总监外山圭一郎
音乐山冈晃
系列寂静岭系列
模式单人
发行日
  • 北美:1999年1月31日
  • 日本:1999年3月4日
  • 欧洲:1999年8月1日

{{Infobox VG}} 身为游戏作品条目所用的资讯框,大抵是出镜率最高的电子游戏模板了。此模板共设二十馀个字段,范围涉及名称、图像、制作公司与职员、发行时间与平台、游玩模式,以及街机参数资讯。

本模板的前身为 {{Infobox CVG}},即电脑与电子游戏资讯框(Infobox computer and video game),由Shizhao于2005年6月10日创立电子游戏专题时,从英文维基百科引入。模板诞生时直接以表格语法编写;配色则如同动漫资讯框 {{Infobox animanga}},标题和字段标签栏采用蓝色底色。模板最初仅有九项参数,即标题、图像、开发商、发行商、发行时间、类型、游戏人数、分级和机种。此后,模版不断随英文区模板完善,2009年合并前已增至二十馀项参数;然而,大部分新增参数(如授权协议、版本号、储存媒体等)日后均遭废除,唯系列、模式和街机参数字段沿用至今。在字段增加的同时,模板视觉效果也多次变革:从初始的蓝底标题,到资讯框标准配色,再转回标题蓝底,最终改为灰白相间条纹。

另一方面,英文区“电脑与电子游戏专题”于2007年易名为“电子游戏专题”,其“Infobox CVG”模板也随后移动至“Infobox VG”。2009年1月8日,枫难寻将英文区模板直接汇入至 {{Infobox VG}},造成了两个同源模板并立的局面。该模板在保留灰白配色的同时,引入了英文版的折叠功能。同年5月,Chiefwei{{Infobox CVG}} 并入{{Infobox VG}},标志著游戏资讯框维护进入正轨。6月,Fantasticfears{{Infobox}} 元模版重写资讯框,将配色改为左灰右白,并废弃了短命的折叠功能。此时,模板字段数也达到历史之最:除继承同处栏位数顶峰的英文版参数﹐加入外文原名及中文译名字段外,还引入了日文版资讯框的售价、备注等栏位。

此后至2014年间,模版又新增了少量参数,如制作人员细化为七大项﹐在标题下方增加日、英文名参数,支援图像地区词转换机能,加入网路游戏停运日栏位等。但另一方面,2014年电子游戏专题指引的设立,奠定了追随英文维基百科精简参数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当年字段移除提案通过后,一次性移除了版本号、分级、输入方式、系统配置、备注等近十项琐碎字段。

2015年开始,资讯框栏位趋于稳定,讨论重点则转向制定填写指南。例如类型栏位,早先推荐写法为“角色扮演(RPG)”,后改为不再加注英文缩写;游戏职员栏位的收录标准也做出了要求。样式方面则向预设值看齐:模版宽度由264px改为资讯框预设值22em(约286px);图片宽度由256px缩小为预设值220px;配色由沿用多年左灰右白,短暂改为灰白条纹后,再简化为资讯框预设的淡灰纯色。技术上,模板于2015年至2017年间曾以Lua改写,但此后又回归传统的模板原始码编写。另外,模版引入了维基数据机能,即厂商、制作人员、类型等字段未赋值时,会尝试调取维基数据资料。唯编辑撰写条目时多直接贴上空样板,相当于将字段值指定为空白,故维基数据多未发挥效果。

编者和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游戏资讯框表述区域时不使用旗帜,而是以文字直接说明。这一方面有赖于专题指引要求,另一方面则归功于输入辅助模板 {{vgr}}{{vgrelease}})。此模板由Shizhao于2008年2月18日引入,早期语法形如 {{vgrelease|JP=2001年2月2日|NA=2001年3月4日}}。尽管和今日语法 {{vgrelease|JP|2001年2月2日|NA|2001年3月4日}} 只有等号和竖线之差,但使用起来可谓天差地别——原语法不论原始码顺序如何,日本永远先于北美显示、北美又总是排在欧洲前面;若要将北美置于日本之前,则只能调用模版两次({{vgrelease|NA=2001年1月2日}}{{vgrelease|JP=2002年11月22日}})。英文区有编者认识到此设定的不便,另行制作了如同现语法的 {{vgrelease new}};2012年6月3日,Onlymyself65536将之引入中文版。此模板尽管更为方便,但知名度始终未及前者。最终中文版于2015年将二者统合,英文版亦于2017年完成合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英文模板的区域标签以缩写显示,故需要连结到全称(如“NA”链接到“North America”)。中文版引入模板时,曾将连接语法照搬,即为“日本”等词语也加上内部链接;2015年,这类过度连结按格式手册的要求摘除。

Infobox animanga/Game

Cross Days

游戏
游戏类型 恋爱冒险
使用平台 Microsoft Windows
开发团队 0verflow
制作人 大沼明夫
发售日 2010年3月19日
对象年龄 18禁
结局数 22

{{Infobox animanga/Game}}动漫资讯框家族的一员,主要用于美少女游戏跨媒体作品庞杂的日系游戏。此模板的本质是表格片段,可和 {{Infobox animanga/Manga}} 等其他组件拼接为大表格,展示复杂的作品群。也正因为如此,此模板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Header与Footer模板搭配,组成完整的表格。尽管现在看来,本模板和 {{Infobox VG}} 字段种类大体相同,仅多出分级、结局数两个美少女游戏用栏位,但若回溯历史,就会发现其深受日文维基的影响。

本模板由英文维基百科首创,初版只有标题、开发商、发行商、平台、发行日五个参数。日文维基引入该模板后增加海量了栏位,除上文提过的售价、分级、版本号、系统配置等参数外,还有CG模式、讯息略过、解析度、存档数、角色名设定、结局数等二十项游戏模式相关参数。2006年12月9日,Zero00072将栏位数近四十的日文模板引入本地,并将模板参数翻译为繁体中文。随后两个月间,RalfX对翻译进行了润色,并加入了日文和英文参数别名。这即奠定了模板同时支援繁体中文、日语、英语参数名,且参数别名众多的局面。另一方面,模板英文参数名为首字母大写,不便同纯小写参数的 {{Infobox VG}} 互换。

本模板创立后与 {{Infobox VG}} 并行,共同用于各类电子游戏条目。2014年专题指引确立后,明确了两款游戏资讯框的分工:电子游戏条目通常使用 {{Infobox VG}},日系文字游戏可考虑使用本模板。另一方面,随著专题指引的确立,过度深入游戏细节的做法已不符合要求,因此 {{Infobox animanga/Game}} 的许多参数已不再合适。因此继 {{Infobox VG}} 成功清理参数后,{{Infobox animanga/Game}} 也分批精简了半数参数。但和 {{Infobox VG}} 不同,该模板的分级参数未遭废除,但仅限列出计算机软件伦理机构等机构评定的成人游戏分级。2017年前后,本模板继续向 {{Infobox VG}} 靠齐,如“人物设定”改为“美术”,新增程式员等栏位。另外,因模板原始码繁杂且与标准资讯框风格不一,多名用户曾提议用模组重写,但始终未获共识。

VG Reviews

评价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Wii3DSNS
Fami通36/40不适用36/40
网易爱玩不适用不适用90/100
汇总得分
Metacritic92/10086/10089/100
奖项
媒体奖项
日本游戏大奖优秀奖(2011年)

{{VG Reviews}} 置于游戏条目的评价章节,用以展示各大媒体的评分。模板分单栏和多栏两种模式:大部分游戏条目使用单栏模式即可;重制次数较多的游戏可使用多栏模式(如本例),各机种独占一列显示分数。模板已预设大量主流游戏媒体,编者通常只需输入字母代码,即可显示对应媒体。模板除展示评分外,亦可罗列游戏获奖情况。但近年游戏颁奖之风愈演愈烈,加之信息框本身空间狭小,模板未必能满足需求。现今编辑编写条目时,常于于正文区另开表格罗列奖项。

早年曾有 {{VG Reviews}}{{Video game multiple console reviews}} 两个荣誉模版,分别对应现在的单栏与多栏模式。前者由Chiefwei于2009年2月28日引入,并补充了《游戏机实用技术》等中文游戏媒体;后者则由Leon3289于同年7月23日引入。2014年,中文区跟随英文版,以模组将两个模板合并。合并后的模板对平台名参数做了本地化,如超级任天堂在保留英文版参数名“SNES”之时,也相容了中文圈常用缩写“SFC”。

Infobox VG series

狂野历险
  • ワイルドアームズ
狂野历险
类型角色扮演
首作狂野历险
1996年12月20日
最新作狂野历险 百万回忆
2018年9月25日

{{Infobox VG series}}{{Infobox VG}} 相似,唯用于展示电子游戏系列的整体资讯。模版参数大体和 {{Infobox VG}} 相同,但加入了首作与最新作资讯,并调整了一些不合适的字段(如制作人、总监、设计师三个字段统合为“主创”)。模板由JAK于2008年12月26日引入,样式变化与 {{Infobox VG}} 大致同步。

VG Series Reviews

销量与得分
游戏 销量 Fami通 Metacritic
北欧女神 70.9万 35/40 81/100
北欧女神 蕾娜丝 24.8万 - 80/100

{{VG Series Reviews}} 可展示系列诸作的评价销售概况。模板由Onlymyself65536于2011年5月3日引入,起初仅显示MetacriticGameRankings两大汇总媒体得分。2015年随英文版更新后,引入了销量和《Fami通》评分两栏。顺带一提,英文版后继续强化模板,除增加年份一栏外,亦支援从维基数据上读取资料。

馀谈

部分电子游戏模板使用统计
模板 引用数 覆盖率 说明
CGroup/Games 6,348 65.2% 字词转换组
Vgname 4,161 42.8% 输入支援模板
Infobox VG 3,920 40.3% 资讯框
Vgr 3,062 31.5% 输入支援模板
Infobox animanga/Game 1,069 11% 资讯框
VG Reviews 946 9.7% 资讯框
Infobox VG series 258 2.7% 资讯框
VG Series Reviews 34 0.3% 资讯框

因简讯主编Ericliu1912有事在身,故本期专题报导采用了在下的投稿。此次选题和英文版报导“电子游戏条目模板介绍”同步,撰稿时亦曾想直接对译使用英文版标题。但稍作思索,发觉中文版报导如此命名似有不妥。就英文维基而言,除去导航框后,最主要的条目游戏模板确为资讯框。但对中文维基百科,却漏掉了两个使用量最高,也是最有中文维基特色的模板—— {{CGroup/Games}}{{Vgname}}

{{CGroup/Games}} 是电子游戏公共转换组,可将原始码中的术语转换为各地读者习惯的翻译。以本文首个资讯框为例,虽然标题原始码为大陆翻译“寂静岭”,但因文首调用了转换组,香港和台湾读者会看到各自习惯的译名“鬼魅山房”和“沉默之丘”。转换组模板需以 {{NoteTA|G1=电子游戏}} 的形式调用,且模板置于条目顶端方能对全文生效。电子游戏转换组由Chiefwei于2008年11月22日创建;他后亦以社群层面的贡献,成为唯二的繁简特别贡献获奖者之一。此外,其他编辑也创建了大量子公共转换组,和主转换组并用,解决特定游戏的用词差异。

{{Vgname}} 是电子游戏条目输入辅助模板,可于正文标注游戏相关事物的原文名及各地中文译名。原文名部分除实现 {{lang}} 的常规操作外,还能自动或手动处理外语前缀标签。例如,对于日、英文版标题含义不同的游戏,模板可将传统的“日文/英文”前缀切换为“日版名/英文版名”字样。在中文译名部分,模板则会根据用户用字模式,自动切换显示他地译名——中国大陆模式显示“香港译作‘盗墓者罗拉’,台湾译作‘古墓奇兵’”时,台湾读者会看到“中国大陆译作‘古墓丽影’,香港译作‘盗墓者罗拉’”,而香港用字下则仅显示大陆和台湾的译名。此模板于2013年9月5日建立,创建者同样为Chief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