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YukishiroM
您好,YukishiroM!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阅读新手应该注意的七种常见错误、理解维基百科的立场与常见注意事项。
- 有任何编辑上的问题?请试试IRC即时讨论。
- 不知道有甚么可写?条目请求、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缺少的传统百科全书条目和首页的缺失条目中列出了许多维基百科目前还没有的条目,欢迎您来撰写!
- 希望您能享受共同编写百科的乐趣,成为一名充实的维基百科人。
-- AddisWang (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05:25 (UTC)
Template:日本航空母舰
- YukishiroM阁下,虽然有点失礼,麻烦阁下先解释一下“正规航空母舰”的意思。另外,在现时的版本中,飞鹰型为分类在特设航空母舰(商船改造航空母舰)之下,而非正规航空母舰,可以的话,也希望阁下了解一下甚么是“特设航空母舰”。当阁下对以上的分类有了充分了解,就不会再将飞鹰型列为轻型航空母舰。最后,请阁下在留言后用“~~~~”签名,谢谢。--武蔵(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12:34 (UTC)
- 阁下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很明题就是对军舰不了解,因此敝人将阁下的最新编辑列为作破坏处理。在阁下没有弄清楚之前,麻烦不要再对该模板进行编辑。--武蔵(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21:26 (UTC)]
- 麻烦阁下先全部译成中文再说吧,待阁下完成后就会了解敝人的说法。--武蔵(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21:41 (UTC)
- N1。--武蔵(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21:45 (UTC)
- 要点是可供查证,请问阁下有查阅过当年日本海军的资料及档案吗?--武蔵(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21:52 (UTC)
- 请阁下花一点时间自己去查一下,这就敝人说阁下对军舰不了解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阁下自己查到资料后了解远较敝人直接告诉阁下来的好。--武蔵(留言) 2015年2月18日 (三) 22:14 (UTC)
- 刚看到阁下的留言,敝人觉得这些内容除了多处出错、前后矛盾,除此以外就是离题,东拉西扯。一时就说“正规”“轻型”,一时就“CV”“CVL”“CVE”,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和分类。之后又扯到“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战舰(battleship)”,最后再讲“标准是性能”。其实阁下想表达甚么?另外,“如果把这些空母的模型放在一个人前面,会有人把凤翔RJ和125航放一起么?”又是甚么意思?再说,阁下认为“应该用大众的标准来分类(排水量航速防御搭载)”的根据在哪?大众是谁?资料可供查证的吗?确实不会出现争议吗?“隼鹰”的搭载数较“大凤”“信浓”多,吨位比“飞龙”大,阁下会怎样解释呢?最后,虽然有些内容为错误,不过还是麻烦阁下先将早前贴在敝人用户页的日文内容译成中文,谢谢。--武蔵(留言) 2015年2月19日 (四) 13:33 (UTC)
- 明显地,阁下对舰只、舰载机以及历史的知识相当不足。如果“大凤”上的舰载机真的是烈风流星,马里亚纳海战就不会输的那么难看。这时“大凤”上的还只是零战、九九舰爆、彗星和天山,再说天山的尺寸也是和九七舰攻差不多,机翼更是可以折叠,流星也是一样,而彗星甚至比九九舰爆小。阁下竟然说“大凤”因为“搭载”烈风流星才比“隼鹰”少,真不知道可以说甚么,顺带一提麻烦阁下注意遣词。再者,先前阁下就高呼“飞鹰型”不是正规航空母舰,现在就说“把她归在正规空母问题不大”,阁下的立场到底是怎样?另外,在现时模板中“飞鹰型”为分类在“特设航空母舰”下,敝人在先前已经提及,不知道阁下有没有去尝试了解过。还有,“凤翔的确是空母,但放在二战她不能够充当正规的大型舰队空母来用”这句也有数个问题,要知道“正规航空母舰”与“舰队航空母舰”为两个概念。其次,请不要忘记“凤翔”是以航空母舰来设计、建造及完成,并为历史上第一艘意义上及实际上的“正规航空母舰”,这不会因时间和阁下的喜好而改变。最后,请阁下在下次先想清楚才留言,谢谢。--武蔵(留言) 2015年2月20日 (五) 09:42 (UTC)
- 这次很高兴这次阁下好像花了点时间去搜寻资料。首先敝人说明一下为何“隼鹰”的搭载数大于“大凤”的原因,理由是以实际搭载过的定数作标准。先要知道“隼鹰”“大凤”都没有搭载过烈风流星,而且烈风在战争完结前也没有进行过量产。另外,阁下提出“大凤”64-70架的搭载机数,是在战后以算式推则出来,并没有实际搭载过。纠缠在搭载数上并没有意义,也不是敝人的本意。而敝人拿“隼鹰”“大凤”来比较的原因,希望阁下从以上的种种矛盾,知道以“排水量航速防御搭载”来作标准是不适合的,光是阁下和敝人所列出的搭载机的数据已经很大不同,搭载机是会随著时间、战术、战况及技术而改变,例如在战争中期连露天搭载也计算就是一例。而在速度上,“信浓”约27节、“隼鹰”是25.68节,而航速要达多少节才是“正规航空母舰”也是一个问题,“千岁”是29节,但“千岁”明显是改装航空母舰。至于装甲,撇除“大凤”“信浓”这些特例,“飞龙”和“隼鹰”实际上并不是相差太远。最后在排水量更加明显,“隼鹰”就是比“飞龙”重,而一些美方的资料更将“飞龙”列为“轻型航空母舰”。区分“正规航空母舰”和“轻型航空母舰”是以拥有国作标准还是他国作标准(一般是美国)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绝对清楚的划分。唯独以建造作为标准才是没有争议的,像敝人之前所说,“凤翔”是以航空母舰来设计、建造及完成,并为历史上第一艘意义上及实际上的“正规航空母舰”,这不会因时间而改变。希望阁下好好思考一下敝人的说明。--武蔵(留言) 2015年2月21日 (六) 01:23 (UTC)